文化人类学视野下的汉语方言与英语对应关系语词例析

时间:2023-04-19 11:27:12 阅读: 最新文章 文档下载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下载后的文档,内容与下面显示的完全一致。下载之前请确认下面内容是否您想要的,是否完整无缺。
文化人类学视野下的汉语方言与英语对应关系语词例析

【摘 要】本文运用文化人类学、历史语言比较学的方法,以有关人类肢体器官和日常生活用语为论域,通过对古汉语、湘方言、粤方言和少数民族方言与英语语音、语义相应的词汇进行比对,发现不少汉语方言与英语之间存在着许多相对应关系的语词,认为,言语比文字先于发生发展,汉语多民族的方言和希腊语、拉丁语和英语之间在语音上的近似性可能提示在上百万年没有文字记录的历史进程中,方言、口语在积累和传递知识中曾扮演着重要的角色,是连结世界上多民族心灵的一条丝带。 【关键词】汉语方言、英语、文化人类学

一、引言

中国方言众多,都有自己的发展历史,但它们究竟是以古汉语为母体分化而成,还是从远古祖语分离而来,并与汉语一起构成一个语族暂时还未得而知。[1 据考证,有些方言词承古而来,加之未因广泛传播过大变化,因此可能是承载历史语言最稳固的语言活化石。学者们认为,相比于书面语而言,书面语往往是在一种方言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且用文字书写的书面语总是受制于口语的发展,有较大的保守性。据调查,世界上的语言中有三分之二的语言没有文字。2]可见,如果只注重书面语的研究,忽视活的口语研究和语言整体的系统研究将有失偏颇。中医经典《黄帝内经》中说:智者察同,愚者察异(《素问?阴阳应象大论篇》),这似乎提示我们,虽然全人类人种和民族各异,但却有许多原始的共性基因有待我们去发现。本文试图以有关人体器官和日常生活用词为例,运用文化人类学和历史语言比较学的方法,通过对古汉语、湘方言、粤方言和少数民族方言与英语语音和语义相应的词汇进行比对,试图寻找在这些语言之间是否存在着某些对应关系的证据,期望开辟医学化学研究的一个新的跨文化领域。 二、例词解析

1、汉语英语“man”

检索《黄帝内经》,字出现1029次,可见,为中医的基本概念,如平人圣人真人等等,,古音读氓,武庚切,民也,即百姓,人。方言词蛮(man)夷,意为人,古蛮,莫还切,南蛮,蛇种。秦汉以前,长江以南居住的民族称为蛮夷,后改为百越其实蛮夷百越都是当时民族的自称,而非统治阶级对少数民族的歧视与蔑称。瑶族自mjieminmun,或在其前加jujau,即人的意思。据《史记楚世家》所载,熊通说我蛮夷也楚本熊姓,读熊为(me,现代壮语称熊为muime,傣族为mi,侗族me”。由此可见,蛮夷并非贬义,蛮夷之古义应解释为与蛇虫习居的种族3]后来居上的中原人自傲为的传人时,因所持的优越感便以为南蛮为荒芜之地的民族。 “m”为声母表人种或民族称谓的还有苗族、蒙古族、满族、藏族,发音为();澳洲原住民称为毛利人,日本原住民称为毛姆人。也来源于百越民族的自称,[5]布依自称为puji,有壮族自称为pujai(布越),这里的为近音,也与为近音,蛮夷还可以解读为蛮人,这里之意,指能够用手做事干活的人。 2、汉语英语“hand”

检索《黄帝内经》,一字出现397次,可见,也是中医的常用词。(或man之意,因此,hand的词根应为manhand的语义为抓,捕。《素问?脉要精微论篇》中有持脉有道一语,与手持同义。,古音读扪,莫奔切,抚持也。《诗经》曰:莫扪朕舌。湘方言“haoda(耗达),指用手抓住某物体。壮族读mw,傣族读mw,黎族读mew,侗族读mja,水mja


在从猿演变为人,人的直立使手变得自由,而手使人的劳动成为可能,而劳动创造了人本身。因此,手在人类从低级动物中解放出来的过程中意义巨大,少数民族以蛮夷自称,实则是想以这个最具有人性特征来界定自己吧。因为,手不仅是劳动的器官,它还是劳动的产物,[4]劳动的双手的确应该是最值得人自豪的器官。 3、汉语英语“I”

《素问?阴阳应象大论篇》中已有以我知彼之语,说明那时,已经是一个表示认识主体的代词。古语,施身自谓也。古称孤,攻乎切。壮语发kou,布依附ku,傣kaiu6英语I来源于拉丁文ego,既含音又含音。古语卯,音ang,指。《诗经》曰:人涉卯否,北方言,客家话音ǎn英语I语音接近。 三、讨论分析

索绪尔特别强调指出,语言与言语不仅性质不同,而且发生发展的历史先后不一。他说:要言语为人所理解,并产生它的一切效果,必须由语言;但是要使语言能够建立,也必须由言语。从历史上看,言语的事实总是在前的。人类学的研究也告诉我们,言语有一种不依赖于文字口耳相传的传统,而且这种传统很稳固,只是因为书写的威望而使我们看不见而已。[8]

语言是人类加诸经验世界的一套符号”“人类必须对自己躯体的各部位,器官、周边的事物进行命名,没有命名就无法开口,就无法记录和保留观察经验,就无法传递和积累知识。[9 在索绪尔看来,反映心理印迹的声音比文字符号更重要。他说:语言符号连结的不是事物和名称,而是概念和音响形象,后者不是物质的声音,纯粹物理的东西,而是这声音的心理印迹,我们感觉给我们证明的声音表象。基于跨文化的语音比较,我们推测,在上百万年没有文字记录的历史进程中,方言、口语在积累和传递知识中曾扮演着重要的角色。索绪尔指出语言符号有两个头等重要的特征是:符号的任意性和能指的线条性。当我们触摸历史语音的这条历史的线条时,我们惊奇地发现,方言和口语可能是连结世界上多民族心灵的一条纽带!《旧约全书》的首篇创世记上讲了一个远古时期的故事:那时天下人的口音言语都是一样的,神害怕人类可以畅通无阻的沟通团结,建造扬名的通天塔,于是故意变乱人类各民族的口音,使他们的言语彼此不通。本研究也许可以帮助我们重新还原那段传说中的历史记忆。 参考文献:

1]李敬忠.语言演变论[M] .广州:广州出版社,199412 2]戴庆厦.语言学基础教程[M] .北京:商务印书馆,2006233 3]许慎.说文解宇[M] .沈阳:万卷出版公司,2009777 4]恩格斯 自然辩证法 人民出版社1975149

5]王力等.古汉语常用字字典[M] .北京:商务印书馆,2005.

6]赵世龙.铁血巴魂,武盐立巴[J] .时代周报.201283196. C08. 7]赵世龙.大三峡是古人类文明发源地[J] .时代周报.2012817822. C08. 8]索绪尔 普通语言学教程 高名凯译 北京:商务印书馆200841 9]邱鸿钟.医学与语言[M] .广州:广东高等教育出版社,201087 作者简介:何佑林,湖南衡阳人,自由撰稿者 邱鸿钟,广州中医药大学经济与管理学院,教授,博导


本文来源:https://www.wddqw.com/doc/0de63f44a75177232f60ddccda38376baf1fe0ab.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