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的正确思想是从哪里来的——论实践对年轻人的意义

时间:2022-05-01 17:29:16 阅读: 最新文章 文档下载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下载后的文档,内容与下面显示的完全一致。下载之前请确认下面内容是否您想要的,是否完整无缺。


人的正确思想是从哪里来的——论实践对年轻人的意义



一、把握实践的内涵,理解实践的重要意义

人的正确思想是从哪里来的?是天上掉下来的吗?不是。是自己头脑里固有的吗?不是。人的正确思想,只能从社会实践中来,只能从社会的生产斗争、阶级斗争和科学实验这三项实践中来。①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都是马克思主义同中国实际和时代特征相结合的产物,都是中国化的马克思主义,都是中国共产党人将马克思列宁主义同中国革命、建设和改革相结合的实践成果。实践永无止境,理论创新永无止境。通过实践而发现真理,又通过实践而证实真理和发展真理,使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焕发出了强大的生命力、创造力和感召力。

列宁这样说过:“实践高于(理论的)认识,因为他不但有普遍性的品格,而且还有直接现实性的品格。”②只有人们的社会实践,才是人们对外界认识的真理性的标准。实际的情形是这样的,只有在社会实践过程中,人们达到了思想中预想的结果时,人们的认识才被证实了。理论的基础是实践,又转过来为实践服务。判定认识和理论是否真理,不是依靠主观上觉得如何而定的,而是依客观上社会实践的结果如何而定的。真理的标准只能是社会实践。而我们年轻人,往往由于缺乏实践经验,没有社会阅历,导致刚才象牙塔出来,初入社会就四处碰壁的现象屡见不鲜。尽管我们在课堂上学习到了理论知识,但是却容易犯本本主义的错误,把理论当作教条、视书本为圣经,将理论与实践相分离,主观与客观相脱离,轻视实践,轻视感性认识,夸大理性认识的作用,不从实际出发。

然而人的认识究竟怎样从实践发生,而又服务于实践呢?这只要看一看认识的发展过程就会明白了的。

人在实践的过程中,开始只是看到过程中各个事物的现象方面,看到各个事物的片面,看到各个事物的外部联系。这就是为什么年轻人看问题总是不如年长者看问题深入、透彻。就是因为年轻人由于缺乏实践的经验,容易将认识停留在感性阶段,就是感觉和印象的阶段。社会实践的继续,能够帮助人们在实践中引起感觉和印象的东西反复了多次,于是在人们的脑子里生气一个认识过程中发的突变,于是在人的大脑里产生了概念。它已经不再是停留在事物表面的认识,而是抓住了事物的本质和内部之间的联系。人们产生概念后,将他们在大脑里分析判断并加以处理,逐步由感性认识阶段步入理性认识的过程,最终到达形成思维的目的,到达了了解客观事物的内部矛盾和规律性。论理的认识之所以和感性的认识不同,因为感性的认识是属于事物之片面的、现象的、外部联系的东西,论理的认识则推进了一大步,到达了事物的全体的、本质的、内部联系的东西,在周围世界一切方面的内部联系上去把握周围世界的发展。③马克思列宁主义认为:认识过程中的两个极端的特性,在低级阶段,认识表现为感性的,在高级阶段,认识表现为论理的,但热河阶段都是统一的认识过程中的阶段。感性合理性二者的性质不同,但又不是相互分离的,他们在实践的基础上统一起来了。在我们平时的学习生活里,或许我们有过这样的感受:感觉到了的东西,我们不能立刻理解






它,但是内心存在着一种无法言语的状态,只有理解了的东西才更深刻地感觉它。感觉只能解决现象的问题,让我们有一个大致的感受和体会,而理论才能解决问题的本质。这些问题的解决,一点也不能离开实践。无论何人要认识什么事物,除了同那个事物接触,即生活于那个事物的环境中,是没有法子解决的。“秀才不出门,全知天下事”,在技术不发达的古代只是一句空话,在技术发达的现代通过现金的互联网技术和电视新闻虽然可以实现这句话,然而真正亲知的还是天下实践着的人,那些人在他们的实践中间取得了对事物最真切的认识。“不入虎穴,焉得虎子。”这句话对于人们对实践是真理,对于认识论也是真理。离开实践的认识是不可能的。

年轻人初到一个陌生的工作环境里,遇到需要解决的问题时,常常会说一句话:没有把握。为什么会没有把握呢?因为他对于这项工作的内容和环境没有规律性的了解,或者他对于这项工作的内容和环境没有规律性的了解,或者他从来就没有接触过这类工作,或者了解的不多,因而无从谈到这类工作的规律性。如果一个有经验的前辈把工作的情况和环境加以详细分析之后,他就会觉得比较地有了把握,愿意去尝试这份陌生的工作。如果这个在在从事一段时间后,他对这项工作有了自己的经验体会,而他又是一个肯虚心体察情况的人,是一个仅凭主观意识看问题的人,他就能够独立地对工作做出结论,总结出自己从这项工作中得到的经验与收获。由此看来,认识的过程是第一步,就是开始解除外界的事情,正如我们从课堂上,网络上学到的知识,属于感觉的阶段。第二部,是对综合感觉的材料加以整理和改造,就如同课下我们完成老师所布置的作业的过程,是属于概念,判断和推理的阶段。

通过实践而发现真理,又通过实践而证实真理和发展真理,实践与真理之间其实是密不可分的关系。从感性认识而能动地发展到理性认识,又从理性认识而能动地指导学习与生活,改造我们年轻人自己的主观世界和客观世界。实践、认识、再实践、再认识,循环往复这样的过程直至无穷,我们对世界的把握就将会提升到更高一级的程度。

二、理论联系实际,实事求是,不断在实践过程中总结经验与不足

在生产斗争和科学实验范围内,人类总是不断发展的,自然界也总是不断发展的,永远不会停在一个水平上。因此,人类总得不断地总结经验有所发现,有所发明,有所创造,有所前进。④正如在《中国共产党党章》中所规定的那样:

党的基本路线是一切从实际出发,理论联系实践,实事求是,在实践中检验真理和发展真理。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都是中国共产党人经过反复努力的实践探索,总结成功与失败的基础上找到了关于中国革命和建设的正确的理论原则和经验总结。为认识事物不透彻,所以我们要进行实践,也正是因为认识事物的不透彻性,因此在实践的过程中犯错误也是在所难免的。更何况作为年轻人,由于缺乏实践的经验,错误的出现也是可以理解的,但是我们不能因为出现的错误而放弃实践,而是应该在经验与错误的基础上提炼出新的经验,避免以后再犯错误。我们要做到实事求是,不能仅依靠主观上觉得如何而定,而是依靠客观上的社会实践的结果如何而定。真理的标准只能是社会实践。⑤








三、如何使我们认识问题更正确些

首先,要做到看问题的全面性,避免对问题产生片面的思想。具体办法之一,就是多和别人交换意见。这样做,本来是片面的看法,就可以逐渐全面起来;本来不太清楚的事物,就可以逐渐明白起来;本来意见有分歧的问题,就可以逐渐一致起来。⑥其次,我们要做到学会比较,在比较中看到问题内在联系。在比较的时候,不但要和现行的作比较,和过去的作比较,还要和国外的做比较。这样进行多角度多方位的比较,可以让我们把情况分析的更清楚,帮助我们判断问题更加准确。最后,我们要不怕麻烦,学会反复的审视问题。作了比较之后,不要马上下决定,而是要反复的审视自己,是否看问题出现过于主观的问题。对于有些问题的决定,当时看来是正确的,但是过了一个时期就可能发现不正确,或者不完全正确。这点对年轻人格外重要,因为由于浮躁,我们总是会犯急于求成的错误,导致事后后悔莫及的苦果。因此,我们不要急于对问题下结论,而是反复审视,重新发现问题。

社会发展到了今天的时代,正确地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责任,已经历时地落在了我们年轻人的肩上。因此,认识实践的重要意义,深刻理解实践论的内涵,对于年轻人未来认识和改造世界具有重要的意义。因此年轻人应该秉承马克思主义思想,一切从实际出发,理论联系实际,实事求是,在实践中检验真理和发展真理。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⑦

毛泽东修改《中共中央关于目前农村工作中若干问题的决定(草案)》时增写的一

段话。 参见马克思《关于费尔巴哈的提纲》《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1卷)和列宁《唯

物主义和经验批判主义》第二章第六节(《列宁选集》第2卷) 参见毛泽东《实践论》1937年。 毛泽东修改周恩来在第三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一次会议上的政府工作报告的草稿时

增写的一段话的其中一句。 《毛泽东选集》第1卷,人民出版社1991年版,第284页。 陈云在参加扩大的中央工作会议的陕西省全体干部会议上的一段讲话。 《建国以来的毛泽东文稿》第十册,中央文献出版社1996年版,第414页。




本文来源:https://www.wddqw.com/doc/0e5eaa94daef5ef7ba0d3cb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