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生的意义 罗琳 一、关于人生意义的悖论 1)从终极视角看,人生是无意义的 地球是浩淼宇宙中的一颗普普通通的星球,在宇宙的发展过程中,地球有幸成为生命的载体,人类通过漫长的进化,成为当今最富有智慧的动物,支配着地球上的资源。然而人类并不是发展的顶点,终有一天地球会毁灭,人类会消失。 与浩瀚、深邃的宇宙相比,人类所做的一切都是微不足道的,人生是无意义的。 2)从社会视角看, 人生是有意义的 正如亚里士多德所说:“人在本质上是社会性动物。” 人处于复杂的社会关系之中,从呱呱坠地的那一刻起,人无时无刻不在接受环境的影响,成长的过程就是不断被社会化的过程。于是我们被乖孩子化,被好学生化,从小我们就被灌输了各种金科玉律,它们在指导我们言行的同时也成为我们束缚我们思想的桎梏。最终在这些强势的桎梏的怂恿下,我们树立神圣而崇高的理想,为理想奋斗终生正是绝大多数人人生意义所在。 那么人生到底是有意义还是无意义呢?人生是有意义的无意义,无意义的有意义。从马克思主义原理中的“对立统一规律”来看,这一悖论是“人生”这一客观事物本身固有的“辩证矛盾”。 二、悖论的答案 1)罗丹(法国雕塑家)的作品 《行走的人》阐释了悖论的深刻。作品中的人没有头颅,没有双臂,只剩下结实的躯干迈开大步义无返顾的往前走。 “行走的人迈开大步,坚定地前进,好像有一个坚定地目标然而有目标吗?全人类有目标吗?也许并没有,但是全人类亟亟的向前走,这就是人类存在的意义。正如遇过所说:“我前走,我前走,我并不知道要到哪里去,但是我前走。 那么,既然不知道目标,前走是不是就没有意义呢? 2)史铁生的回答 存在主义的另一重要概念——“过程”(存在主义认为人的本质在于过程,人的存在过程决定了人的本质。),这与庄子不谋而合。《养生主》中讲“吾生也有涯,而知也无涯,以无涯随有涯,殆已”。所以我们应该尝试更豁达一点,可是任何人都摆脱不了人必然会面对的问题——人固有一死。史铁生告诉我们:死是一件必然会到来的事情,不必急于求成,我们何不妨选择一种崇高的生活,向死而生。人生是一场旅行,重要的不再是终点,而是沿途的风景和看风景的心情。 三、人的成长----社会化的过程 借用韩寒《杯中窥人》的思想,人出生时是圣神、纯洁的生命体,好比一张洁白的纸,然而投入杯中,它会慢慢被社会这“脏水”浸蚀,慢慢向下沉落,直至杯底。在过程中逐渐失去它的本色,直到完全堕入到这个社会之中而无法自拔。中国人向来受传统思想儒释道三家思想的统治,而它们正是这脏水的的主要成分。 1)儒家教人做君子。 这些人洁身自好,任凭社会这脏水多臭、多浩淼,仍然将“君子”称号引以为荣,终搞得自己被视为另类,不为社会所容纳,于是就“君子固穷”了。 谈儒家不能不提孔子,孔子晚年感慨自己的人生轨迹说:“吾十有五而志于学,四十不惑,五十而知天命,六十而耳顺,七十而从心欲,不逾矩……”。这就是他的成长过程。而立功,立言,立德,以道德教化天下,至神至圣的神圣化功之道为儒家追求的极致,也是孔子和弟子们终其一生的不懈追求。他曾带领弟子周游列国志于道,据于德,依于仁,游于艺。旅途中,有一次弟子遍访四野为他讨来一碗水,听弟子说水取自盗泉,他便咽一口唾液,将水置于一边。这就是“志士不应盗泉之水”的典故了。孔子为君子制定了条条框框的规矩,被是好意叫人向善,却终束缚了自己。何苦?少喝口水是小,一旦思想被束缚,埋下祸根,到头来面临理想与现实的必然矛盾时就欲哭无泪了。 孔子满腹经纶,有匡扶世济之志,可穷竭一生,颠簸流离,周游列国终未尝如愿。这便是理想与现实的矛盾。当时诸侯国之间战乱不断,君主们都妄图凭兵戈之利以“王”天下,而孔子却主张仁爱,而者大相径庭。孔子的不得志是必然的,被儒家思想毒害的士大夫们处处面临尴尬境遇也不足为奇了。此处仅举李白为例。少年天才,斗酒诗百篇,蓬蒿人,酒中仙。作为浪漫主义诗人的代表,总是那么的额理想化,你以为凭才气为唐玄宗所赏识就一劳永逸,朝中权贵岂容你蹂躏与蔑视。李白自恃才高,自编自导了一出力士脱靴、贵妃磨墨的戏剧。终于在三年之后,因种种原因弃官而去,仍然继续他那飘荡四方的流浪生活。 2)释家教人成佛 佛不是万能,佛不能赐我们以解脱,他只能教导我们,我们还是要凭自己的努力才得解脱。 佛追求普度众生,传说释迦牟尼(如来佛祖)见人间世人饱受痛苦,大悲悯之心油然而生,希望能够努力帮助人们获得解脱。到人间一看原来人间有三恶作怪,三恶恶贯满盈,为非作歹,甚是猖獗。他打算用佛理感化他们。一番努力之后,却无任何进展,无奈之下他走向极端,他选择用自己的善良的心灵换三恶歹毒的心灵。正如佛云:我不入地狱谁入地狱。佛祖以牺牲的方式实现凤凰涅槃。 3)道家教人做自然人。 道家的理想是清静无为、贵柔、返朴归真、形神兼养、个性自由、保身、中庸。 仅拿“保生”和“中庸”为例阐述其精髓。 (I)《庄子》中讲,楚王排两位士大夫请庄子到朝中为官,且任他为相,他表示很不屑。回复一语中的,吾将曳尾于途中。为了也不愿被供奉在朝堂之上,他宁愿在泥泞的小水坑里游来游去,此之谓明哲保身。也因此难免经受人生困苦。 (II)《庄子》中有一个关于伯乐与千里马的故事。千里马在表面上与一般的马没有区别,如果没有伯乐他们的天赋就会被埋没。人人都希望自己是千里马,渴望遇到生命中的贵人。而在庄子眼中,千里马的天赋害了它们,一旦伯乐发现它们,他们就将失去自由去接受严格的训练,成为一匹真真的千里马。如果人成为一匹千里马,人就从自然人退化成一种具有特殊功能的工具。这就是道家的中庸之道。矛盾在于用世俗的眼光来看,如果人有天赋却不去发掘,比如刘翔不做跨栏运动员,李书豪不做NBA球员,这岂不是对造物者的无情辜负。 纵观儒释道三家所面临的理性与现实的矛盾,可以看出,虽然他们的理想与追求风格迥异,但在面临现实无情打击时,都做到坚持不懈,殚精竭虑只为了心中的一泓清泉。这正应了史铁生的关于悖论的的巧妙解释。死必然会来临,人的这一终极目的已不能令人困惑,剩下的就应该是重视过程。面对现实的冲击,儒释道三家在挖掘现实的意义同时,享受着追求理想过程中的乐趣。 四、大学生的人生理想 当今时代是一个伟大变革的时代,国际国内环境呈现复杂多变的局势。大学生的人生理想在面临惨痛现实社会时变得不堪一击。我们又该何去何从? 年年一批又一批的大学生走出象牙塔,怀着满腔的抱负与远大的理想走向社会。然而就业形势严峻,大学生“就业的冬天”迟迟不去。 现实总是残酷的,理想与现实之间有不可逾越的鸿沟天堑,站在现实的下面去仰望理想的天空,总是会彷徨,迷茫,这就是成长的过程、追逐理想的过程。千百年来古人为我们树立榜样,很多的理想在现实中破灭,但同时新的理想又在现实中建立。人生的意义正在于为理想而不懈奋斗的过程。 纵观历史,先哲和我们都会面临理想与现实的矛盾性,理想与现实的矛盾性是绝对存在,相对统一的。掌握矛盾分析法,用辩证的唯物主义思想看问题。“只有同这个世界结合起来,我们的理想才能结出果实;脱离这个世界,理想就不结果实。” ——罗素(英国哲学家) 有志者,事竟成,卧薪尝胆,三千越甲可吞吴; 苦心人,天不负,破釜沉舟,百二秦观终属楚。 人生本是一张白纸,人生的意义在于追随你心灵的召唤,遵从心灵的旨意。为理想拼搏的过程正是人生意义所在。面对挑战,不妨以先哲为榜样,学习李嘉诚为理想力挽狂澜的决绝、李敖“虽千万人,吾往矣”的气概、科比宁做第一科比•布莱恩特,不做第二乔丹的抱负。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 本文来源:https://www.wddqw.com/doc/8ab2b91fb52acfc789ebc99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