温州人 是温州人引发了争论,用超前的思考掀起了温州现象;是温州从弱小走向强大,用闪光的足迹总结了温州经验;是温州人创造了令人称奇的财富,用雄辩的事实探索了温州模式。 有人说温州人脚踏实地、艰苦创业;也有人说温州人急功近利,胸无大志。 在这两者间,不应是一场正反辩论,两者兼备应是一个较为恰当的说法。 有人说温州人是中国的犹太人,个个精明过人,全民皆商;经济学家钟朋荣曾讲“温州人精神”概括为四句话“温州人精神”:白手起家、艰苦奋斗的创业精神;不等不靠、依靠自己的自主精神;闯荡天下、四海为家的开拓精神;敢于创新、善于创新的创造精神。温州是一个只有11700平方公里的中小城市,八十年代初借成为首批对外开放沿海城市的春风,温州人因地制宜地全力发展轻工制造业。一下子,家庭作坊遍布全城,市场经济异常火爆。通过多年地摸索滚爬,经历了无数风雨的温州民企逐渐地做大做强,不断地向外扩张了。如今,温州人的皮鞋、眼镜、阀门、打火机、服装、变压器、制笔、印刷品、锁具等等都名扬国内外,中国鞋王、笔王、锁王„„比比皆是。 温州在中国的版图上,是一个极不起眼的小地方。其人多地少、资源匮乏,改革开放前,交通不畅(三面环水、背靠大山),若想走出去只有水路一条(温州方言中“水”“死”同音,在文革末期温州老百姓戏称温州只有死〈水〉路一条)。恶劣的自然环境,逼着温州人只能走出去寻找生路。温州人的成功毫无疑问是逼出来的、闯出来的、干出来的、放出来的。改革开放30年来,温州成了中国民营经济发展最迅速、活力最充沛的城市之一。温州最早冲破计划经济的束缚,大力发展民营经济,推进所有制结构调整。其经济和社会发展增长速度为世人瞩目。目前,温州民营经济占工业产值的95%以上,占财政收入的70%以上,已经成为温州经济的主要支柱。依靠民营经济的推动,通过社会化分工和专业化协作,全市相继建成了“中国鞋都”、“中国电器之都”、“中国汽摩配之都”等30多个全国性的生产基地,获得170多个个中国驰名商标、50多个中国名牌产品和100多个国家免检产品,品牌总量位居全国同类城市首位。 温州人的经验告诉他们,市场经济没有捷径,成功的路子只有一条——一份耕耘,一份收获! 我一直认为,温州人似乎就像我们的寓言,让我们在巨大的落差面前明白了古语的真谛。现实面前,真相不得不让我们评价温州人急功近利,胸无大志。 温州再一次成为中国风暴中心。这一次,是因为出现了大量的“温跑跑”。一时间,温州人短视贪婪投机的面目,取代了组成这座城市的有机结构分子——温州人此前创造温州模式的经济正面形象。高利贷,无序扩张,实业空心化,不务正业,投机,这种种无法引起正面情绪的词汇,让温州成为众矢之的。 “温州人的思维,只要我能输得起就可以了,或者我一个人输不起,几个朋友一起合作,输了一起承担,只要输得起,就先干了再说!”豪爽一时往往赔了 一世。“温州模式”近十年最大变化和最大问题就在于“产业空心化”,民间投资外热内冷,实体经济严重空乏,通过对外获取大量资源再反哺温州的说法也因宏观经济波动未能实现,投向楼市、矿产和金融的资本黑洞存在泡沫,经济动荡,温州人急功近利换来成果就变成子虚乌有。曾经的温暖,如今在利益的摧毁下都已经悄然变味,如果不考虑长期发展必然会衰落的更快。 本文来源:https://www.wddqw.com/doc/0e8ef065ddccda38376bafb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