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高农业经济关于山区农民增收的思路与对策

时间:2022-07-09 10:23:32 阅读: 最新文章 文档下载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下载后的文档,内容与下面显示的完全一致。下载之前请确认下面内容是否您想要的,是否完整无缺。


提高农业经济关于山区农民增收的思路与对策

解放和发展农村生产力、提高农业经济效益、增加农民收入是构建农村和谐社会的重要保证,在当前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增加农民收入是党中央面向新世纪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作出的一项重大战略决策,也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内在要求和必然选择。发展农村经济,增加农民收入,是新农村建设的基础和保证。以下是本文库为您推荐。

近年来,市认真贯彻落实中央一号文件,从家庭经营性、工资性、转移性、财产性四个方面千方百计拓宽农民增收渠道,尤其是"突破西山战略"实施以来,市委市政府从资金、项目、人力物力等方面的倾斜,促使西山基础设施趋于健全、农民人均纯收入呈现出持续增长的良好势头。 一、宝鸡市西部山区农民收入现状

西山属宝鸡市陈仓区,是陈仓区西部山区七镇(县功镇、新街镇、坪头镇、赤沙镇、香泉镇、拓石镇、凤阁岭镇)的统称.地处秦岭山脉北廲山区,四季分明,光照充足,年平均气温在摄氏8度至xx度之间,年平均降水量为610697毫米.20xx年突破西山战略实施以来,西山的面貌出现了翻天覆地的变化,民收入也达到历史新高.

1农民增收持续稳步上升.20xx年的1845元增长到20xx年的7216元,年均增长速度达19.12%.但西山农民人均纯收入仍比全市8376元的平均水平低1160元,比陈仓区9948元低2732.

2、农民增收呈现多元化.从收入产业构成看,农民增收的渠道越来越宽,粮食收入所占比例呈下降趋势.

1)工资性收入快速增长.20xx年工资性收入人均3370元,同比增加415元,增长26.01%,农村外出务工从业人数持续增加,达到6.4万人,其中常年外出务工劳动力3.89万人.

2)家庭经营性现金收入稳步增长.①、花椒、苹果等产业收入2161元;②、畜禽养殖收入402;③、第三产业收入317;④、粮食种植收入为负数(农民种植粮食面积逐年下降,粮食种植成本却逐年上升,且种植粮食收益与种植花椒、苹果、核桃收益差距较大).20xx年家庭经营性收入人均2880元,同比增475元,增长16.39%.

1






3)财产性收入、政策性收入平稳增长.西山农民享受国家退耕还林、粮食直补、综合补贴、农村低保、困难救济等各种国家补贴即转移性收入,20xx年人均692元,增长11.3%20xx年农民人均财产性收入274元,增长9.3%.调查发现,纯农户的人均纯收入增幅不大,而农业兼业户和实际脱离农业的工商户,人均纯收入呈现快速增长态势.

3、外出务工收入成为农民增收的新支撑.20xx年工资性收入仅占到农民人均纯收入的17.6%以上.20xx年工资性收入已占到农民人均纯收入的32%以上.一个纯农业生产村陈仓区拓石镇石家滩村,去年打工收入就占到全村农民纯收入40%以上.

4、政策性收入成为农民增收的新亮点.20xx年山区农民人均政策性补贴238.22元,占纯收入的6.6%,比20xx年的71.31元增长了166.91. 农户的收入来源主要可分为工资性收入、家庭经营性收入、转移性收入和财产性收入.现阶段,农民家庭经营性收入和工资性收入呈逐年增加的趋势,是实现增收的重要领域. 二、影响农民增收的主要因素

山区农民收入渠道比较单一,主要以农业为主,无论是种植业还是养殖业,都属于投资周期长、收效慢的产业,易受生产资料、农产品市场价格波动影响,市场把握不好,就会导致农户增产不增收.目前,制约增收的因素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一)、从家庭经营性收入方面分析

1、以粮食生产为主的经营模式对农民收入贡献率低下.全区人均耕地不足1.5亩,80%以上的农户耕地以粮食生产为主,农业生产品种单一,特别是在农用生产资料涨价和市场粮食价格波动的双重压力下,增长缓慢.单纯的粮食生产对农民增收的贡献率低下.

2、设施农业发展覆盖面较窄,产业链条不长,附加值不高.设施农业作为农民增收的一个重要方面,为促进农民增收发挥了重要作用,但因其投资大、险高,土地流转难度大,扩大覆盖面和规模还十分困难;另外,由于农村中文化程度较高的中青年劳动力大量外出,留守家中的文化程度偏低,在一定程度上限制了设施农业的发展.目前,全县的设施农业主要以发展大棚蔬菜为主,项目单



2




一,科技含量低,应对自然灾害和市场震荡的能力较低.同时,真正能实现农产品加工增值的龙头企业不多,带动作用不强,导致农业产业链条不长,产品附加值不高,从而未充分发挥出设施农业在农民增收中的带动作用.这样,反过来又在很大程度上影响着农户对设施农业的投资信心.据区农调队随机调查的70中,仅有4户从事设施农业生产,占调查户数的5.71%,且均为大棚蔬菜种植,品种单一,规模不大.

3、农业高风险生产行业保险保障制度缺失.对于冒有很大风险的规模养殖户而言,行业保险保障制度的缺失使他们在疫病和市场打击面前更是雪上加霜,严重影响了农户的养殖积极性.县功镇上八里庄村三组村民张亚军,300头仔猪6天内全部死亡,损失达12万多元,巨大的损失使他再也无力从事养殖业. 4、信贷支农力度不足,农户投资产业乏力.农户发展二、三产业需要较大的信贷扶持.但据调查,近年来除区信用联社外,其它金融机构支农举措严重乏力,至20xx年底,全区农业贷款余额5.67亿元,其中农村信用社为5.6亿元,98.76%.有限的款额远远不能满足农民发展二、三产业的需求. (二)、从工资性收入方面分析

1、外出务工劳动力文化素质和专业技能普遍较低,影响务工收入.农村外出务工6.4万人,常年在外务工3.89万人,占劳动力总数的61.8%,其中,文盲、半文盲占4.29%,小学和初中文化程度者占82.6%,高中及其以上文化程度者仅xx.2%;受过专业技能培训的人员不到43.25%.从就业行业看,从事建筑业的占输出总量的35%,年人均收入不到1万元;从事工业生产的占20%,年人均收入近2万元;从事各类服务行业的占15%,年人均收入7000元左右,文化、技能差距和工资差距基本成正比.

2、就地转移务工收入对农民收入的贡献率不大.本地务工收入最高的20xx年、20xx年,就地转移务工收入占全年农民纯收入的比重也只有8.49%8.60%.创设良好的就业环境,吸引农民工在家门口创收入谋发展的积极性没有激发出来. (三)、从转移性收入和财产性收入方面分析

国家政策性的补贴力度和覆盖面还偏窄.个别补贴政策面太窄,像农机具购置补贴只局限于大型农机具,绝大部分山区农户享受不到;农户规模养鸡同样投资很大却享受不到任何补贴.财产性收入占农民总收入的比重不到1%它的增长



3




本文来源:https://www.wddqw.com/doc/f1d99d847dd5360cba1aa8114431b90d6d85893f.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