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心之所向,身之所往,终至所归 在学校和我娘打电话了,得知奶奶在教爷爷使用微信了,从来不上网购物的爸爸在学如何用拼多多砍价,哥哥在家闲着无聊去学开汽车……听到这一系列消息的时候,我总是心头一暖,嘴角不由自主地上扬、想象着我最爱的人,他们的生活,感觉熟悉,有趣,亲切而又温馨。 那是我的家啊,我多么想去融入他们,我多么想告诉性格急躁的爷爷:别急,一定要耐心学、哪里不会都可以问我。我多么想吐嘈一下我哥:“怎么去开了几天车黑成这样,”这些日常的对话、这点滴温馨的片段、永远是我最向往,也是最渴望的简单幸福。 可我没办法,我做不到,我永远只能远远地观望,这原本就属于我的生活,却再也触碰不到,仿佛是在观望别人一家的生活,而我已经渐渐随着时光的流逝,越飘越远…… 龙应台的《目送》 有一句话,很经典,触动了无数人的心弦: 所谓父女母子一场,只不过意味着,你和他的缘分就是今生今世不断地目送他的背影渐行渐远..... 自从上了高一、就越发理解这句话的含义,越来越深地感受到了与父母与家的联系越来越少。小时候天天粘在一块,长大了就必须上学,高中了就必须留宿、到了高二高三甚至几个月回一次家,到了以后工作呢?是不是仅剩到过年才能回去。我很无奈这种现象,就是儿时不懂爱、不知珍惜的时个候,在一起的时间是最多的,而越长大,越知道该回报知道该珍惜时,却很难有机会相聚。 最幸福的时候是在晚上,一家六口人坐在客厅、大家聊聊天,敦厚老实的哥哥只顾着给人冲茶,我妈开始讲各种琐事家常,奶奶开始念叨往事,爷爷骂起了邻居那个谁多缺德呀把我家花给摘了,总能引起家人和谐的欢笑,最后永远是我爸,总能讲到“人生”,开始讲他的大道理,“做人,一定要忍让,待人宽容……”一般不会有人听的,我就拖着下巴,望着周围一个个熟悉的脸庞,荡漾着幸福的笑容,这时候我会特别感概,这大概就是我一生的幸福吧,我多么珍惜这份幸福,一家人齐乐融融,聊聊天也好,抱怨也好,讨论大道理也好,那都是我最珍惜最幸福的时刻。 后来,哥哥上学了,我也上高中了,其实那样的温暖美好的夜晚是很难有的。每次我回家、妈妈总会小心翼翼:在客厅待太久,影响你学习了吧,哥哥也闷在房间难得出来,爸爸有各种工作要忙,有时候我就一个人待在客厅、略带乞求的语气说到道:你们能不能再待一会,再陪我聊聊天。确实,很难得有机会所有人都那么闲,大家都忙,我也得学习,可能并没有人像我一样,这么珍惜所有人做一块瞎聊天这样平凡却对我来说幸福的事。 再后来,我习惯了留宿3星期回一次家,哥哥备战高考,回家车路了来回3小时,为了挤出尽可能和家人待一块、和这个家共同存在的时间,我晚上1点睡早上6点起,我对我妈说:“我要尽量在家制造存在感,创造更多回忆,不想让自己觉得被这个家抛弃。”,“回家只有不到30小时,不是为了回来睡觉的,我要尽可能让我头脑清醒,睡着了就感觉不到我在家里了” 我总叫我妈给我讲生活琐事,不是我多爱听这些,而是我想更了解关于家的一切,他们的生活,尽管我很难融入,但我想尽可能多地去创造与家的联系。 上次回家,父母都病了。爸爸痛风。妈妈是旧疾复发,而我又带了一堆作业。我深刻地感受到父母的渐渐老去,与我的渐行渐远,我在日记中写到道:“对不起,你们能不能不要老得太快,给我2年时间,等我长大。”我真的感到自已很无能也很自私,永远只能顾自己学习而无能帮助他们什么。 我真的很珍惜我们在一起的那平凡的幸福又害怕他们太早老去,但是,我们之间的联系越来越少,这是注定地,改变不了,时间一点点流去,这是注定的,阻止不了,老人总说理珍惜时间,我觉得可笑又有点可悲,因为时间这东西你珍惜又能怎样呢?它还是会一点一滴,流逝尽,只给你惋惜与感伤的机会。 (这是我第一次投稿,第一次敞开心扉,其实我挺像成为一个作家,用自己的文字想大家表达爱,记录生活的感动与美好,但我最害 本文来源:https://www.wddqw.com/doc/0eef7a9b1937f111f18583d049649b6648d709f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