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师随笔】心之所向 素履以往 从事语文教学工作两年多,我时常思考这样一个问题:如何让语文课堂“活”起来?在一次研修活动中,我终于找到了答案——阅读。教师引领学生在课文学习中习得语用点,又在拓展阅读中实践语用点,学生习得与运用中锻炼听说读写能力,能读,会读,乐读,这样的课堂怎能不“活”?于是,我开始引领学生阅读,不仅课内读,课下也读,还推动亲子阅读,让学生在阅读中认识世界、探索世界,为人生打好底色。 课堂教学中,我经常引导学生捧起读本,或大声朗读,或轻声默读,或小组合作,或师生共读,让课堂笼罩在浓郁的书香之中。当然,阅读的形式和时间并不是固定不变的,可以是课前小组朗读展示,可以是课中阅读迁移拓展,亦或是课后品读巩固升华。低年级的学生思维十分活跃,往往能够通过课前的阅读引导走进课文学习。在教学一年级下册《动物儿歌》这篇课文时,一个小组在课前阅读展示环节朗读了《木字旁》儿歌,我还没来得及抛出主问题,将带有“虫字旁”的字展示出来,好多学生便兴奋地举手发言:“刚才那个儿歌中的字都是木字旁,课文里的字都是虫字旁的”“这些字好像都是形声字”“这些字都与木头或虫子有关”……他们开始七嘴八舌的讨论起来。我顺势将两首儿歌的字都写在了黑板上,通过对话与讨论,师生共同总结出部首归类识字法并发现形声字的规律。课上,学生还意犹未尽,我又给他们准备了另外一首儿歌《动物园》,让他们自己去认识带有“鸟字旁”的小动物,去探寻这些汉字中的奥秘。 一段时间的课前朗读训练,我发现学生的朗读水平提高了,不仅做到了字正腔圆,还达到了声情并茂。不仅如此,各小组为了读得出彩,组内渐渐有了分工,尝试分角色朗读。看着他们个个努力,我又惊又喜。于是,组织他们积极参加校内的读书节、游园会等活动,还在班内开展阅读分享、朗读者竞赛、讲故事比赛等活动,通过活动进一步引领、激励学生阅读。 家庭始终是学生阅读不可或缺的场所。我积极动员家长参与到学生阅读中,并鼓励每个家庭制定自己的“养成计划”,让学生在家庭中也能得到阅读的滋养。我将每周五定为班级“读书分享日”,夜幕降临,教室里热闹非凡,各个家庭大显身手,有的开展家庭朗读,有的推荐亲子阅读书目,还有的分享朗读技巧。每周六是“读书荣誉日”,最激动人心的是为每个家庭的亲子共读视频投票,每个家庭有五个投票机会,得票最多的五个家庭可以获得一枚“亲子阅读徽章”。学生可凭借一枚徽章获得一次在班级“好物箱”中随意挑选礼物的机会,三枚徽章即可以实现自己的一个小心愿。相较于教师,家长更容易走进孩子的内心,借助亲子共读搭起一座温暖智慧的“书屋”,帮助学生养成阅读习惯。 读书是为了让人保持思考、反省、批判、上下求索的姿态和能力。当学生走进阅读、学会阅读、爱上阅读,这也就意味着他开启了一种新的人生道路,一条充满书香并让他时刻沉浸其中的道路。 本文来源:https://www.wddqw.com/doc/fd656b840608763231126edb6f1aff00bfd5704d.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