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月流火”,城市里的夏天一点也不好玩,碧蓝天空中的白云不知躲在那里了,只剩下火辣辣的太阳在高楼之间徘徊,一座座平时雄伟的建筑物也失去了往日的那些生气,呆立在那里,对过往的行人也懒得答理。人们都不愿意出来,蜗居在自已的房间里,心里烦烦的,好不容易从窗外盼来一丝风,带来的却不是期望已久的清凉,更多的是骄阳的余热。有时想想,挺纳闷白居易怎会写出“但惜夏日长”的诗句?难道他当年生活的长安还不够繁华,还算不上城市吗? 家乡的夏天似乎不是这样。那时我们住在小楼的顶层,楼顶没有经过任何的隔热处理,只是用水泥简单地浇铸而成。一入夏季,我们就把住所搬到了阳台上,四周是砖彻的栏杆,爬满了母亲种的丝瓜,成了一个天然的小空间。支起一块简易的宽木板,妻子细心的把蚊帐挂起,于是我们三口人晚上就有了休憩之处。“开轩纳微凉”,儿子是那样的欢喜,在床上嬉戏,数着天上的星星,一颗、两颗、三颗„„,还未数完就睡着了。明月升起,皎洁的月光如清水一般透过稀疏的蚊帐照在他童稚的脸上,甜静而美丽。仰面而卧,时而可听到隔壁邻家在外乘凉的窃窃私语,还有不远处池塘里传来的一两声蛙鸣,慢慢的渐弱而不可闻。最后,四周的一切都静静地沐浴在月光中,伴着微风飘来的清凉进入了梦乡。 南方的夏天更像一个顽皮不懂事的小孩,正快乐地玩得高兴,不知谁惹了它,马上会闹起来,雷雨滂沱,这时不用哄它,过不多久,它说不定又会破泣而笑,明媚的笑容重新挂在脸上。傍晚时分,我最爱携带一本书来到那棵大榕树旁的连椅上坐一会儿,不是为读书,更多的是独自出神,为了享受那份说不清的感觉。眼前的大榕树垂下数不清的须根。有的刚刚长出,很嫩很弱,微风吹拂下轻轻摆动;有的已近几丈长,伸入了地下,与裸露的板根交错盘插地结成一体,透出年岁的沧桑。还有不远处的那片荔枝林,郁郁苍苍,上面正浮现着雨气,迷迷茫茫。那种感受绝不是“芳菲歇去何须恨,夏木阳阴正可人”一句所能概括的。 江边小村的夏天也许更令人向往,“清江一曲抱村流,长夏江村事事幽。自去自来梁上燕,相亲相近水中鸥。”今天读到老杜的这首诗,禁不住心旷神怡,好想离开城市的炎热,去体会一下江村之夏的感觉!!! 本文来源:https://www.wddqw.com/doc/0eff111c80eb6294dc886cb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