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投笔从容的名人故事的研究报告。 关于投笔从容的名人故事的研究报告,古今中外不知有多少。其实最早把投笔从容一词引进我国文学宝库的是西晋的文学家陆机《文赋》所述:“或翼会于当年;或请缨于弱冠。…轻剑拥雍,长矛负羽。”在此处,陆机将这个成语直接用来形容勇士们弃刀断戟,手持长矛之类冷兵器而只携短剑和佩弓箭上阵作战。这里就清楚地表明了“投”和“掷”两种动作方式。随着社会发展,唐宋时期又出现了用于军事上投枪、标枪等兵器,如前所述,投枪、标枪大都是经过运动装置连续投射杀伤敌人的,那么后世的“投笔从戎”也就自然成为了成语。但令人奇怪的是,现代汉语中使用的“投笔从戎”却不是我们想象的“投(投)掷(掷)长矛、利剑,参加战斗”,而仅仅指弃武从文。原因很简单,虽然长矛与利剑属于冷兵器范畴,可并非所有从戎者必须同时兼具一身武艺,况且对那些专门靠投枪、标枪谋生的职业兵士而言更没有这个必要,而正如历史典籍记载,从戎者大都选择文官出身,以示其儒雅本色。到了近代,虽然新军的主体依旧是广大文化程度不高的士兵,他们当中仍有相当部分毕业于旧式军校,但却基本采取任命制,一旦被委派到军队服役便需无条件终生效力,再无选择余地,而这恰好满足了当局者(统治阶级)选拔统帅人才的需求,由是也就衍生出了投笔从戎的说法,这应该算是它流传至今的重要原因吧!除此之外,为什么投笔从戎成了今天这样一句俗话呢?倒不完全因为大家已将其视作金科玉律而固执起来,实际上其中也夹杂着些许失望乃至愤懑的情绪,难道真像某位名家所说的,他只能看见别人光鲜亮 - 1 - 丽的一面,就忽略了我们曾经饱受欺凌的苦痛吗?古往今来,英雄辈出,似乎总要给大众留下点儿遗憾,否则何以启迪后世子孙继承先人遗志,奋发图强呢?唉,也罢,既然文章写得太辛苦了,索性放松下自己吧——投笔从戎是伟大的鲁迅先生曾经提倡过的,至于其深层含义,您自行体味去吧。您可千万别再死盯着英雄前辈们手握长矛标枪驰骋疆场,冒着飞矢走石之险冲锋陷阵啊! 周瑜心胸狭窄、忌妒贤能,平日里连诸葛亮比他聪明也瞧不顺眼,当年赤壁一战,他见诸葛亮舌战群儒,居然还敢借东风助火势,不禁怒从心头起恶向胆边生,唆使蒋干挑拨,三次下书让曹操小儿趁虚而入,破了周瑜十万大军。回到江南,孔明早料定周瑜会加害他,赶紧造了十几艘木船,打扮成商贾模样,驶出长江口,远远地躲开了他。 - 2 - 本文来源:https://www.wddqw.com/doc/0f8da91f74232f60ddccda38376baf1ffd4fe36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