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竹 石 (清)郑燮 咬定青山不放松, 立根原在破岩中。 千磨万击还坚劲, 任尔东西南北风。 押韵译文: 咬住了青山就绝不肯放松, 根须已经深扎在岩石之中。 历经千万次磨炼更加坚韧, 任凭你东西南北来的狂风。 作者背景: 郑燮(1693-1765年),字克柔,号板桥、板桥道人。江苏兴化人。生于清康熙三十二年。父亲郑立庵是县私孰教师,教授几百名学生。郑燮自幼随父亲读书,爱读历史书和诗文词集,博学强记,所读的书都能背诵。郑燮为官清廉,后来因老病罢官客居扬州,身无长物,只有廖廖几卷图书,便以卖画为生。为“扬州八怪”之一,其诗、书、画被世人称为“三绝”。其诗宗陶渊明、陆放翁,画竹似苏东坡。郑燮的书法揉合行书、草书,自成一体,自号“六分半书”,后人称为“板桥”体。 郑燮还曾因民间疾苦,写过一篇墨竹图题诗,写出了民间的疾苦,竹子较细,清脆,不符合常规,个体现了他别具匠心的思想和为百姓着想的品质。该竹与此竹含义基本接近 诗歌赏析: 这首诗着力表现了竹子那顽强而又执著的品质 。既是赞美了岩竹的题画诗,也是一首咏物诗,开头用“咬定”二字,把岩竹拟人化,已传达出它的神韵;后两句进一步写岩竹的品格,它经过了无数次的磨难,长就了一身特别挺拔的丰姿,决不惧怕来自东西南北的狂风。郑燮不但咏竹诗美,而且画出的竹子也栩栩如生,用他的话说是“画竹子以慰天下劳人”。所以这首诗表面上写竹,其实是写人,写作者自己那种正直倔强的性格,决不向任何邪恶势力低头的高傲风骨。同时,这首诗也能给我们以生命的感动,曲折恶劣的环境中,战胜困难,面对现实,像岩竹一样刚强勇敢 2、春日山中竹 (唐.裴说) 数竿苍翠拟龙形,峭拔须教此地生。 无限野花开不得,半山寒色与春争。 译文: 数支竹子,苍翠碧绿,犹如龙腾一般。 如此峭拔的山地,正是它生长的地方。 无数的野花是没有办法(在这陡峭的山上)盛开的。 唯有竹子,能在这半山的寒色当中与春天争风。 3、凌霜竹箭傲雪梅,直与天地争春回。-------------清•魏源: 译文: 清代启蒙思想家、政治家、文学家魏源的一句名言,意识是竹子在大雪时候还像箭一样笔直挺立,不被雪所压弯;而梅则朵朵盛开。诗人看见此情此景,觉得它们好像在与天地对抗,好像要把春天争回来似的。更深层的意思就是做人要像竹和梅一样,傲骨长存,不被外界不正之气压倒。 作者背景: 魏源是一个进步的思想家、史学家和坚决反对外国侵略的爱国学者。他积极要求清政府进行改革,强调:“天下无数百年不弊之法,无穷极不变之法,无不除弊而能兴利之法,无不易简而能变通之法。”他着重于经济领域的改革,在鸦片战争前后提出了一些改革水利、漕运、盐政的方案和措施,要求革除弊端以有利于“国计民生”,认为“变古愈尽,便民愈甚”。这些主张不仅在当时具有进步意义,对于后来的资产阶级变法维新运动起了积极的推动作用。 4、霜筠亭 (宋.苏轼) 解箨新篁不自持,婵娟已有岁寒姿。 要看凛凛霜前意,须待秋风粉落时。 译文: 刚从笋壳中破出的新竹尚且有些幼弱,不太能够自己保持挺直,但已姿态优雅,有了能耐受严寒的仪态。而要看到它严正可敬,傲对霜寒的样子,就要等到秋风骤起,花粉凋落的时候了。 5、题李次云窗竹 (唐白居易) 不用裁为鸣凤管,不须截作钓鱼竿。 千花百草凋零后,留向纷纷雪里看。 译文: 本诗是一首七绝。这两句是说,冬日严寒,千花百草均已凋零,唯有窗前的竹子,仍然青翠碧绿;在大雪纷飞的时候去看,白中见绿,别具一番凌雪傲寒的情调。表现竹的顽强生命力。 表现忠诚的。 6、晚春归山居题窗前竹 ( 唐 钱起) 谷口春残黄鸟稀,辛夷花尽杏花飞。 始怜幽竹山窗下,不改清阴待我归。[ 译文 山谷口已是暮春凋残,黄莺儿的叫声几乎听不到了,迎春花早已开过,只有片片杏花飞落芳尘。春去匆匆,山窗下的修竹实在幽雅,惹人怜爱;它依旧苍劲葱茏,等待着我的归来。 表现忠诚的。 7、新竹 (唐刘兼) 近窗卧砌两三丛,佐静添幽别有功。 影镂碎金初透月,声敲寒玉乍摇风。 无凭费叟烟波碧,莫信湘妃泪点红。 自是子猷偏爱尔,虚心高节雪霜中。 译文: 两三从新竹,或贴近窗户或低垂于台阶,增添了不少幽情雅致。 枝叶间透过星星点点碎金般的月影,风中枝干相击,声如寒玉。 不关乎学仙的费长房将竹杖投掷于烟波中化为神龙的故事,莫要信娥皇女英血泪洒落竹枝便不消退的传说。 王徽之偏偏喜爱你,正是缘于你虚心高节、挺立于霜雪中的情操啊。 8、新竹 (清 郑板桥) 新竹高与旧竹枝 全凭老干为扶持 明年再有新生者 十丈龙孙绕凤池 译文: 新竹高于旧竹枝,全凭老干为扶持。明年再有新生者,十丈龙孙绕凤池。” 前两句是回顾,既表达了“长江后浪推前浪,一代新人胜旧人”,又表达了后辈不忘前辈 扶持教导之恩;后两句是展望,用以表达新生力量将更好更强大。 9、 绿竹筠(宋 苏轼) 宁可食无肉,不可居无竹。 无肉令人瘦,无竹令人俗。 人瘦尚可肥,士俗不可医。 译文: 竹子有坚贞”、“高雅”、“气节”的象征,苏轼是宁瘦不俗了。由此看竹子实在是高雅之物。 10、新竹(宋.杨万里) 东风弄巧补残山,一夜吹添玉数竿。 半脱锦衣犹半著,箨龙未信怯春寒。 东风像一双巧手,一夜之间吹得光秃秃的山上长出了好几株翠绿的竹子 。 初长得竹子,好像半脱着衣服,于是相信竹子不怕寒冷 。 译文: 南宋杰出的诗人。绍兴二十四年(1154)中进士。 开始仕途。但他立朝刚正,遇事敢言,指摘时弊,无所顾忌,因此始终不得大用。见自己的抱负无法施展,遂不赴任,乞祠官(无实际官职,只领祠禄,等于退休)而归,从此不再出仕,朝命几次召他赴京,均辞而不往。开僖二年(1206),因痛恨韩胄弄权误国,忧愤而死,官终宝谟阁文士,谥“文节”。实际上他为官也不斤斤营求升迁,在作京官时就随时准备丢官罢职,因此预先准备好了由杭州回家的路费,锁置箱中,藏于卧室,又戒家人不许买一物,怕去职回乡时行李累赘。 本文来源:https://www.wddqw.com/doc/0fa3aa0bbcd126fff7050b5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