裴说的经典诗词《柳》赏析 《柳》 唐裴说 高拂危楼低拂尘, 灞桥攀折一何频。 思考却是无情树, 不解迎人只送人。 【赏析】 唐朝时,灞桥一度成为伤别的代名词。灞桥折柳也就成为诗人寄予哀思的载体,比方刘禹锡的“征徒出灞涘,回首伤如何”,李益的“杨柳含烟灞岸春,年年攀折为行人”,罗隐的“灞岸晴来送别频,相偎相倚不胜春。自家飞絮犹无定,争解垂丝绊路人”等等。 起首两句写灞桥之柳,流露出对柳树的怜惜之情。柳树高大挺立,长丝低垂,高可拂危楼(高楼),低可拂地上尘土。可是,无论多么葱郁的树木,怎经得灞桥离之人一次次地攀折。后两句随即一转,说“思考却是无情树,不解迎人只送人”,情感由怜悯转为怨怼。柳树是无情的,它不 懂得迎人归来,只懂得送人离开。《诗经小雅采薇》中说:“昔我往矣,杨柳依依。今我来思,雨雪霏霏。”“我”离开的时候,有春光烂漫、杨柳依依的美妙景致,杨柳布满柔情,送我离开;可当“我”归来的时候,不见了从前的杨柳,迎面而来的是纷飞的大雪。或许,裴说写的就是这种人生体验吧。 扩展阅读:裴说的简介 裴说,桂州(今广西桂林)人。 唐哀帝天祐三年(906)丙寅科状元及第。该科进士二十五人。考官:吏部侍郎薛廷珪。 裴说生于乱世,早年窘迫于乱离,奔跑于道路。诗句避乱一多引起众人共鸣。自幼勤奋攻读。至京城多年,每年均以历年所作五言诗十九首投于各显要门下,以求赏识,然久不及第,有人嘲笑他复行旧卷,怎无新作?裴说却不以为然,解释说:只此十九首苦苦吟来之诗尚无人见识,何需再用它诗? 至天祐三年,终取状元入仕。曾任补阙、礼部员外郎,天祐四年(907),天下大乱,裴见升迁无望,即携眷南下,唐朝灭亡,全家于湖南石首一地约住半年,又因战火涉及,再向家乡逃难,不久,于旅途中死去。 裴说为诗讲究苦吟炼意,追求新颖,又工书法,以行草知名。 《全唐诗》有存诗数首。 《全唐诗外编》及《全唐诗续拾》有补诗四首、断句一联。 裴说之弟裴谐,两人同年进士及第。裴谐官至桂岭摄令,亦善诗。 本文来源:https://www.wddqw.com/doc/10e6585f6aeae009581b6bd97f1922791788be5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