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者在美国看电视,一个播放中东文化的教育电视片,竟称造纸是中东率先发明的。美国的一般民众,很少知道中国对世界包括四大发明在内的重要贡献,美国人很少知道货架上的猕猴桃原产于中国,他们以为来自新西兰。笔者的一个美国朋友认定银杏树与竹子原产于日本。何止美国人,事实上就连很多在美国出生的华人,谈起中国对世界的贡献也是知之甚少。因此,如果我们不主动去说,很多事情仅限于中国人自己知道。 据我在海外的观察,西方舆论长期以来经常对中国的报道是片面的。几年前美国某农业部门印制了一批宣传防治亚洲天牛(一种非美国本土的入侵性害虫)的小册子,在封面图片的运货木箱上赫然印着MADE IN CHINA字样。这种“移花接木”式的误导宣传无疑加深了美国民众对中国制造的进口产品的不满。但似乎很少有人提及中国在20世纪赠送给美国野生大豆的慷慨举止,正因如此才帮助美国大豆品种显著改良基因,使美国人从此代代受益。 这种片面宣传的后果就是对普通民众的误导。几年前全美公共广播电台讨论美国水泥、钢材等建材价格的上涨和供不应求,其中一个讨论参与者竟认为是中国奥运建设及三峡工程造成的。 回想起2001年中国申奥成功时海内外中国人的无比振奋和激动,这样的“推理”让我们愕然不解。由此可见,如果固守“酒香不怕巷子深”的传统理念,如果我们只是埋首经济建设而不加强对世界的宣传与传播,外界对中国成就与贡献的理解将是不充分的。 在海外生活工作了多年的老华侨们长久以来有一个共同的体会:尽管中国已是一个经济大国、人口大国及文明古国,但长期以来对海外的宣传推介仍不够。外国民众的误解,有政治因素,但在某种程度上也在于我们对外宣传推介的欠缺。 客观地说,这些年中国对海外的宣传与传播取得很大成果,是不断在进步的。比如,与外国合办文化年等许多中外文化交流活动,曾在全美巡回的故宫文物展,姐妹城市间的交流活动,以及参展美国加州玫瑰杯游行等等。但有些活动热闹过后,不易对西方国家的民众产生可持续性的长远影响。自2004年起陆续在全球各地开设的孔子学院是迈向可持续地弘扬中华文化的可喜一步。 如果你走进美国公共图书馆、大学图书馆或任何一家书店,你会发现介绍中国的英文书籍及音像资料大都是西方人的作品。出自大陆学者专家之手介绍中国的英文书籍及音像资料真是太少了! 中国对世界的可持续性宣传推介其实说来也不难。我认为不妨由国家组织不同领域的学者及外语专家共同编制介绍中国对世界贡献的丛书和音像资料,以联合国6种主要文字出版,免费捐赠给世界各地的公共图书馆和大学图书馆。介绍中国的资料可以分门别类,图文并茂,包括历史、文化、艺术、建筑、自然风光、科技发明、传统医学、儒释道哲学和中华本土动植物大全,等等。还可把这些资料以6种文字形式建立起介绍中国的专门网站,以便外国人从世界各地的电脑上查阅。美国大学及公共图书馆一般对捐赠的非商业、非盈利、非政治的资料是欢迎的。另外美国各地的公共电视台也是播出捐赠音像资料的关键机构。 从海外华人社区的角度看,在海外出生的华裔后代大多不善于汉语文字。中国大陆制作的外语书籍及音像资料将大大帮助这些华裔后代了解热爱自己的中国根并为自己的中华血脉感到自豪。 总之,介绍中国的外文书籍及音像资料要坚持循序渐进、可持续性发展的原则。要强调中国自古至今对世界的贡献,最好以民间文化交流或其它非政府形式展开。另外海外华人以及遍布世界各地的中餐馆是正面介绍中国的前沿。 事实上,长久以来海外华人苦于缺少正面介绍中国的外文资料。因此,介绍中国的资料一定要从版权法上便于支持海外教育研究及文化信息交流。这对提升中国及海外华人的国际形象将产生积极深远的影响。 2008年奥运会是提升中国对外宣传的良好催化剂。通过这个窗口,我们可以让世界进一步认识贡献巨大而又真实可信、历史悠久而又开放自信的中国。 总之,中国对外长期、系统、持续的宣传推介,不仅能创造和谐友善的国际环境,改善全球华人的形象,促进海外华人与当地社区和民族的融合,吸引更多外国人到中国旅游或学习中华文化,丰富世界各地的文化多元化,而且能从长远逐渐良性影响西方民众对中国的印象和看法,以及国会或议会对中国的政策。 本文来源:https://www.wddqw.com/doc/11095fe8ce2f0066f533223e.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