面对孩子的厌学,在弄清主要原因之后,家长们该如何让孩子快乐学习呢? (1)要让孩子体验到成功的快乐。孩子很在意别人对自己的评价,他是按照别人的评价去认识自己的。如果别人说他笨,他就会认为自己笨。一个总是失败的孩子体验不到成功的快乐,也就不去努力了。对于一个从未完成过作业的孩子,家长最好让他先做几道容易的习题,让他能轻而易举地完成,再调整作业的难度。如果孩子的学习不好,不要将失败的原因归为孩子不聪明,家长可以从学习态度(是否认真)、意志力等方面去寻找原因,千万不要说他笨,让他自暴自弃。 (2)鼓励孩子自我激励。如果孩子能够经常自我激励、自我鞭策,他便有可能避免学业上的失败。首先要帮助孩子树立自我激励的目标。其次要让孩子学会自我暗示,经常 对自己说一句激励的话,如“我一定能成功”。再次是让孩子在行动中摆脱消极情绪。如果孩子因为怕学习失败而产生恐惧,重要的是告诉孩子采取什么样的行动来消除这种情绪。 (3)指导孩子学习方法。在辅导孩子时,不要代替孩子学习,养成孩子的依赖心理和遇事退缩的习惯。要教给孩子获得知识的方法,如教孩子如何去查工具书,如何获得自己想要的资料等。如果孩子在学习过程中不会选择重要的内容,家长可以有意识地在每周给孩子两篇长文章,让他把长文章缩写成短文章,缩写的过程既体现了孩子对知识的理解,又能体现孩子的创造性。 总之,要让孩子从苦学、厌学变为喜学、乐学,需要家长循循善诱,耐心指点。 1.向孩子展现一个真实的自己 关于学习问题家长常会“有意”地给孩子讲“我过去没学好,结果现在很不成功,在单位不顺”等等。其实,对于家长的状态,孩子自然会看在眼里。如果你现在不如意,你把它归结到自己的过去,那么孩子也自然可以把自己现在学习不好归结到“幼儿园”或娘胎里去,认为自己“天生”不爱学习,自己“天生”马虎等,这样的归因能产生积极的效果吗? 另外,有些家长也会向孩子提起自己当年成绩如何突出。俗话说,“好汉不提当年勇”,时代变了,“过去”无论如何已经过去了。 家长对孩子的最好教育就是让孩子了解自己。家长在孩子面前,要自然、真实地展现自己当前的生活,不要美化,也不要丑化。这样,孩子面前至少有一条生活的真实道路:如果你有很高的文化素养和扎实的知识基础,那么借用一个古老的说法,“有智吃智”;如果你没有充分的知识储备,那么“无智吃力”。这一切,不用家长讲,孩子都会看在眼里,愿不愿沿着家长走过的路子走,就看他自己了。 2.了解孩子,因势利导 了解孩子包括了解孩子的需要和兴趣,了解孩子行为的动机,从而更好地引导孩子。这一条说起来简单,做起来复杂,要具体问题具体分析。对于爱看童话的孩子,可以从对童话的分析入手,提高孩子对社会生活、人际关系的认识;从对同一童话不同版本的比较入手,提高孩子的写作能力,鼓励孩子自己创作童话。当孩子从新的角度去看童话时,他会迅速地成熟起来,自然地走出对童话的沉溺。 对于喜欢飞机的孩子,完全可以通过对各种飞机性能的认识,引导孩子进入数学和物理的大门;通过对于飞机发展历史的认识,引导孩子进入科学的大门。由于孩子以最基本的兴趣作为动力,相关的书籍和资料,都会成为孩子知识的源泉。 3.不过分介入 家长要控制自己,不要过分介入孩子学习的事。因为学习毕竟是孩子自己的事,学好学不好关键在于自己。正像孩子的身体发育,家长所能做的就是给孩子提供营养丰富的食物,尽量把食物做得可口但是不能替孩子吃下去,更不能替孩子长高。家长的过分介入不仅没有用,反而会降低孩子的学习兴趣,使他们认为他们的学习是父母的事。 4.创造学习条件 良好的学习条件包括:(1)安静的环境,这可能要求家长自己也少看电视、少打牌;(2)读书的气氛,即家长自己也多读书、看报,多讨论读书心得和相关问题;(3)对探索“怪”问题的支持,如欣赏孩子提出的某些问题的独到之处,帮助孩子利用图书馆或互联网查找相关资料,为孩子要进行的某些探索性实验提供材料及安全监护,等等。 许多孩子并不是真的不爱学习。随着时代的进步,社会文化生活变得越来越有趣,信息传递的途径也越来越丰富。为了使更多的孩子能够受到系统、有效的教育,不再被贴上“不爱学习”的标签,我们需要改变的是传统的、面孔呆板的教学方法,使之更适合孩子兴趣多样化的发展,与社会文化的进步相吻合。 本文来源:https://www.wddqw.com/doc/110d3bc18bd63186bcebbcc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