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花的古诗句

时间:2022-10-13 09:06:12 阅读: 最新文章 文档下载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下载后的文档,内容与下面显示的完全一致。下载之前请确认下面内容是否您想要的,是否完整无缺。
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岑参《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 借问酒家何处有,牧童遥指杏花村。——杜牧《清明》

接天莲叶无穷碧,映日荷花别样红。——杨万里《晓出净慈寺送林子方》 更无柳絮因风起,惟有葵花向日倾。——司马光《客中初夏》 待到重阳日,还来就菊花。 ——孟浩然《过故人庄》 闻说梅花早,何如此地春。 ——孟浩然《访袁拾遗不遇》 百亩庭中半是苔,桃花净尽菜花开。——刘禹锡《再游玄都观》 杨花榆荚无才思,惟解漫天作雪飞。——韩愈 《晚春》 浔阳江头夜送客,枫叶荻花秋瑟瑟。——白居易《琵琶行》

风吹柳花满店香,吴姬压酒唤客尝。——李白 《金陵酒肆留别》 沾衣欲湿杏花雨,吹面不寒杨柳风。——南宋志南和尚《绝句》

杨花落尽子规啼,闻道龙标过五溪。——李白 《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 桃花潭水深千尺,不及汪伦送我情。——李白 《赠汪沦》

稻花香里说丰年,听取蛙声一片。 ——辛弃疾《西江月?明月别枝》 他年我若为青帝,报与桃花一处开。——黄巢 《题菊花》

蔌蔌衣巾落枣花,村南村北响缲车。——苏轼 《浣溪沙?蔌蔌衣巾》 1、竹含新粉,红莲落故衣。 唐王维《山居即事》 2、当轩对尊酒,四面芙蓉开。 唐王维《临湖亭》 3、竹色溪不绿,荷花镜里香。 唐李白《别储至剡中》 4、圆荷浮小叶,细麦落轻花 唐杜甫《为农》 5、沙上草阁柳新暗,城边野池莲欲红。 唐杜甫《暮春》

6、荷香随坐卧,湖色映晨昏。 唐刘长卿《留题李明府霅溪水堂》 7、芙蓉生在秋江上,不向东风怨未开。 唐高蟾《上商侍郎》

8、荷深水风阔,雨过清香发。 宋欧阳修《和圣俞百花洲》 9、溪上新荷初出水,花房半弄微红。 宋米友仁《临江山》

10、接天莲叶无究碧,映日荷花别样红。 宋杨万里《出净兹寺送林子方》 11、浓绿万枝红一点,动人春色不须多。 宋王安石《咏石榴花》 12、五月万枝榴花照眼明,枝间时见子初成。唐韩愈《榴花》 13、四月南风大麦黄,枣花未落桐荫长。 唐李欣《送陈章甫》 14、更无柳絮因风起,惟有葵花向日倾。 宋司马光《客中初夏》 15、桂子月中落,天香云外飘。 唐宋之问《灵隐寺》

16、莫羡三春桃与李,桂花成实向秋荣。 唐刘禹锡《答乐天所寄咏怀且释其枯树之叹》

17、何须浅碧深红色,自是花中第一流。 宋李清照《鹧鸪天,桂花》 18、涧松寒转直,山菊秋自香。 唐王绩《赠李征君大寿》 19、雨荒深院菊,霜倒半池莲。 唐杜甫《宿赞公房》 20、不是花中偏爱菊,此花开尽更无花。 唐元稹《菊花》 21、紫艳半开篱菊静,红衣落尽渚莲愁。 唐赵《长安晚秋》

22、飒飒西风满院栽,蕊寒香冷蝶难来。 他年若为青帝,报与桃花一处开。 23、东篱把酒黄昏后,有暗香盈袖。宋李清照《醉花阴》


24、宁可枝头抱香死,何曾落北风中。宋郑思肖《寒菊》 25、清霜醉枫叶,淡月隐芦花。元许有《获港早行》 26、梅柳夹门植,一条有佳花。晋陶渊明《蜡月》 27、一树寒梅白玉条,临村路傍溪桥。唐张谓《早梅》 28、风光人不觉,已着后园梅。唐史青《应诏赋得除夜》

29、梅衰未减态,春嫩不禁寒。唐杜牧《初春有感寄歙邢员外》 30、前村深雪里,昨夜一枝开。唐齐已《早梅》

31、折得蔬梅香满袖,暗喜春红依旧。宋晏几道《清平乐》 32、柳垂江上影,梅谢雪中枝。宋王安石《临江仙》 33、遥知不是雪,为有暗香来。宋王安石《梅花》

34、故作小红桃杏色,尚余孤瘦雪霜姿。宋苏轼<红梅> 35、天涯也有江南信,梅破知春近。宋黄庭坚《虞美人》

36、小春何处有梅花,想见水边篱落,数枝斜。宋,吴则礼《虞美人》 37、雪似梅花,梅似花雪,似和不似都奇绝。宋吕本中《踏莎行》 38、不与群芳争绝艳,化工自许寒梅,宋叶梦得《临江仙》 39、雪后蔬梅,时见两三花。宋辛弃疾《江神子》

40、寻常一样窗前月,才有梅花便不同。宋杜未《寒夜》

至南北朝时代,梁宣帝发现百合花很值得观赏,他曾诗云:接叶多重,花无异色,含露低垂,从风偃柳。赞美它具有超凡脱俗,矜持含蓄的气质。至宋代种植百合花的人更多。大诗人陆游也利用窗前的土丘种上百合花。他也咏曰:兰移取遍中林,余地何妨种玉簪,更乞两丛香百合,老翁七十尚童心

以它的高洁、坚强、谦虚的品格,给人以立志奋发的激励。在严寒中,梅开百花之先,独天下而春,因此梅又常被民间作为传春报喜的吉祥象征。有关梅的传说故事、梅的美好寓意在我国流传深远,应用极广。它象征着铁骨铮铮,不屈不饶,幸福吉祥。敢斗霜雪,疏放冷艳的梅花,在儒家正绕观念涂抹下,成为高洁守道的凛然君子,不畏严寒刚毅雄杰,惊顽起懦的勇猛斗士。毛泽东《咏梅》一词更是把这种精神提高到一新的时代高度。满身清气,屹立于严寒里;坚贞不屈,傲视风雪;独立,奋进,不依附于他物,正是中华民族气魄之根本,节气之象征,无疑也是梅文化的最高表现形式和巨大的 社会影响力。

《爱莲说》 北宋 周敦颐

水陆草木之花,可爱者甚蕃。晋陶渊明独爱菊。自李唐来,世人盛爱牡丹。予独爱莲之,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迎骄阳而不惧,出淤泥而不染),中通外直,不蔓不枝,香远益清,亭亭净植,可远观而不可亵玩焉!

予谓菊,花之隐逸者也;牡丹,花之富贵者也;莲,花之君子者也。噫!菊之爱,陶后鲜有闻。莲之爱,同予者何人?牡丹之爱,宜乎众矣。[2]


本文来源:https://www.wddqw.com/doc/117063689f3143323968011ca300a6c30c22f1f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