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是“520”,全国各地的民政局迎来“结婚扎堆”。事实上,类似的“结婚扎堆”已经形成一种周期性现象。不过,受疫情影响,今年的“婚恋观”显得比较极端。有人哭丧:“不再相信婚姻,因为生活突然慢下来,才知道对方并不是自己想要的那个人”;有人庆幸:“爱情永远很香,迎着困难的风,才知道谁是自己最想要的那个人”。 总而言之,面对婚恋,貌似永远都是“认知极化”,“非此即彼”的境地。从某种层面上而言,“结婚潮”和“离婚潮”也属于一种极端的表达。因为,对于“婚恋流动”来讲,历来都是“铁打的民政局,流水的新旧人”。而所谓“结合”和“离散”也只不过是相对概念而已。 坦白讲,前些天,人们还在热议“深圳离婚排号”的事情,可是,没等过去一周,“结婚排队”却又成为热议的话题。如果,静止地看待两件事情,总觉得充满些许悖论。但是,回到真实的生活,这可能就是婚恋本身的魅力所在。 事实上,比起“民政局爆满”和“离婚排号”的冲击感,更为重要的是,“新人和旧人”如何看待婚恋本身的意义。长久以来,国内的“婚恋观”其实更倾向“实用主义”,也就是女性结婚更多是为寻找靠谱的人生依靠,而男性结婚,更多是为传宗接代。至于,现代婚姻制度中的两性平权,其实能做到的夫妻并不多。 但是,反观“离婚率”走高,“结婚率”走低的现象,也在说明不少人开始走出“实用主义”的囹圄。从某种程度上而言,国内的“结婚和离婚”更多被赋予道德化。所以,也就能理解,为何很多人会把“离婚率走高”视为“道德沦丧”。 事实上,要从个体选择性上而言,“离婚率的走高”反而是婚恋关系去道德化的过程。因为,对于“婚恋圆满秩序”的过分执念,事实上,是一种集体文化对个体选择的囹圄。只有打破这种束缚,才有可能让个体的感受抵达所谓的幸福终点。 要知道,“结婚排队”和“离婚排号”,看似背离,其实是求同存异。从某种意义上而言:“人性不灭,爱恨就会永存”。至于现代社会下的婚姻制度,其实,更多是以法理的的方式,保障个体在寻找幸福的进程中,不受伤害或少受伤害。 不过,世俗偏见中,总认为“离婚”是不道德的,是因为评价体系更强调“外人视角”,也就是“家丑不可外扬”那套逻辑。至于,自己过得好不好,貌似并不重要。可事实上,以个体的视角介入离婚,其实是一种对失败婚姻的止损过程。因为,作为婚姻选择来讲,难免会出错。 只有及时地跳出火坑,才能有所转机。当然,离婚也是有成本的,最直接的问题是夫妻间的“经济分割”,再就是亲缘间的“骨肉分离”。虽然,人们总说,离婚后孩子和父母的关系是不会变的,但是,在现实的境遇中,总会走向“一头热”,“一头冷”。 另外,人们总说:“婚姻如围城,进去的想出来,出来的想进去”。可事实上,真正的围城是人性本身。因为,在人性之城中,有幽暗的小屋,也有敞亮的广场。很多时候,并且还是此起彼伏。这导致,想要保持常态的婚恋平衡姿势,确实得来不易。 当然,在情感的漩涡中,从来都是情绪为首,理性兜底。所以,出现一些较为消极和悲观的看法,也是在所难免的。甚至,以“名流的婚恋”来看,“相信爱情”,“不相信爱情”也成为公众的周期性情绪催化剂。不得不承认,“幸福的爱情都是幸福的,不幸的爱情各有各的不幸”太有概括性。 从某种层面上而言,经营婚姻家庭比经营爱情更为困难一些。经营爱情,更多是强调两性吸引,而经营婚姻家庭,就要考虑金钱的共识,孩子的管教,宗教信仰,三亲六眷,以及各种重大问题的一致性。在这些问题中,只要一个方面出现致命的问题,就可以把婚姻家庭摧毁。 对于,爱情和婚姻的关系,历来众说纷纭。可事实上,回到生活本身,都只是一种组织关系而已。只不过,爱情相对松散,而婚姻更为紧密。至于,每个人的婚恋遭遇,很大程度上,是跟自己认识世界的程度有关系。因为,无论是好的,还是坏的,其实都是自己认知所决定的。 因为,遇到“渣男或贱女”,很大程度上,是缘于自己的认知不够通透。当然,认知这种能力,也不是完全可以自己去进化的,跟自己的成长环境,教育环境,尤其是原生家庭有很大的关系。甚至,在一定程度上,“渣男或贱女”存在的问题,自己也可能存在。 所以,“可怜之人必有可恨之处”才会变得一针见血。所以,人们常说,要想拥有更好的“另一半”,就要先拥有最好的自己。要不然,老想通过对方的“扶贫”(经济的,智力的)进行攀升,最终只能被对方看低,看扁,甚至转身甩掉。毕竟,最好的婚恋关系,一定是对等的。 然而,就“婚恋关系”从“文化秩序”走向“个体选择”,这是一种社会的进步,更是文明的进化。因为,只有每个人遵从自己的意愿(不影响别人的情况下),才能最大限度地接近幸福。所以,对于“不婚”,“结婚”,“离婚”,“晚婚”也都只是自己的选择,不应该被过度的苛责或解读。 因为,作为个体的人生选择,最终的幸福感受,只有自己最清楚。如果,一个人的幸福感是建立在群体性的认同下,那么所谓的幸福也只是“伪幸福”。于此,回到“强势逼婚”和“鄙视离婚”的范畴内,作为当事者尽可以说一句:“关你屁事”。 只是,无论怎样强调“个体的归个体”。但是,思考的方式还是要注意群体性,只有如此,个体才能在群体生活中,不至于被边缘化。因为,无论是“结婚排队”,还是“离婚排号”在一定程度上,都属于群体性的仪式感,而回到个体的世界里,感受本身却永远最重要。 本文来源:https://www.wddqw.com/doc/1199b3c91b2e453610661ed9ad51f01dc38157f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