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次性真空采血管的使用常识 一次性真空采血管已经在临床中得到了广泛的应用,对于医护人员来说,使用它进行静脉抽血方便准确而且减少了血液感染,对于患者来说大大减少了反复穿刺的痛苦。虽然已被广泛使用,但对于很多医护人员来说,关于一次性真空采血管的常识依然陌生,我将在这里做一简要总结,希望能帮助大家对这一小小的管子有进一步的认识。 一、 一次性真空采血管的种类及各自的特性 红色(血清试验管) 没有添加剂 制备标本类型是血清 采血量:3-5mL 桔黄(分离粒子管) 含有促凝剂 制备标本类型是血清 与上面的红色管相比,管中多了促凝剂和分离粒子,离心后形成屏障,防止细胞内成分释放到血清中 红色和橘红色都是用于血清血清生化试验:肝功、血糖、血脂、无机离子、血清蛋白,各种酶类测定;血清学试验:免疫球蛋白、补体、免疫复合物、C反应蛋白、自身抗体、肿瘤免疫、各种病毒检测及血库 血糖试验 采血量:3-5Ml 蓝色(血凝试验管) 抗凝剂是3.2%枸橼酸钠 制备标本类型是全血 采血量:1.8-2.7mL 主要用于高铁血红蛋白还原试验、凝血因子纠正试验、凝血四项、D-二聚体测定等血液凝固试验 抗凝剂与采血量要准确,采血时应注意采足血量,以保证检验结果的准确性,采血后应立即颠倒混匀5-8次。 紫色(血常规试验管) 含有抗凝剂EDTA- 乙二胺四乙酸及其盐 乙二胺四乙酸是一种氨基多羧基酸,可以有效地鳌合血液中的钙离子,鳌合钙会将钙从反应点移走将阻止和终止内源性或外源性凝血过程,从而防止血液凝固,与其他抗凝剂比较而言,其对血球的凝集及血细胞的形态影响较小,故通常使用EDTA盐(2K、3K、2Na)作为抗凝剂。 制备标本类型是全血 用于一般血液学检查,不能用于血凝、微量元素及PCR检查。 全血 红/白细胞、血小板、嗜酸性粒细胞、网织红细胞计数、白细胞分类计数,血红蛋白、红细胞比积、出血时间、凝血时间测定。 抗凝剂与采血量要准确。 采血量:1-2mL 黑色(血沉试验管) 抗凝剂是3.8%枸橼酸钠 制备标本类型是全血 一般用于血沉检测,抗凝剂比例过于偏高时,血液被稀释,可使血沉加快。 血沉试验 抗凝剂与采血量比例是1:4 采血量:1.6-2.4mL 灰色(血糖试验管) 制备标本类型是血浆 含有抗凝剂 草酸钾/氟化钠 氟化钠是一种弱效抗凝剂,有良好的防止血糖降解作用,是血糖检测的优良保存剂,使用时应注意缓慢颠倒混匀。 一般用于血糖、葡萄糖耐量试验,不能用于尿素酶法测定尿素,也不能用于检测碱性磷酸酶和淀粉酶的检测。在4℃葡萄糖分子可保存48小时。 采血量:2ml 绿色(血流变试验管) 抗凝剂是肝素钠 肝素钠阻止凝血酶的形成,并有阻止血小板聚集等多种抗凝作用。 制备标本类型是血浆 肝素管一般用于急诊生化检测,糖化血红蛋白、糖化血清蛋白、血氨及血液流变学试验,是电解质检测的最佳选择,检验血标本中的钠离子时,不能使用肝素钠,以免影响检测结果。也不能用于白细胞计数和分类,因肝素会引起白细胞聚集。 血氨抽血后封闭立即送检。 采血量:3-5mL 黄色(血清分离胶管) 分离胶 制备标本类型是血浆 快速血清生化及血清学试验 采血量:3-5mL 二、一次性真空采血管的采血顺序 多管采血时的采血顺序为:血培养管(黄管或红管)→血凝管(蓝色)→血常规管(紫色)→血沉管(黑色)原因是:用头皮针采血时,头皮针的软连接处有0.2-0.3ml的空气,采血时这些空气进入采血管内,造成采血量比原来预置的少0.2-0.3ml。采第二管时就不存在这个现象。黄管(或红管)用的是血清检测,血量少0.2-0.3ml不会影响检测结果,而蓝管是用全血并且抗凝剂与血液是按比例添加的,采血量过少会影响检测结果。另外第一管采血,由于破损的组织和被激活的凝血系统物质进入试管中也影响凝血系统的检测。所以请您按上述顺序采血。 三、一次性真空采血管使用中问题及对策 1 采血量不足 原因: 1.1所选血管太瘪太细导致针头由于负压吸在血管壁; 1.2尾针与软管座连接不紧密; 1.3采血管内负压消失; 1.4针头滑脱血管外等 对策: 1.1采血前选择尽量粗直的静脉血管; 1.2将采血针的针尾和软管座连接紧密; 1.3血流不畅时变换一下针头的方向;准备一支5ml或10ml注射器,发觉负压消失时,抽取管内空气制造负压,帮助血液进入采血管[2],切忌采血前就将采血针刺入采血管,导致管内负压消失[1]; 1.4穿刺成功后立即用胶布固定针柄,防止针头滑脱[1],实在行不通就重新穿刺。 2全血标本发生凝血 原因:采血后没有及时摇匀或者采血量不准确;真空采血管内抗凝剂不足或没有 对策:采血后立即上下颠倒混匀5-10次,但不能用力震荡;才学前检查抗凝剂,过少或没有的注意更换,采血后不可以将采血管的盖帽取下,管内二氧化碳的消失会使pH升高,从而激活凝血系统[3]。 3溶血 原因: 3.1真空管内负压过大,血液迅速冲入试管底部,强烈碰撞,导致机械性溶血 3.2 采血量不足,管内仍有负压,导致血细胞膨胀破裂而溶血。 3.3 震荡过于用力,导致机械性溶血。 对策: 3.1 采血针尾部针头与管壁成45°角,使血液顺着管壁流下,减轻机械碰撞,从而减少溶血。 3.2 采血困难导致血量不足时,可选下盖帽放出管内负压。 3.3 采血后避免过于震荡采血管。 4 血液从采血针的橡胶头漏血 原因:连接采血管时橡胶头碎裂 对策:拔针时用手指折住采血针中间的硅胶管。 [1]陈媛媛.一次性真空采血器在临床使用的护理体会[J].现代医学.2008,36(2):26. [2]潘玉芹.一次性采血针与一次性注射器抽血效果的比较[J].临床护理杂志,2004,3(1):47-48. [3]焦连亭,耿洁.真空采血器的技术特点及应用[J].中华检验医学杂志,2002,25(6):378. 本文来源:https://www.wddqw.com/doc/11b63fdbd15abe23482f4d3f.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