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穷困潦倒的一首诗 《茅屋为秋风所破歌》 唐·杜甫 八月秋高风怒号,卷我屋上三重茅。 茅飞渡江洒江郊,高者挂罥长林梢,下者飘转沉塘坳。 南村群童欺我老无力,忍能对面为盗贼。 公然抱茅入竹去,唇焦口燥呼不得,归来倚杖自叹息。 俄顷风定云墨色,秋天漠漠向昏黑。 布衾多年冷似铁,娇儿恶卧踏里裂。 床头屋漏无干处,雨脚如麻未断绝。 自经丧乱少睡眠,长夜沾湿何由彻! 安得广厦千万间,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风雨不动安如山? 呜呼!何时眼前突兀见此屋,吾庐独破受冻死亦足! 解释: 这首诗描绘了杜甫生活贫困、茅屋被秋风吹破的景象。杜甫在诗中表达了深深的苦难和无助感。他通过描绘自然灾害和社会的残酷现实,反映了自己和穷困人们的艰难生活。这首诗也表达了杜甫对穷困人们的深深同情和对社会不公的强烈抗议。他希望有广厦千万间来庇护所有的穷苦人,让他们有遮风挡雨的居所,体现了他对人性尊严和公正的追求。诗中最后一句“呜呼!何时眼前突兀见此屋,吾庐独破受冻死亦足!”更是展现了杜甫宁愿自己受冻而死,也要让穷苦人们有遮风挡雨的居所的崇高精神。 这首诗,杜甫以激昂热烈的笔触描绘了自己生活的艰辛,以及社会底层人民的苦难。诗中,秋风肆虐,摧毁了杜甫的茅屋,让他无处避寒。杜甫以群童为代表,揭示了社会的不公和人们的冷漠。他既感叹自己的命运多舛,又对生活在底层的人们充满同情。 诗的后半部分,杜甫借助自然灾害,进一步揭示了社会的不公和人们的苦难。他的布衾多年冷似铁,雨脚如麻未断绝,形象地描绘了他在贫困中的生活。而他更是用“长夜沾湿何由彻”表达了自己在困境中的无奈和痛苦。 杜甫在诗的结尾,发出了“安得广厦千万间,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风雨不动安如山?”的呼声。这是他对社会公正、人民幸福的渴望,也是他对人性尊严的坚守。他宁愿自己的茅屋破败,也希望能为那些和他一样生活在困境中的人们提供一个庇护之所。 整首诗,杜甫以自己的亲身经历,对社会的不公进行了强烈的抗议,对底层人民的苦难表达了深深的同情。他的诗,既是自己的写照,也是对社会现实的深刻反思。他用自己的笔,揭示了社会的黑暗,呼唤着公正和光明。 最后一句“呜呼!何时眼前突兀见此屋,吾庐独破受冻死亦足!”更是展现了杜甫崇高的自我牺牲精神。他宁愿自己受冻而死,也希望能为那些无家可归的人们提供一个温暖的庇护所。这是杜甫的伟大之处,也是他的诗之所以能千年流传的原因。他的诗,不仅是他个人的写照,也是对社会现实的深刻反映,是对人类美好愿景的向往和追求。 本文来源:https://www.wddqw.com/doc/11c1ce7b6194dd88d0d233d4b14e852458fb39f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