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名词解释 古诗十九首 永明体 初唐四杰 西昆体 讲史 易安居士 春秋三转 七发 建安文学 沉郁顿挫 太史公书 江西诗派 元遗山 全相平话五种 台阁体 四大声腔 赋比兴 《艳歌罗敷行》 李义山 话本 曲状元 临川四梦 诗界革命 《大雅》 建安风骨 唐传奇 诚斋体 荆刘拜杀 《牡丹亭》 公安派 龚定庵 子虚乌有先生 元白诗派 《花间集》 柳三变 张珙 吴江派 梅村体 夸父 晚唐体 建安七子 《九歌》 永州八记 关王马白 《左传》 汉乐府 左思风力 山谷道人 边塞诗人 天问 彭泽令 史传文学 宫体诗 诗鬼 慢词 章回体 二、简答 1、《史记》在人物形象塑造的成就 2、李商隐诗歌对朦胧意境的创造 3、江西诗派 4、元杂剧兴盛的原因 5、杜丽娘的形象特征 6、晚清四大谴责小说 7、陶渊明诗歌总体特征 8、《诗经》中比兴手法的运用 9、柳宗元山水游记的艺术成就 10、苏轼对宋词创作的贡献 11、关汉卿的喜剧创作 12、《西游记》的成书 13、屈原《九歌》艺术特色 14、陶渊明诗“质而实绮,癯而实腴”的艺术特色 15、韩柳散文的艺术开拓 16、柳永对宋诗发展的贡献 17、《水浒传》的成书 18、王维的山水诗的艺术特色 19、《西厢记》的戏剧冲突 20、《三国演义》“尊刘抑曹”思想倾向 21、屈原《离骚》如何运用“香草美人”的艺术手法表现感情 22、李白乐府、歌行诗的艺术成就 23、《史记》在人物塑造中如何处理个性与共性关系 24、苏轼的意义 25、元杂剧衰落的原因 26、临川四梦 27、孟子散文的浩然之气 28、《李将军列传》为例,论述《史记》人物塑造成就 29、李商隐无题诗的成就 30、苏轼“以诗为词”的艺术手法 谴责小说 正旦 花间派 31、“三言”“二拍”“无奇之所以为奇”的艺术倾向 32、汉赋的发展 33、陶诗的艺术成就和历史地位 34、杜牧咏史诗的特点 35、柳永对词题材的开拓 36、关汉卿历史剧创作特色 37、赋比兴的手法运用(举例说明) 38、《史记》的体例(举例说明) 39、三张二陆两潘一左的真实姓名(至少四位作家的作品各一篇) 40、默写杜甫《登高》,标出平仄与韵脚字 41、“用传奇法而以志怪” 三、论述 1、比较论述《诗经》与《离骚》的艺术差异 2、比较论述李白与杜甫的艺术特色 3、比较论述崔莺莺与林黛玉的形象 4、比较论述屈原与李白诗歌中的形象 5、《葬花词》分析林黛玉的悲剧性格 6、比较论述李白歌行与杜甫律诗的艺术成就与特色 7、结合个人感受,分析鲁迅所谓“自有《红楼梦》出来之后,传统的思想和写法都被打破了” 8、李白《梦游天姥吟留别》杜甫《登高》比较艺术个性的异同 9、从人物塑造的角度分析《红楼梦》对传统写法的打破 10、比较论述王维和陶渊明诗歌的艺术特色 11、对比林黛玉和薛宝钗的性格特点,试分析二人的悲剧命运 12、以黛钗为例,分析《红楼梦》在人物塑造上的突破 13、王维上水田园诗的艺术特色 14、“女儿是水做的骨肉,见了男子就觉得浊臭逼人”分析贾宝玉的人物形象 15、苏辛词风格 16、怎样评价《红楼梦》后四十回(可以从人物塑造,情节发展,也可从其他方面) 2011年 一。名词解释(一个5分,共50分) 文笔,骈文,《搜神记》,《玉台新咏》(或《世说新语》),传奇,初唐四杰,长短句,三张二陆两潘一左,桐城派,临川四梦 二。简答(6个,一个10分) 1.解释“二雅”“二南”“三传”“五经” 2.《乐章集》《漱玉词》《淮海集》《清真集》《石湖集》的作者是谁,是什么时期的? 3.谈谈对《西厢记》中红娘的认识 4.解释什么是郊寒岛瘦? 5.解释什么是正始之音? 6.为什么说孔尚任的《桃花扇》是“借离合之情,写兴亡之感” 三。论述(2个,一个20分) 1.谈谈对苏轼词风多样的理解 2.《红楼梦》中的诗词等韵语的使用有什么作用? 本文来源:https://www.wddqw.com/doc/11d2c561862458fb770bf78a6529647d2728346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