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自清《背影》课文解析

时间:2022-04-19 07:08:14 阅读: 最新文章 文档下载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下载后的文档,内容与下面显示的完全一致。下载之前请确认下面内容是否您想要的,是否完整无缺。
朱自清《背影》课文解析



我与父亲不相见已二年余了,我最不能忘记的是他的背影。 第一部分:开篇点题,点明“最不能忘记的是他的背影”。

那年冬天,祖母死了,父亲的差使也交卸了,正是祸不单行的日子。我从北京到徐州打算跟着父亲奔丧回家。到徐州见着父亲,看见满院狼藉的东西,又想起祖母,不禁簌簌地流下眼泪。父亲说:“事已如此,不必难过,好在天无绝人之路!”

[段析]交代家境,祖母的去世、父亲的失业、家境的衰败,为下文写“背影”渲染了悲凉的气氛,字里行间流露出淡淡的哀愁。

回家变卖典质,父亲还了亏空;又借钱办了丧事。这些日子,家中光景很是惨淡,一半为了丧事,一半为了父亲赋闲。丧事完毕,父亲要到南京谋事,我也要回北京念书,我们便同行。

[段析]仍是交代惨淡的家境。

第二部分第一层:交代这次分别时的家庭情况,为写“背影”渲染悲凉的气氛。 语言品味

“最”表明“背影”在“我”心中留下了极其深刻的印象,强调的语气很重。 这是“我”第一次流泪,是为家里祸不单行而流下的悲伤之泪。“好在天无绝人之路”这句话可以看出父亲是一个饱经风霜的人,父亲说这句话是为了安慰儿子,是在启发儿子面对困难时不要悲观失望,父亲的心情本来就很难过,却来安慰儿子,这正表现了父亲关爱儿子的深情。

到南京时,有朋友约去游逛,勾留了一日;第二日上午便须渡江到浦口,下午上车北去。父亲因为事忙,本已说定不送我,叫旅馆里一个熟识的茶房陪我同去。他再三嘱咐茶房,甚是仔细。但他终于不放心,怕茶房不妥帖;颇踌躇了一会。其实我那年已二十岁,北京已来往过两三次,是没有什么要紧的了。他踌躇了一会,终于决定还是自己送我去。我再三劝他不必去;他只说:“不要紧,他们去不好!”(①如何理解画线句的含义及其表达的深情?

[段析]通过一系列词语,如“说定”“再三嘱咐”“甚是仔细”“踌躇”等,表现了父亲对儿子精细、周密的考虑和安排。

我们过了江,进了车站。我买票,他忙着照看行李。行李太多了,得向脚夫行些小费才可过去。他便又忙着和他们讲价钱。我那时真是聪明过分,总觉他说话不大漂亮,非自己插嘴不可,但他终于讲定了价钱;就送我上车。他给我拣定了靠车门的一张椅子;我将他给我做的紫毛大衣铺好坐位。他嘱我路上小心,夜里要警醒些,不要受凉。又嘱托茶房好好照应

我。我心里暗笑他的迂;他们只认得钱,托他们只是白托!而且我这样大年纪的人,难道还不能料理自己么?唉,我现在想想,那时真是太聪明了!(②作者为什么认为父亲“迂”?“太聪明”是什么意思?


[段析]通过对父亲的行动、语言的描写,突出了父亲对“我”无微不至的关心和爱护。 第二部分第二层:写父亲送行前对“我”的细心关照,为写“背影”作铺垫。 “终于”一词用语沉重,也微妙地表现出了自以为“聪明过分”的“我”对父亲的啰唆的不满,为后文写“我”的反省埋下伏笔。

“真是太聪明了”,反语,自责,是事后省悟过来的时候,作者责备自己的意思。“太聪明”换句话说就是“一点也不聪明”,因为当时只知道批评父亲的行为而不能够理解父亲的心情。

我说道:“爸爸,你走吧。”他往车外看了看说:“我买几个橘子去。你就在此地,不要走动。”(③如果理解画线句子的含义及表达的深情?)我看那边月台的栅栏外有几个卖东西的等着顾客。走到那边月台,须穿过铁道,须跳下去又爬上去。父亲是一个胖子,走过去自然要费事些。我本来要去的,他不肯,只好让他去。我看见他戴着黑布小帽,穿着黑布大马褂,深青布棉袍,蹒跚地走到铁道边,慢慢探身下去,尚不大难。可是他穿过铁道,要爬上那边月台,就不容易了。他用两手攀着上面,两脚再向上缩;他肥胖的身子向左微倾显出努力的样子,这时我看见他的背影,我的泪很快地流下来了。我赶紧拭干了泪。怕他看见,也怕别人看见。我再向外看时,他已抱了朱红的橘子往回走了。过铁道时,他先将橘子散放在地上,自己慢慢爬下,再抱起橘子走。到这边时,我赶紧去搀他。他和我走到车上,将橘子一股脑儿放在我的皮大衣上。于是扑扑衣上的泥土,心里很轻松似的。过一会说:“我走了,到那边来信!”我望着他走出去。他走了几步,回头看见我,说:“进去吧,里边没人。等他的背影混入来来往往的人里,再找不着了,我便进来坐下,我的眼泪又来了。(④父亲过铁道买橘子的过程中,哪些词句最富于表现力?为什么?

这句话抓住父亲的“胖”这个特点,为下文写父亲买橘子的困难作了铺垫。

第二次流泪,流的是感动之泪,儿子清楚地看到了父亲竟为自己做着力不从心的事时,终于完全理解了父亲对自己的关爱,以至流下泪来。

“我赶紧拭干了泪”的原因有二:一是怕父亲看见自己流泪而伤心;二是怕被别人看见而感到难为情。

[段析]本自然段细致地描绘了父亲为儿子买橘子的全过程,着重刻画了买橘子时父亲的“背影”,抒发了父爱子、子怜父的真挚感情。

第二部分第三层:描写父亲爬过铁道去买橘子时的“背影”,表现了父亲对儿子深切的挚爱。

第二部分:追述车站离别的情景,表现了父子之间真挚的感情,令人感动。

近几年来,父亲和我都是东奔西走,家中光景是一日不如一日。他少年出外谋生,独立支持,做了许多大事。哪知老境却如此颓唐!他触目伤怀,自然情不能自己。情郁于中,自然要发之于外;家庭琐屑便往往触他之怒。他待我渐渐不同往日。但最近两年的不见,他终于忘却我的不好,只是惦记着我,惦记着我的儿子。我北来后,他写了一信给我,信中说道:


“我身体平安,惟膀子疼痛厉害,举箸提笔,诸多不便,大约大去之期不远矣。”我读到此处,在晶莹的泪光中,又看见那肥胖的、青布棉袍黑布马褂的背影。唉!我不知何时再能与他相见!(⑤文章结尾再现背影,有何艺术效果?

[段析]本自然段是“背影”描写的深化。它和开头的气氛、感情基调相呼应,映出父亲生活道路的坎坷。父亲晚年境况不好,能像过去那样为儿子奔波操劳,但他那颗疼爱、关心儿子的心却没有变。 儿子在晶莹的泪光中,又看到了脑海中父亲的背影。这个背影并不单单是父亲往日背影的再现,而且还包含了父亲老年的影子。这个背影,寄托了儿子对父亲深深的思念,揭示了文章的主旨。

第三部分:照应开头,写别后对父亲的思念。

“一日不如一日”“老境却如此颓唐”,笼罩着一丝淡淡的哀愁。 第三次流泪,依然是感动之泪,兼有惜别之泪。

“我不知何时再能与他相见”,抒发了对父亲深切的思念之情。 答案速查

①“不要紧,他们去不好!”父亲爱子心切,唯恐茶房对儿子照顾不周,只有自己去才放心。这句话饱含父亲对儿子无微不至的关怀和真挚的爱。 ②从年龄讲,作者那时已经成年,而且在外读书乘车也已经有了许多次的经验,因此作者认为父亲的做法很可笑。把事情托付给伙计、茶房则更是没有必要,在作者看来他们是只管收钱的。 “唉”的一声叹息则使整个语句向着相反的情感趋向发展,作者开始认为自己要比父亲聪明,因为他“看出了”茶房收钱而不管事,“知道了”自己这个年龄并不需要如此照顾。“太聪明”就是聪明过分,就是不聪明。 ③父亲对儿子的关心体贴十分周到,生怕儿子在车上口渴,不顾自己年老体弱、步履艰难,不辞劳苦地亲自穿越铁路,爬上月台,为儿子买橘子,同时还担心儿子的安全,这是何等的关怀和体贴! ④写背影的词句最富于表现力。 先写看见父亲的服装,勾画了一个大体的外貌。写他平地走路,就用了“蹒跚”,可见步履的不便。从月台下去,只写了“慢慢探身下去”,用“探”字动作写得很准确。最精彩的一笔是写他怎样爬上去。两手的动作用一个“攀”字,那高度显示了攀得吃力;两脚的动作用一个“缩”字,把怎样爬法写得更细致了;又点出他爬的困难,“他肥胖的身子向左微倾,显出努力的样子”,这一动作描写,细腻而简练,给人一个动态的过程,调动读者的想象力去丰富这种形象,令人物形象栩栩如生。 ⑤文章结尾作者再次运用联想的手法再现父亲的背影,使人产生了极其强烈的审美感动和联想,也给读者留下了深刻的印象。理学家认为,艺术象不是对感情材料的机械复制,而是对现实美的一种创造性的、敏锐的把握。“背影”蕴涵了丰富的感情。透过背影,我们不但看到了父亲对儿子的爱,同时也看到了儿子对父亲的感激之情、儿子对父亲的眷恋与想念。应该说,“背影”是感情的浓缩与展现,是作者在对生活观察与体验的基础上进行的对美的创造。




本文来源:https://www.wddqw.com/doc/13298f6cbb1aa8114431b90d6c85ec3a86c28b0c.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