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八岁出门远行》的象征与叙事 读余华的《十八岁出门远行》,感觉始终朦胧模糊。在路上,不可名状的种种情形围绕着“我”。在天行将暗下来的时候,茫然的恐惧缠绕着“我”。这种氛围的形成得益于小说中“旅店”的反复强化和小说单一的叙述视角。 一、小说开头将“我”置于一条马路上,没有告诉读者“我”从哪里来,也没有告诉读者“我”将到哪里去?只有一句话——“我在这条路上走了整整一天”——很强烈地触动着读者的心弦:“整整一天”给“我”带来怎样的影响?“我”为什么要走“整整一天”?这是怎么样的环境?处在荒原吗?这是读者在最初接触文本以后,急于想知道的结果。但是作者并没有解答疑问的打算。 接着,事件的模糊性被一步步地强化,作品中出现的所有的人“都不知道前面是何处,前面是否有旅馆”。他们所知道的都是“你走过去看吧”。试问我们生活中的人能不问结果而走过去吗,这可不是我们应该有的生活态度。天都快黑了,可“我”还是处在对前途的一片茫然当中。 而后,“我觉得自己应该为旅店操心”了。从第一次出现“我还没走进一家旅店”,到操心“旅店”,“旅店”在我行程中的重要性被越来越突出出来。它作为一个兴奋点从头至尾诱惑着读者:“旅店”在哪里?“旅店”仅仅是“旅店”吗?从头到尾读下来,“旅店”应该是小说得以存在、得以吸引读者的一个理由。 我就在汽车后面拼命地追了一阵,我这样做只是为了高兴,因为那时我还没有为旅店操心。 但那时仅仅只是想搭车,那时我还没为旅店操心。 现在我真想搭车,因为黄昏就要来了,可旅店还在它妈肚子里。 那高处总在诱惑我,诱惑我没命奔上去看旅店,可每次都只看到另一个高处。 这一次我看到了,看到的不是旅店而是汽车。 我现在需要旅店,旅店没有就需要汽车,汽车就在眼前。 眼下我又想起什么旅店来了。……旅店就这样重又来到了我脑中,并且逐渐膨胀,不一会儿便把我的脑袋塞满了。那时我的脑袋没有了,脑袋的地方长出了一个旅店。 我在想着旅店和旅店。 我很高兴地迎了上去,问:“附近有旅店吗?” 本文来源:https://www.wddqw.com/doc/133fd545590216fc700abb68a98271fe900eaf6f.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