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八岁出门远行》教案 一、导入 作家曹文轩曾说过这么一句话“人有克制不住的离家的欲望”,确实,外面的世界很精彩,它不断地诱惑着人们。我想,这样精彩的世界对于在座各位来讲,也有着强大的吸引力吧。我相信有一天你们也会背上行囊踏上属于自己的旅程。 在我们开始自己的旅程之前,我们先共同走进余华给我们带来的一段特殊的旅程——十八岁出门远行 二、走进“十八岁的旅程” 1、 文中的主人公“我”是一位刚刚年满十八的少年(紧扣文中对胡须的描绘体会语言的生动性),面临着人生中的第一次独自远行,他的内心经过了怎样的变化呢? 提示:(1)兴奋、高兴——初出家门时觉得一切都是美好的 (2)迷茫——马路的起伏 (3)着急——我没有料到拦车不成功带来的危害,反而觉得很有意思无所谓,而第二次我感觉到了现实的严峻开始逼迫自己 (4)愤怒——社会出乎意料的残酷,设想的美好与实际社会中存在的暴力、欺骗、背叛构成强烈的反差。 看似出人意料的事件,其实如果回顾“我”的全部遭遇,现实有没有提前的警告? ——问路、拦车时人们对我冷漠的反应都是生活对我的小提示,但是初出家门社会经验不足的我没有能够从人们对我的敷衍和冷漠中注意到现实社会潜在的危险,更没有能够开始总结人生的经验,所以与社会的提醒擦肩而过。 ➢ 每一次经历都是财富,要善于体味思考总结(ppt) 2、如果你是小说中的“我”,被突如其来的残酷现实冲击地遍体鳞伤,你会怎样总结自己的人生经验或者你会怎样做? 学生回答预测:放弃远行回家 从此改变对现实的态度 依然坚持自己的做法 …… 3、十八岁的“我”做出了怎样的选择? 提示:坚持,没有放弃 三、感悟“十八岁的旅程” 1、当“我”遍体鳞伤躲在一个四面透风的驾驶室里,周围漆黑一片狂风呼啸,我怎么能感到心窝是暖和? 提示:“我”发现了旅店 2、品味“旅店” 提示:“旅店”是一种象征,是人生前进路上寻找安慰的暂时休息的港湾;是人生遇到挫折时的精神避难所;一段人生之路的终点同时也是一段人生之路的起点…… 3、 品味此时的“我” 提示:此时的“我”——经历了现实社会残酷的我,体会到理想与现实冲突的我,能够在是非面前做出正确选择并坚持下去的我,发现自己内心深处精神力量的我毫无疑问和初出家门时的“我”不同了,这个不同我们用一个词概括就叫做“成长”,那么在“我”的成长中哪些东西是珍贵的? 提示:经历、坚持、发现。 ——只有经历能够帮助我们褪去稚嫩的外壳,只有坚持和发现能让我们羽化成蝶逐步成长。 3、探究荒诞的情节 司机被抢一点不着急却还慢慢散步 路人没有一个人知道前面有没有旅馆,且每个人的回答都完全相同 司机拉着自己的苹果却没有目的地 一路上都没有一个人,而那些村民好像冒出来一般,也不见司机与村民联系 教师引导:我们确实很难用生活经验进行解释,如果我们纠缠于现实生活的可能性,那么一定是徒劳的,因为作家承认很多情节的设置违背了我们日常的生活经验,充满了荒诞色彩,他自己说——在一九八六年底写完《十八岁出门远行》后,我感到这篇小说十分真实,同时我也意识到其形式的虚伪。换句话讲,作家并非不了解这部作品的虚伪甚至荒诞而是在刻意的通过这种笔法去更好表达某种真实。 4、作者简介(ppt) 5、了解了西方现代主义文学以及对余华的影响我们再来看小说中荒诞的情节你能否理解其背后的真实性在那里?——(学生讨论) 提示:“我”与抢劫者和司机的冲突,代表了“我”和成人世界的冲突,更是“我”与外部世界的冲突。真实地反映了“我”从十八岁的视角看待现实社会的种种偏差以及对现实的困惑。 四、成长感言 虽然我们同学都还不到十八岁,但它正悄悄地向你们走来,请结合余华在这篇作品中给你的启示,给你给将要到来的十八岁说一句感言。 学生自由回答。 教师补充总结 只有真切的经历能够帮助我们褪去稚嫩的外壳。只有坚持和发现能让我们羽化成蝶。同学们都在成长,希望大家在成长过程中不要忘记《十八岁出门远行》不要忘记其中的“我”的成长历程。 五、布置作业 写下300字的阅读感悟(随笔本) 本文来源:https://www.wddqw.com/doc/cc8e10aadd3383c4bb4cd2f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