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中国民族关系的类型划分 马戎 【期刊名称】《社会》 【年(卷),期】2008(028)001 【摘 要】由于历史发展过程中的种种原因,一国内部各种族、族群之间在文化传统、与中央政府的历史联系各不相同,在社会经济水平和能力方面发展不均衡,各族成员在获得资源和个体发展条件机会方面存在差距,族群间的这些重要差异不应忽视.因此各国政府需要根据实事求是的精神,尊重历史与现实国情,为本国不同群体设计不同的政策.中国历代王朝在这方面有许多成功经验.新中国成立后,政府在民族政策的许多方面采取"一刀切"的思路与做法,强调国情但忽视了族情.这些政策已执行了半个多世纪,其实践效果需要检验.本文回顾了民族史研究文献对民族的分类,讨论了中国各族群之间的差异,通过人口变量、族际通婚、文化变量、与中央政权关系、境外同族是否建立独立国家这5个因素对中国的55个族群进行初步分类,对各类群体的特点进行归纳分析,希望以此推动我国民族理论和有关政策的反思. 【总页数】23页(P1-23) 【作 者】马戎 【作者单位】北京大学社会学系,北京大学社会学人类学研究所 【正文语种】中 文 【中图分类】D6 【相关文献】 1.论我国行政诉讼第三人类型划分的完善——对德国行政诉讼第三人类型划分的借鉴 [J], 逯慧 2.中国城市贫困类型的划分与识别——兼评《中国城市中的三种贫困类型》 [J], 李博 3.关于中国土壤侵蚀类型与侵蚀类型区的划分 [J], 解明曙;庞薇 4.晋西北黄土丘陵立地区立地类型的划分——山西省立地类型划分与造林模式研究(Ⅲ) [J], 梁守伦;邝立刚;雍鹏;王国祥 5.山西中南部盆地立地区立地类型的划分——山西立地类型划分与造林模式研究(Ⅸ) [J], 雍鹏;邝立刚;梁守伦;王国祥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本文来源:https://www.wddqw.com/doc/1526631ade36a32d7375a417866fb84ae45cc38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