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唯物史观”下的历史高考备考策略 ——以跨学科的横向整合为径 作者:双学锋 来源:《中学历史教学》 2017年第5期 教育部公布的2017年高考考试大纲对比2016年的考试大纲,历史学科考核目标与要求发生了变化。2016年考纲表述为“注重考查在科学历史观指导下运用学科思维和学科方法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2017年考纲表述变化为“注重考查在唯物史观指导下运用学科思维和学科方法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顶层设计的变化直接影响一线教师的高考备考。面对这一变局,我们首先需要厘清两个问题。 第一个问题,高中历史涉及的史观除了唯物史观以外,主要还有全球史观、文明史观、现代化史观、社会史观等。在高考考试大纲变化的背景之下,这些史观应该如何处理,需不需要在历史教学中淡化? 早在20 1 7年考试大纲发布之前,华南师范大学黄牧航教授在分析“十年高考命题改革的趋势”时认为, “高考史学观念考查的变革趋势是从‘革命史观’到‘现代化史观’,现代化史观的试题不会再增多,但可以利用现代化史观的分析方法来解题。” 笔者认同黄教授的看法,认为对于其他史观,在高三历史教学过程中无需刻意淡化,可以作为唯物史观的补充。理由有两点:-是2016年的考试大纲强调的是“在科学历史观指导下”,2017年新考试大纲改为“在唯物史观指导T”,考试大纲的变化旨在突出唯物史观的地位,并未对科学的历史观进行否定;二是教育部一般是按照惯例提前三年告知高考内容的变化,2016年下半年颁布的新考试大纲不会对2014-2016年教师的教学内容进行回溯式的否定。 第二个问题是关于唯物史观。加强唯物史观在高中历史教学中的渗透是毫无疑问的,问题是通过什么样的方法与途径来加强学生对唯物史观的理解。 笔者认为主要有两种途径:一是专题课的练习与训练;二是常规课的思维渗透。 提高这两种途径唯物史观教学渗透有效性的方法是与政治学科进行跨学科的知识横向整合。唯物史观是政治学科高考的重要考点,政治学科人民版教材必修4《生活与哲学》第四单元《认识社会与价值选择》的第十一课《寻觅社会的真谛》,主题就是唯物史观。相较而言,政治学科的学习要求偏重于掌握唯物史观的理论和解释,历史学科的学习要求则重点在掌握唯物史观的理解与运用。两门学科知识互补,能够相互促进,因此跨学科的横向整合十分必要。 第—种途径专题课的练习与训练在跨学科知识横向整合的背景之下可以如此设计:课程内容分为“理论框架”、“史实论证”和“学以致用”三个部分。 第一部分“理论框架”,要求学生掌握唯物史观的理论,知识体系来源于政治学科(表1),在政治课堂内完成; 第二部分“创设.隋境”,要求学生运用历史史实对唯物史观的具体内容进行论证; 第三部分‘学以致用”,训练学生将唯物史观的思维应用于解题。下面以—堂专题课的片段为例。 一、理论框架 社会存在和社会意识的辩证关系: 1.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 2.社会意识具有相对的独立性,对社会存在具有能动的反作用。 二、情境创设 请用中国近代史的相关史实论证社会存在和社会意识的辩证关系。 史实论证:随着中国近代自然经济逐步解体,民族资本主义经济产生和发展,民族资产阶级出现,力量逐渐发展壮大。他们一方面继承和发展了明末清初黄宗羲等人的反君主专制、求民主的思想;另一方面接受和学习了西方的民主、自由、平等、革命等思想,形成了中国民族资产阶级的指导思想——维新思想和三民主义。维新思想推动了戊戌变法,三民主义指导了辛亥革命,这些实践活动推动了中国的政治近代化进程,一定程度上促进了民族资本主义经济的进—步发展。 三、学以致用 真题训练[:宋代东南沿海地区出现了一些民间崇拜,如后来被视为海上保护神的妈祖、被视为妇幼保护神的临水夫人等,这些崇拜得到朝廷认可,后世影响不断扩大。这反映出 A.朝廷不断鼓励海洋开发 B.女心地位逐渐得到提高 C.东南沿海经济社会影响力上升 D.统治思想与民众观念趋向—致 【答案】C 【解析】考纲:古代中国的经济,商业的发展。材料反映了东南沿海地区的民间崇拜得到了政府认可。实质上是随着东南沿海地区的经济发展,其社会影响力提升的结果,本题正确答案为C项。A项“朝廷不断鼓励海洋开发”和B项“女性地位逐渐得到提高”在材料中的依据不充分,选之以偏概全;D项“统治思想与民众观念趋向一致”说法错误,朝廷只是认可这些崇拜,不能说明思想一致。ABD项是思想、文化范畴。不符合“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的理论。 这样的专题课设计让学生从理论、解释、理解和运用几个维度把握唯物史观,一方面加深了对唯物史观的认识,另一方面锻炼了运用唯物史观思维解题的能力,能够取得比较好的教学效果。 唯物史观教学的第二种途径常规课的思维渗透,功在平时,原则是培养学生唯物史观优先的思维方式。下面以—堂常规复习课的片段为例。 高三历史第二轮复习《世界古代史》部分的习题练习:首先向学生呈现材料[,然后创设情境。 情境创设1:从历史高考全国卷41题题型的角度分析材料,概括观点,并用史实论证观点(要求优先考虑唯物史观)。 观点:法治是社会发展到一定阶段的产物(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 论证:公元前356年,秦国商鞅变法。变法在经济上是战国时期生产力发展的产物;在政治上符合加强中央集权的需要,顺应了国家由分裂到统一的趋势。 公元前451年,罗马制定了《十二铜表法》。《十二铜表法》的出现是经济发展,保护私人财产的需要;政治上是平民与贵族的矛盾对峙的产物。 结论: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以上中、西方的史实说明了法治是社会发展到一定阶段的产物,是同时期经济、政治发展在意识领域的反映。 情境创设2:从历史高考全国卷40题题型的角度分析材料,依据材料设置问题(要求优先考虑唯物史观)。 问题:概括古代中国与古代罗马各个时期的历史特征,选择一个时期,分析其特征出现的时代背景(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 这样的常规课设计能够加深学生对唯物史观的理解与运用,培养学生将唯物史观视为解题第一选择的思维习惯。同时从出题人视角把握与分析材料,能够拓展历史视野,提高学生的历史素养。 以上是笔者作为一名高三一线教师应对高考考试大纲变化做出的一些思考与探索,多是实践的总结,希望能够给同行们提供—些启示。 高考考试大纲变化一个字,牵动的却是千千万万颗心。曾经有过这样一个比喻——高考就像是断了线的风筝在天上飞呀飞,我们一线的教师们则在地上追呀追,永远都在不断地靠近,但永远也追不到。这个过程很累,也很乏味,但我们朝着高考每接近一点点,我们的学生们的命运就有可能发生改变,所以我们一直在坚持,既为了肩负家庭与社会给予我们的责任与期望,也为了我们坚守的那份教育的理想。愿与所有—线的教师们共勉! 本文来源:https://www.wddqw.com/doc/15f7dad5935f804d2b160b4e767f5acfa0c7836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