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明与野蛮”话题作文

时间:2022-09-06 07:01:41 阅读: 最新文章 文档下载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下载后的文档,内容与下面显示的完全一致。下载之前请确认下面内容是否您想要的,是否完整无缺。
话题“文明与野蛮”作文导写与示例

作文题目:

“文明”是具有较高文化的状态,“野蛮”是指蛮横残暴的行为或不文明的状态。“文明与野蛮”既可以指人的具体行为的特点,也可以指人类历史、社会的特点。

请以“文明与野蛮”为话题,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标题自拟,文体自选(除诗歌外),所写内容必须在话题范围之内。

写作导引:

“文明与野蛮”是一个关系话题,首先要弄清楚其“关系”。关系话题,其关系不一而足:或为对立统一关系,如“自由与纪律”,两者相互依存、相辅相成、和谐统一;或为是非取舍关系,如“真理与谬误”,有是非、对错,须取舍、选择;或为并列共存关系,如“相信自己与听取别人的意见”,两者并行不悖;或为条件与结果的关系,如“和谐与美”,和谐产生美,“和谐”是条件,“美”是结果„„“文明与野蛮”应该是矛盾、对立的关系。 文明与科学、进步相关,野蛮与愚昧、落后相关。人类社会进步、发展的过程,就是摆脱野蛮、走向文明的过程。立意角度很多,诸如:文明促进发展,野蛮阻碍进步;文明必将战胜野蛮,文明必将取代野蛮;崇尚文明,摈弃野蛮;传播文明,驱除野蛮;继承文明成果,促进文明发展;让文明的阳光驱散野蛮的黑暗;文明与野蛮是相对的而不是绝对的,文明应该与时俱进;有无礼仪,是文明与野蛮的分水岭;中华文明的本质就是追求人类生存世界的和谐。也可以针砭文明社会的野蛮现象,贬斥文明外衣下的野蛮行径„„

有的同学错误理解了“文明与野蛮”的关系,导致立意错误、偏颇。诸如:野蛮是文明之母;野蛮创造了文明;野蛮促进了文明的发展;野蛮是文明的养分;野蛮孕育文明;野蛮与文明相伴相生,密不可分;文明离不开野蛮;文明与野蛮互相转化;野蛮之后是文明;野蛮也是一种美丽;文明与野蛮对立统一,共同促进社会发展;要用野蛮的方式去对付野蛮;野蛮能保护文明;没有野蛮就显不出文明„„凡是赞美、歌颂“野蛮”的文章,立意都是有问题的。

也有的文章立意看似辨证,但看不出作者肯定什么、反对什么,态度不鲜明,如:文明的人有野蛮的一面,野蛮的人有文明的一面;文明的人会做野蛮的事,野蛮的人会做文明的事„„

素材积累:

1.有一天两个强盗进了圆明园。一个强盗洗劫,另一个强盗放火。似乎得胜之后,便可以动手行窃了。对圆明园进行了大规模的窃掠,赃物由两个胜利者均分。我们所有大教堂的财宝加在一起,也许还抵不上东方这座了不起的富丽堂皇的博物馆。那儿不仅仅有艺术品,还有大堆的金银制品。丰功伟绩!收获巨大!两个胜利者,一个塞满了腰包,另一个装满了箱箧。他们手挽手,笑嘻嘻地回到欧洲。这就是两个强盗的故事。我们欧洲人是文明人,中国人在我们眼中是野蛮人。这就是文明对野蛮所干的事。将受历史制裁的这两个强盗,一个叫法兰西,另一个叫英吉利。(雨果《文明与野蛮》

2.文明是人类对无知世界的认识,对已知世界的超越。文明是人类借助科学、技术等手段创造生存环境;通过法律、道德、民主政治等制度来协调人际、群体关系;借助宗教情怀和艺术表达等形式来调节自身情感,最大限度地满足人类精神追求的基本需要、并达到实现全面、多样性发展的过程。文明涉及人与人、人与社会、人与自然的关系。文明的表现有多种不同的形态。



1




野蛮中挺立起文明的风骨



翻开历史,看到的是你们在生活浊流中那释然旷达的笑;静静品味你们留下的文化篇章,深切地感受到抗击野蛮势力的文明力量是多么难能可贵。

那该是多久远的一片竹林,你与友人饮酒对诗,流连其中。那该是一股多么久远的文明之风,在自然中沉醉,你赤膊打铁,朋友在旁帮你拉风箱。然而,那文明的风华后正有着野蛮的猛虎在偷偷窥视。你不肯同流合污的傲骨,成为野蛮势力的眼中钉。终于,你被押上刑车,推上刑场。那司马氏在暗中窃笑,他以为野蛮定能欺压文明。但你清明的目光直刺苍穹,你仰天长啸,不卑不从,临终奏响《广陵散》„„白日天高,你——嵇康,向世人显示出文明的风骨。

那又该是多么遥远的王都长安,你正踌躇满志,誓为国家一展鸿图。那又该是多么遥远的一片桃树林了,云都观的桃花千树,你淡然一笑赋诗一首。而你没有料到,不久你就成为“桃花诗案”的主角。你一文弱书生,却要面对野蛮权贵洪水般的攻势。你离开了长安,巴山蜀水凄凉地,二十三年弃置身。你以旷达泰然的态度应对野蛮的攻击,自古逢秋悲寂寥,你言秋日胜春朝。你——刘禹锡,在野蛮的洪流中挺立起文明的脊梁。

那该是多么浓郁的书卷气息,你研墨挥毫,题诗作文;那该是多么凄楚的一场风暴,身为“乌台诗案”的受害者,野蛮的势力将你排挤出王都,身后是小人得志的嘴脸。但是,那赤鼻矶畔的诗文,那水与月的慨叹,表现着你的豪迈与豁达。你纵使被逐出朝廷,却并没有向野蛮弯腰,而在山水之间书写着文明,流传久远„„你——苏轼,在野蛮的浊流中傲然挺立,成就中华文明的动人风景。

翻开历史,感怀着你们存留久远的鲜活的笑容,我终于明白,不屈服于野蛮势力的文明力量,将远载史册,光芒万丈。

简评:

“野蛮中挺立起文明的风骨”,标题巧扣话题,形象生动,耐人寻味。选取嵇康、刘禹锡、苏轼3人的事例,构成3个段落,重章叠唱,突出的表现了“抗击野蛮势力的文明力量是多么难能可贵”的主旨。语言流畅、优美,有文采。

3个事例都是古代的,如果能够选取离我们近一些的事例,文章就更有现实意义。如文化大革命中遭受残酷迫害的张志新,具有为真理而献身的精神和坚贞不屈的崇高品质,“不屈服于野蛮势力的文明力量”。韩瀚赋诗悼念张志新烈士,题为《重量》,诗曰:“把带血的头颅,/放在生命的天平上,/让所有的苟活者,/都失去了——重量。



2




文明与野蛮



“文明”指具有较高文化的状态;“野蛮”指蛮横不文明的状态。人通常有双重性格:文明的与野蛮的。而表现哪一面,则由所处的社会环境决定。

在野蛮的环境中,人通常表现自己野蛮的一面。你也许会说我国古代有那么多身处污淖却不同流合污,出淤泥而不染的豪杰。的确如此,但他们毕竟是极少数,大多数人还是随着社会的风气和身处的社会环境来选择文明与野蛮。在不开化的社会风气中,人们往往暴露自己野蛮的一面。“文革”十年,黑白颠倒,是非不分,社会处于野蛮状态。在这样的环境中,本来很明事理的人也加入了文争武斗的行列;本来在教室中用心读书的学生竟然跳出教室批斗自己的老师。他们在野蛮的大潮中随波而动,收起“不合时宜”的文明,用自己野蛮的一面去迎合社会风气。身处复杂的社会环境,难免身不由己。但更主要的是,也许每个人心中都有被文明环境所禁锢的罪恶之灵。一旦文明社会的规则消失,人便会释放出心中的罪恶。由此可见,一个好的社会环境对于人的教化作用是多么的重要。

在文明的环境中,人们通常展露的是自己文明的一面。这并不是虚伪的表现,而是文明的社会风气对人的感染所致。在从珠海到香港的路上,我们会发现有人在珠海海关插队加塞儿,而到了香港出关时却规规矩矩地排队等候。为什么前后差别如此之大?实际上是不同的社会环境和风气使人们自觉地展示着自己性格中的文明与野蛮。身处文明环境之中的人,受到文明风气的影响、规则的限制甚至法律的约束,心中那个称作野蛮的魔鬼被这些规则绊住了手脚,退到了心底的角落。于是人们收起野蛮的一面,展示出的就是天使般的面孔。文明的社会环境会教化人,影响人的行为,它让人小心翼翼地藏好自己的野蛮,让文明成为自己的名片。

每个人都是天使与魔鬼的结合体。文明的天使面孔会在文明的社会风气中展现;野蛮的魔鬼嘴脸在野蛮的社会环境中暴露。而创设良好的社会氛围,又需要每个人克制自己的野蛮之举,展现自己的文明,只有这样才能创建美好和谐的生活。

评:

作者化大为小,从环境的角度谈文明与野蛮的话题,这是很聪明的做法。有人说,人一半是天使一半是魔鬼。近墨者黑,近朱者赤。“在野蛮的环境中,人通常展露自己野蛮的一面。“在文明的环境中,人们通常表现的是自己文明的一面。”文章从两个方面展开论证,较为充实。结尾深化主旨——“创设良好的社会氛围,又需要每个人克制自己的野蛮之举,展现自己的文明,只有这样才能创建美好和谐的生活”

此文强调了文明环境的重要。文明的环境从何而来?要靠大家共同努力。文章可以这样修改:第二、三两段简洁一些,然后补写一段文字,论述“创造良好的社会环境人人有责”“出淤泥而不染”,不同流合污而独善其身,这固然值得赞美,但“使墨者赤”更为积极,更有利于建设文明和谐的社会。这样文章内容更充实,更有现实意义。



3


本文来源:https://www.wddqw.com/doc/16750e2e7375a417866f8f4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