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区发展视野下的治理的优势和不足

时间:2022-04-01 06:22:12 阅读: 最新文章 文档下载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下载后的文档,内容与下面显示的完全一致。下载之前请确认下面内容是否您想要的,是否完整无缺。
区发展分野下治理的优势与不足







论及社区发展的治理,首先我们必须回溯定义社区这个概念,在这方面,内外已有广泛的研究和定义。“社区”或者说“共同体”“公社”(community) 词最早见于德国社会学家腾尼斯所著的《社区与社会》1887,指的是一种基于自然关系而自发形成的社会群体,它由同质性的人口组成,强调成员间唇齿相依的感情(江涛,2007)



第一次世界大战以后的20 世纪20 年代,美国的社会学家把滕尼斯的“Ge meinschaft”译为英文的“CommunityCommunity”也很快成为美国社会学主要概念。英文“Community”一词源于拉丁语“communitas,有“共同性”“联合”或“社会生活”等意思(吴慧丽、韩洪涛,2012《新社会学词典》解释:“社区一词是指称人们的集体,这些人占有一个地理区域,共同从事经济活动和政治活动,基本上形成一个具有某些共同价值标准和相互从属的心情的自治的社会单位。”日本社会学家富永健认为社区是一个相对独立的地区性社会,其成员共同拥有一个地域环境,他们的主要社会活动或者生活方式基本上属于同一类型,并通过与其他社会成员的经常互动来满足他们的需要(张敦福,2006



现今社区的定义已不局限于此,这一概念自腾尼斯提出到现在,不同的学者从各自的角度下了不同的定义,其内涵与外延都有着很大的弹性,至今没有取得学者一致认同的定义。但概括说来主要有以下几个要素:一定数量的人口;一定的地域;一整套相对完善的生活服务设施;居民对自己所属的社区产生了认同。从社区的构成要素来理解和促进社区的发展是题中之义。上海一些社区,如卢湾区经过多年的经验,初步摸索出了一套社区建设发展指标。指标体系共分十大类,即一级指标社区环境社区服务社区秩序社区教育社区组织社区风尚社区文化生活质量社区共建社区人口。在每一大类,即一级指标下又分二级指标项。在每个二级指标下又分出项三级指标。指标体系为每个三级指标都分别确定了分值、



准、实测方法和指标类型。然而,以何种形式治理社区促进社区的发展以及不同治理下的优势与不足的对比成为当前的社区治理研究热点之一。



治理(governance)理论于20世纪90年代兴起,罗西瑙(J.N.Roensou)作为治理理论的创始人之一,将治理定义为“一系列活动领域里的管理机制,它们虽未得到正式授权,却能有效发挥作用。“治理指的是一种由共同的目标支持的活动,这些管理活动的主体未必是政府,也无须依靠国家的强制力量来实现。治理具有四个特征:“治理不是一整套规则,也不是一种活动,而是一个过程;治理过程的基础不是控制,而是协调;治理既涉及公共部门,也包括私人部门;治理不是一种正式的制度,而是持续的互动。尽管如此,治理也有局限性,例如,治理无法替代政府之作用,也不能代替市场配置资源,因此在资源的配置中也可能出现治理失效。比较突出的有以下三点:一、政府基层组织不堪重负。 方面降低了治理效能另一方面使社区其他组织的职能错位和扭曲。二、由于存在多个治理主体,权责界限较为模糊,导致可能在出现问题的时候,没有一方承担


责任的局面。3. 多元社区治理主体的非理性博弈严重影响了社区治理的整体效(史云贵,2013)

为弥补缺陷,有学者在“治理”概念的基础上提出了“善治”good governance概念。俞可平认为,“善治就是使公共利益最大化的社会管理过程。是政府与公民对公共生活的合作管理,是政治国家与公民社会的一种新颖关系,是两者的最佳状态”,他还认为善治具有“合法性”“透明性”“责任性”“法治”“回应”“有效性”这六个要素。善治实质上体现为政府与公民之间的伙伴关系,需要公民精神以及对权威的自觉认同,没有一个健全的公民社会,就不可能有真正的善治产生



当前的社区治理,并未达到“善治”的要求,因此存在着社区治理模式创新的巨大空间。在社区发展视角下的社会管理中,治理理论即使存在着诸多鲜明的优势与不足的对比。但我们依然可以看到治理理论实践中所可能凸显的活力与创新。即使面对多元社区治理主体的非理性博弈困境,治理所具有的的探索意义也大可激发社区发展过程中主体的参与意识等积极因素。



【参考文献】 江涛,乡村共同体的衰落——从赣南山区自然村庄的消亡看农村社区的变迁,南

宁:广西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 2007 吴慧丽,韩洪涛,论社会学对共同体概念的解构与分析,洛阳:洛阳理工学院学

( 社会科学)2012

张敦福,现代社会学教程,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6

邓志伟,关于当前中国的杜区发展,南京:江苏社会科学1999 俞可平,治理与善治,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0

史云贵,当前我国城市社区治理的现状-问题与若干思考,上海:上海行政学院学

,2013

董海宁,陈海珍,试论社区层面的社会创新管理,杭州:长江大学学报(社会科

学版),2012




本文来源:https://www.wddqw.com/doc/168f7e0558fb770bf78a55e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