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夏边缘——历史记忆与族群认同》之书评 《华夏边缘: 历史记忆与族群认同》被公认为是一部对中文世界的人类学、民族学和历史学研究都产生了重要影响的著作,为台湾作家王明珂所著。王明珂,1979、1983年先后毕业于台湾师范大学历史系、历史研究所,1992年获得美国哈佛大学东亚系博士学位。现任职于中研院历史语言研究所,曾任教于台湾大学、清华大学等高校。主要从事于中国民族史研究、民族认同、历史与社会记忆、游牧社会及其历史研究。近十年来从事羌族社会文化、历史记忆与族群现象的田野调查。他的《华夏边缘:历史记忆与族群认同》和《羌在汉藏之间:川西羌族的历史人类学研究》两部著作存在着一些内在的联系:以一个古老的华夏边缘——羌族——说明华夏的成长历程。 在本书的序言中,作者提出了一个在普通人眼中不算是问题的问题——究竟什么是中国人。之所以说这是一个不算是问题的问题,是因为对中国人来说,我们一出生便被冠以中国人的社会定位,理所当然的就是全世界人口最多的族群中的一员,这一点从未被怀疑。作为一个中国人,作为一个实实在在的存在,当我看见作者提出的这个问题的时候,禁不住沿着作者的思路开始思考:为什么我们是中国人?我们又是如何成为中国人的?带着这样的疑问,我仔细的研读了这本书。当看完这本书后,我不得不为作者深厚的学识功底以及巧妙的研究角度所折服。因为这本书,我对自己为什么是中国人以及中国人历史、华夏和华夏边缘的形成有了更深一层次的理解。 作为一位研究中国边疆民族史的台湾学者,作者勇敢地颠覆了以往在民族研究中的所谓“典范观点”,引用大量历史、考古和人类学资料,从一个新的角度——族群边缘的形成与历史回忆——来解读华夏(中国人)的本质,说明在特定的资源竞争与分配环境中,华夏边缘如何形成与变迁,华夏如何藉历史记忆与失忆来凝聚、扩张,以及华夏边缘人群如何藉历史记忆与失忆来成为华夏或成为非华夏。 本书一共分为四个部分,第一部分“边缘与内涵”,作者首先介绍了当代社会人类学族群理论,然后说明了记忆与历史对族群认同的影响,最后提出了自己全新的研究角度——民族史的边缘理论。第二部分华夏生态边界的形成,作者以三个地区——青海河湟、鄂尔多斯、西辽河地区为重点,从考古学和历史学的角度,结合出土文献以及考古学资料来说明由于气候变化、资源竞争等原因所导致的人群经济生态的变迁过程——由定居农业向游牧化、武装化的转变。第三部分华夏族群边缘的形成于扩张,作者首先以西周时期周人与戎人的关系的变化,来说明华夏边缘的形成过程。然后以历史上羌人概念的不断西移和吴太伯奔吴的例子来说明华夏西部与南部边缘的漂移与边缘人群华夏化的过程。第四部分华夏边缘的延续与变迁,近代是华夏边缘发生巨大变化的时代。作者首先介绍了由传统华夏帝国到中华民国,以及有华夏到中华民族的近代“华夏边缘”变迁。然后借着一个华夏边缘——北川及其居民——的历史,进一步说明华夏的延续与变迁,以及发生在边缘并造成此边缘的社会微观过程。 与其他民族学、历史学的作品不同,《华夏边缘》有着自身的特点。 首先,结合自己近十年来从事羌族社会文化、历史记忆与族群现象的田野调查研究,作者以羌族为例,不仅指出以往学者对族群界定的局限,而且提出了自己的观点:(一)说羌语的不一定都是羌族;(二)羌族不一定都会(或都愿意)说羌语。当然为了避免过于偏颇,同时作者也指出,语言与族群或民族的密切关系是不能否定的,但是语言分类与族群、民族分类并没有一一对应的关系。 其次,考古学知识、历史文献和理论建构紧密结合,不迷信以往考古学和历史学权威的结论,对考古学成果重新进行解释。《华夏边缘》介绍青海河湟地区游牧社会的形成时,充分的利用了马家窑文化、半山与马厂文化、齐家文化、辛店文化与卡约文化的考古发掘成果,大大地增加了作者推论的可靠。 第三,宏大的历史视野。作者描绘的历史图景从上古到当代,涉及的知识有关历史、考古、人类学、民族学、气候学等。运用的材料有古文献、出土文物以及最新的西方理论成果。将如此多的知识用在一起给人耳目一新,不得叫好。作者的成果也提醒我们把学问的视野关注广一些。 最后,理论的突破。《华夏边缘》由人类生态、历史记忆与族群认同等面向,探讨华夏族群边缘的形成与变迁。作者在提出自己的观点的时候作者总是能找到足够的证据来支持。 不可否认书中存在着一些瑕疵。比如语言不够通俗,一些文学功底较差的人可能会存在阅读上的障碍;对于华夏和华夏边缘的界定不够清楚,读者容易混淆华夏和华夏边缘。我在阅读此书的时候,曾有这样的疑问:以现代人的理解,华夏是指汉人,那么华夏的边缘也是汉人的一部分。以圆圈为例,圆圈内部是属于 本文来源:https://www.wddqw.com/doc/16d45449e45c3b3567ec8bba.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