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语》书评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下载后的文档,内容与下面显示的完全一致。下载之前请确认下面内容是否您想要的,是否完整无缺。
《论语》“述而”篇有:“子曰:’富而可求也,虽执鞭之士,吾亦为之。如不可求,从我所好。‘”夫子的话,用今天的白话文来表达就是,财富如果可以求得的话,就是巿场的守门卒我也做。如果求它不得,那就做我愿意做的事情。 初识此语,可能会给人这样的感觉,原来圣人也是求富心切呀。你看,为了求得财富,他连微不足道的守门卒也去做,只有在财富求之不得的情况下才会去做自己愿意做的事情。至少,与自己愿意去做的事情相比,他更愿意去发财致富。没毛病。可问题是,这是多么有悖于圣人的思想体系和做人法则呀。 夫子最喜欢的学生是谁?不用说,是颜回。 颜回死,夫子大恸:“噫!天丧予!天丧与!”爱之愈切,失之愈痛呀。夫子为什么这么喜欢颜回呢?其原因至少有三:颜回好学,颜回善思,更有甚者,颜回与老师属同道之人。 颜回好学,有“雍也”篇第六章为证:“哀公问:‘弟子孰为好学?’孔子对曰:‘有颜回者好学,不迁怒,不贰过。”还不是一般的好学,在夫子心里,颜回是众弟子中独一无二的那个好学者。证据还是在这一章,夫子紧接着慨叹“不幸命短死矣,今也则亡,未闻好学者也。”(每每读此,我都会暗自发笑:不知道性急的子路、聪明上进的子贡和文彩熠熠的子夏听到老师这话,会作何感想呢?) 颜回善思,我们通过学习《论语》“为政”篇第九章可得而知之。该章原文:“子曰:‘吾与回言终日,不违,如愚。退而省其私,亦足以发,回也不愚。”杨伯峻先生这样翻译:孔子说:“我整天和颜回讲学,他从不提反对意见和疑问,像个蠢人。等他退回去自己研究,却发挥得很好。可见颜回并不愚蠢。”我们是否注意到,在杨先生的翻译中,他在“学”和“发挥”中间,还用了“研究”二字,就是说,颜回每每从夫子处听学归来,都要将其所学进行一番深入的研究,唯此,才得以于“日用动静语默之间皆足以发明夫子之道”(朱子《集注》语)。如果学习者善于运用自己的共情能力,在学习中真正走进古人的学习、生活乃至生命体验当中,不难把玩出颜回的善思在其“学”和“发”中的存在价值和意义。《中庸》讲:“博学之,审问之,慎思之,明辨之,笃行之”,颜回不正是这样的典范吗? 说颜回好思,还有其同学子贡的话为证。《论语》“公冶长”篇有一章,我不妨直接引用杨伯峻先生的翻译吧:夫子问子贡他与颜回谁更优秀。子贡答道:“我么,怎敢和回相比?他啦,听到一件事,可以推演知道十件事;我咧,听到一件事,只能推知两件事。”原文后面还有一句夫子语,因诸家解释有异,按下不提。但就颜回这里的推知能力不正是他善思的同义语吗? 夫子担心弟子只学不思或不学而耽思,便发出“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的警示。那么,得颜回这样的好学善思弟子,夫子怎能不喜欢呢!别忘了,说起夫子为人,夫子本人也这样说自己:“其为人也,发奋忘食,乐以忘忧,不知老之将至云耳。”同好之人,惺惺相惜吧。这还不够,不只同好,颜回与夫子还是同道之人,这才是让夫子将其爱若己生以至在颜回死后恸不欲生的最重要理由。 何以见得呢?恐怕略知《论语》者,都能熟记夫子夸赞颜回的那一章:“贤哉,回也!一箪食,一瓢饮,在陋巷,人不堪其忧,回也不改其乐。贤哉,回也!”这与夫子自言心志的那段何其相似:“饭疏食饮水,曲肱而枕之,乐亦在其中矣。不义而富且贵,于我如浮云。”夫子与颜回,真可谓高山流水。水由山而流出,山因水而生色。你中有我,我中有你。 夫子对弟子子路尤不客气,即是子贡,也是常常直言以对,唯独对小自己三十岁的颜回亲尊有加。听过夫子对颜回说过这样的话吗?“子谓颜渊曰:‘用之则行,舍之则藏,唯我与尔有是夫!’”我每读于此,明明是由眼而内的文字,但总有言犹在耳的感觉,又仿佛能看到夫子那由衷的微笑在眼角眉梢画出的一道道笑纹,可爱极了!那种“唯我与尔独是夫”的感觉啊! 说了这么多夫子喜欢颜回的话,回到篇端,再来说说夫子到底是不是图财富不计为执鞭之士的问题。前面洋洋千余字,似与篇端要旨无关紧要,然我之用心,无非是想通过自己的点滴习得,去窥探和亲近两千余年来众人心目中夫子那昭如日月的光辉形象。篇端之语,聊做切入点吧。是的,夫子直到耳顺之年甚至更晚些时都在求见用。单凭夫子的学识,被上见用也实在不难,就连夫子最不待见、最不用功的弟子宰我,都能在鲁哀公处得以重用,何况夫子自己呢?其实有史料记载,夫子也是做过大夫的人,但终究未久居庙堂。为什么呢?因为夫子是有大志向的人,身处礼废乐崩的春秋时代,他想通过见用,光复他情有独衷的“郁郁乎文哉,吾从周”的大周之礼,进而在当世实现礼乐之治。既然见用不得,道之不行,那就退隐江湖,一面修订六经,一面教授弟子。因此上,便有了《诗》《书》《礼》《乐》《易》《春秋》之皇皇巨作;便有了三千弟子贯天下、七十二贤传后世之伟绩。 大概可以说,六经之学穿通了儒圣人的思想体系,求用以恢复周礼、实现礼乐之治属于圣人的人生理想,传授弟子并通过弟子广大儒学要义是圣人的现实作为。 那么,夫子为什么会说出“富而可求也,虽执鞭之事,吾亦为之”这样的话呢?我们知道,作为语录体的《论语》,每章都是简而又简,况且这一章并非夫子与弟子的对话,实在找不出任何蛛丝马迹以还原其话题背景,我们可不可以做出这样大胆的设想呢? 一、夫子三岁丧父,二十二岁(有说十七岁)丧母。虽然生为士族阶层,但父亲去世后,夫子与其生母不为嫡母所容,不得已离家出走,孤儿寡母相依为命,母亲甚至靠为人家做粗活以维持生计。看着母亲辛苦劳累的样子,孝顺的儿子心里不忍,自学之余,小小年纪便在家乡干起各种低贱的活计,比如放牧牛羊等等。正如夫子在后来告诉学生子贡那样:“吾少也贱,故多能鄙事。”就是说,“我小时候穷苦,所以学会了不少鄙贱的技艺。”史料载,夫子遗传了父亲的基因,长得高大孔武。高大孝敬的儿子,看着母亲憔瘁不堪的样子,说出“富而可求也,虽执鞭之事,吾亦为之”的话,不很正常吗?这里的富,并非大富,只是能让母亲过上稍微轻松一点的日子而已。再说,执鞭之事,用今天的话说,一城管而已,若非凌强欺弱,欺压百姓,仅靠工资又何能致富! 二、夫子一生,在求仕见用的过程中,数起数落,也曾有过厚碌重用的机会。比如刘向的《说苑》中有一篇《孔子见齐景公》的文章,讲的是,孔子谒见齐景公,景公把廪丘这个地方赠给他,以此作为孔子供养之地。孔子却坚辞不受。为什么呢?他是这样对弟子说的,“我只听说,君子应当有功劳而受禄。时下我游说景公,景公并没有采纳我的主张,却赐给我廪丘,他太不了解我了。”(今译)那么,有没有可能,夫子在某一次类似的情况下,便用“富而可求也,虽执鞭之士,吾亦为之。如不可求,从我所好”这样的话,拒绝对方提供的不义而富且贵之位呢?“富而可求也,虽执鞭之士,吾亦为之”之语,只是一种语法上的假设让步,用以加强主句“如不可求,从我所好”的坚定信念。 本文来源:https://www.wddqw.com/doc/206518ada800b52acfc789eb172ded630a1c984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