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诗证史——以张籍的《野老歌》为例

时间:2022-12-13 15:17:16 阅读: 最新文章 文档下载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下载后的文档,内容与下面显示的完全一致。下载之前请确认下面内容是否您想要的,是否完整无缺。
唐诗证史

——以张籍的《野老歌》为例



李铜玉 广州市天河中学(510623





唐朝是诗歌的朝代,诗歌是唐朝的见证,唐诗就是一部唐朝的史诗。唐诗的璀璨是当时政治、经济、文化发展的产物,她以其神奇的艺术魅力,将政治、经济、民族和对外关系等主要信息贯穿于唐文化的主要载体(唐诗)中,留下了一幅幅丰富多彩的社会画面,为后人学习历史、了解历史原貌起了重要作用,也为陈寅恪先生倡导的“以诗证史,以史说诗”的治学方法增添了一道亮丽的风景。

陈寅恪先生指出:“通论吾国史料,大抵私家纂述流于诬妄,而官修之书,其病又在多所讳饰,考史



事本末者,苟能于官书及私著等量齐观,详辨而慎取之,则庶几得其真相,而无诬讳之失矣。[1] P74唐人诗歌,以抒发个人感情为主,虽亦属私著,但诗人笔下的人物、事件、场景,都是他们亲眼所见、亲耳所闻、亲身所历、深切所感,无诬无讳,应是原始的第一手资料。中唐时代,政治黑暗,统治阶级剥削残酷,抒写农民疾苦的题材成为新乐府诗人一个重要的主题。诗歌以形象反映社会实际,特定环境中人、物运动神形兼备,鲜明生动,复制历史现场,可传递多种信息,供人诠释。张籍的《野老歌》(一作《山农词》)就勾画出一幅特色鲜明、生动、具体的生活图画,传递出多种经济信息,拓展了人们思维空间,再现已逝的历史场景,蕴含了丰富的经济史料,直接还原了唐时的经济现场,有利于深刻认识了解当时的经济原相。

“老农家贫在山住,耕种山田三四亩。 苗疏税多不得食,输入官仓化为土。 岁暮锄犁傍空室,呼儿登山收橡实。 西江贾客珠百斛,船中养犬长食肉。

诗人截取一家典型而又普通的农户,集中笔墨描述了他家苦难的生活。前四句为一层意思,开门见山,写老农终年辛劳而不得食。五六句为一层意思,写老农为了活命,不得不领着孩子们上山采橡树籽儿充饥。七八句为一层意思,采用对比手法,描述当时社会的贫富悬殊现象,揭露社会制度的不平等现实。

“老农家贫在山住,耕种山田三四亩”,“山”字两见,强调这是一位山农。深山为农,本有贫困而思逃租之意,但安史乱后的唐王朝处在多事之秋,财政困难,剥削无孔不入,即便逃避深山,也难逃税役。薄田“三四亩”,山地贫瘠收成少。 “苗疏税多不得食,输入官仓化为土”,“苗疏税多”必然产生劳动者“不得食”的不合理现象。老农种地却“不得食”,而官仓里的粮食却多的用不完,因长期积压而腐烂发霉化作“灰土”。这不仅表现出老农被剥夺的痛苦,而且表现出他眼见心血被践踏的痛心。

“岁暮锄犁傍空室,呼儿登山收橡实”,承接上文,铺叙事实。全家人辛苦一年到头,赢得的是“空室”,一无所有,真叫人“何以卒岁”!“呼儿登山”四字又暗示出老农衰老羸弱,不得不叫儿子一齐出动,上山采摘橡树籽儿充饥。“呼儿登山收橡实”,极其富有山居生活气息,使人想到“岁拾橡栗随狙公,天寒日暮深谷里”(杜甫《乾元中寓居同谷县作歌七首》)的名句,没有生活体验或对生活的深入观察,难以写出。

“西江贾客珠百斛,船中养犬长食肉”,老农之事,叙犹未已,结尾两句却笔锋一转,牵入一“西江贾客”。老农种田还要吃“橡实”,而“西江贾客珠百斛”姑且不说,就连他们养的狗却“长食肉”,这是多么经典而又深刻的嘲讽啊!

张籍以精练的语言,复制了历史现场,56字传递了多种信息:第一,繁重的赋役逼得农民逃亡。老农住在西江边的深山里,西江是珠江干流,沿岸地区唐时分属岭南道的封州、康州、端州,那一带地广



人稀,即使在最繁荣的天宝年间,那里每平方公里平均也不到5人。[2] P213老农不住在离城乡较近,生产、生活都比较方便的地方,而选择深山,无非是深山人迹罕至,容易躲避赋役,表明繁重赋役逼得贫苦农民无以为生,只有逃亡勉强活命,“任是深山更深处,也应无计避征徭”(唐·杜荀鹤《山中寡妇》


第二,土地兼并的剧烈。史载“开元、天宝之中,耕者益力,四海之内,高山绝壑,耒耜亦满。[3]老农在西江沿岸深山耕种山田,表明平地、丘陵已垦殖殆尽。岭南地方大,人口少,可见土地兼并同样剧烈。《野老歌》便是对“高山绝壑,耒耜亦满”的具体阐释。第三,贫苦农民陷入绝境。老农耕种“三四亩”山田,且不说“苗疏”收成不会好,现参照唐代西南地区行复种制地区的粮食产量平均每亩3石计,[4] 4亩山田所收不过12石,就是不纳税,全部作口粮也不够5口之家一年食用;而现在又要全部“输入官仓”这就不是岁暮才无粮,一年四季都面临着饥饿的威胁,求生的路多么难寻。第四,社会风尚侈糜。张籍(约767—约830)生当中唐之世,政治腐败,社会黑暗,一方面广大民众赤贫,陷入绝境,另一方面物质财富集中在少数人手里,他们尽情享受,追求物欲,无所不用其极。吕思勉先生指出:“世愈乱,奢侈



愈甚。盖乱世四海困穷,自有乘机幸获者,奢侈之甚,由贫富之不均,非由物力之丰足也。[5]P856 农靠拾橡子求生,珠宝商以肉饲犬取乐。仅此一斑,足窥社会风气之全貌。梁启超云:“善为史者,偏能



于非事实中觅出事实。[6]P157 他举小说为例,诗歌同样适用。

张籍的《野老歌》通过山农与官府、商人的对比,切中了田租苛重、“贾重农伤”的时弊,意蕴丰赡,传递出唐朝的多种经济信息,胜过千言万语,对研究经济史具有特殊意义。



[参考文献]

[1]陈寅恪:《金明馆丛稿二编·顺宗实录与玄怪录》,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0年。 [2]翁俊雄:《唐朝鼎盛时期政区与人口》,北京:首都师范大学出版社,1995年。 [3](清)董浩等编:《全唐文》卷380 元结《问进士·第三》,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90年。 [4]翁俊雄:《唐朝鼎盛时期政区与人口》《唐天宝年间西南地区农民生活初探》 [5]吕思勉:《隋唐五代史》下,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59年。 [6]梁启超:《梁启超史学论著四种·中国历史研究法》,长沙:岳麓书社,1985年。

发表在《中学历史教学》2013年第9期上






本文来源:https://www.wddqw.com/doc/174f82ecb9f67c1cfad6195f312b3169a451eaf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