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语文必修3蜀道难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下载后的文档,内容与下面显示的完全一致。下载之前请确认下面内容是否您想要的,是否完整无缺。
蜀道难 学习目标 1.知识目标:了解作者,整体感知诗的寓意。 2.能力目标:提高鉴赏古代诗的能力。 3.情感目标:领悟、评价作者的思想感情。 1.抓关键字把握文脉,抓关键句体会诗情,抓关键语段感悟意境。 2.初步体会李白浪漫主义创作方法的基本特点。 [教材习题研讨] 方法点拨 一、这是一首乐府诗,以七言为主,却有不少杂言句,节奏多变化,与散文句法相似,如“噫吁嚱,危乎高哉!蜀道之难,难于上青天!”“上有六龙回日之高标,下有冲波逆折之回川。”“其险也如此,嗟尔远道之人胡为乎来哉!”“剑阁峥嵘而崔嵬,一夫当关,万夫莫开” 等。这些诗句都仿佛是诗人在炽烈感情的驱动下,不能自已,脱口而出,生动地表现了诗人奔放豪迈的风格。 二、主旨句的每一次出现,或前或后总有一个提示内容的“副句”伴随着它,跟回旋曲的主部之后还有一个副部颇有几分相似。具体地说,诗的开头是副句在前,主旨句在后。副句“噫吁嚱,危乎高哉”,写诗人仰望蜀道时发出的感叹,突出地表现了蜀道的高不可测,正是为下文写太白鸟道、天梯石栈、高标回日、扪参历井等张本。诗的中间则是主旨句在前,副句在后。副句“使人听此凋朱颜”颇有“谈虎色变”之叹,意在说明蜀道是“畏途”,不可轻易前往;此句有勾连前、后两层内容的作用,前一层说蜀道凄凉万状,后一层说蜀道极其险恶——这些都是旅游者心理上难以承受的。结尾也是主旨句在前,副句在后。副句“侧身西望长咨嗟”既形象地概括了上文说的剑阁形势之险和蜀中战祸之烈,又跟开篇“噫吁嚱,危乎高哉”一句相照应,更显得意味深长,以此结束全诗,可以使读者兴无穷之叹,将“蜀道之难”的全部内容概括无余。 作用是极言蜀道之险,由秦入蜀之难,须严防野心家据险而叛。此句重复出现三次,由此而形成一个以主旨句贯穿全诗始终、内容层层深入的格局,有一唱三叹之效。三叹者,一叹蜀道之高,二叹蜀道之险,三叹蜀中战祸之烈。 三、课文写蜀道之高、蜀道之险、蜀中战祸之烈三个特点。 本诗运用丰富的想象和大胆的夸张,如“上有六龙回日之高标,下有冲波逆折之回川”。这是诗人想象自己在蜀道中的所见:当仰望眼前的最高峰时,他看见六条龙拉着的太阳车被挡住,不得不绕道而行;再俯视下面,只见波涛汹涌的急流为大山所阻而激起无数的漩涡——这幅画又是多么神奇而美妙!“青泥何盘盘,百步九折萦岩峦。”这是诗人设想自己沿着盘山道攀登青泥岭的情形。“扪参历井仰胁息,以手抚膺坐长叹。”这是写登上顶峰以后的情形。——这很像一组摇镜头,而有趣的是后一幅:诗人从星星中间穿过,有时还好奇地触摸它们,看看是个什么样子。这是何等奇特的想象!“上有”四句写的是“面”即蜀道的整体形象;“青泥”四句写的是“点”,即青泥岭的情况,这是点面结合。 四、李白诗歌的雄奇瑰丽、富于浪漫色彩主要体现在:巧妙灵活的章法,主旨句三次出现,每次意义又有所不同;句式的长短不一、散文化,表现了作者豪放的感情、大胆的想象、奇特的夸张。 一、此题的目的是使大家初步适应这首诗节奏的变化,读出一点韵味来,不要把某些句子读成散文,这对领会诗人炽烈奔放的感情和飘逸的风格极为重要。 二、此题是为鉴赏诗的内容设计的。重点是前一问,后一问是对前一问的补充,因此在实际操作中应当先问后一问,然后分析“蜀道之难”一句的含意。答此题应具备的条件是:(1)课文基本成诵;(2)理清课文的结构层次;(3)了解诗的大意。这首诗中“一咏三叹”的写法,明显地是对《诗经》中复沓形式的继承,同时又有很大的发展。大家可联系已学过的《诗经》作品如《君子于役》《无衣》等,再作一番比较——这就从内容的鉴赏延伸到形式的鉴赏上来了。 三、此题主要让大家体会诗人热烈奔放的感情和豪放飘逸的艺术风格。要结合具体的语句,展开想象和联想来充分体会诗人的浪漫主义情怀和清新飘逸的艺术手法。 [背景知识互动] 一、写作背景 这首诗大约作于唐玄宗天宝初诗人在长安之时。《唐摭言》第七卷中有如下记载:“李太白始自西蜀至京,名未甚振,因以所业贽谒贺知章。知章览《蜀道难》一篇,扬眉谓之曰:‘公非人世之人,可不是太白星精耶?’”书的作者王定保是唐末进士,活了八十多岁,一生只有此作,其说当有根据。再验之于诗,亦可证明此说可靠:其一,诗中写蜀道,先提太白排列得如此有序,绝非偶然;其二,诗中又多次出现“西”字,如“西当太白”“问君西游”“侧身西望”,如果诗人当时不在长安,就不会这么说。 二、作家作品 李白(701~762),唐代诗人,被人们称之为“诗仙”。字太白,号青莲居士,绵州彰明县(今四川省江油市)青莲乡人。祖籍陇西成纪(今甘肃省秦安),隋末其先人流寓中亚的碎叶城(唐代属安西都护府,在今吉尔吉斯共和国北部托克马克附近)。在李白流传下来的九百多篇诗中,大部分鲜明地表现了他对封建权贵的轻蔑、对腐朽政治的揭露和对人民疾苦的同情、对祖国壮丽山川的赞美。李白是我国唐代与杜甫并称的伟大诗人,其诗风雄奇豪放,想象丰富,语言流转自然,音律和谐多变。善于从民歌、神话中吸取营养和素材,构成其特有的瑰丽绚烂的色彩,是屈原以来积极浪漫主义诗歌的新高峰。有《李太白集》。 三、重点字词 1.字音 猿猱(náo) 扪(mén) 参(shēn) 砯(pīnɡ) 崔嵬(wéi) .....2.字形 噫吁嚱 鱼凫 巉岩 喧豗 3.词义 尔来:从那时以来。尔,那。 喧豗:轰响声。指急流和瀑布发出的巨大响声。 咨嗟:叹息。 凋朱颜:因惊吓而使容颜失色。 一夫当关,万夫莫开:形容剑阁易守难攻。 知识积累 解题 《蜀道难》是李白袭用乐府古题,展开丰富的想象,着力描绘了秦蜀道路上奇丽惊险的山川,并从中透露了对社会的某些忧虑与关切。 知识积累 识记 李白,唐代诗人,被人们称之为“诗仙”。字太白,号青莲居士,绵州彰明县(今四川省江油市)青莲乡人。祖籍陇西成纪(今甘肃省秦安),诗风雄奇豪放,想象丰富,是屈原以来积极浪漫主义诗歌的新高峰。有《李太白集》。 知识积累 巩固 注意“参”是多音字,在这里读“shēn”,不能读成“chān”;“崔嵬”的“嵬”不能读成“ɡuǐ”。 注意一些难写字的字形,如“巉”“噫吁嚱”;注意词语在诗句中的具体含义。 合作讨论 一、讨论题目 1.找出全诗主旨句。 2.诗的开头分几层叙述蜀道的来历?引用五丁开山的传说有什么作用? 3.“上有六龙回日之高标,下有冲波逆折之回川。黄鹤之飞尚不得过,猿猱欲度愁攀援。青泥何盘盘,百步九折萦岩峦。扪参历井仰胁息,以手抚膺坐长叹。”这几句用了哪些写法? 4.诗人为诗中的“畏途”营造了怎样的气氛? 二、讨论指导 1.此题意在把握诗的主旨。全诗的主旨句是“蜀道之难,难于上青天”。诗人以夸张性的对比写出了蜀地 道路的艰险。该句在诗中三次出现,反复咏叹,主旨鲜明,气势非凡。 2.此题意在领会作品风格,可分三层:第一层叙蜀地长期闭塞的状况,已寓高山阻隔之意。第二层秦蜀之间被高山峻岭所阻。第三层绘蜀道的由来。五丁开山的神话传说,点染了诗的神话色彩,丰富了文章的内容,表现了人和自然界的斗争以及劳动人民改造自然的愿望,赞扬了开路者的勇力和精神。 3.此题涉及点面结合的写法和夸张的运用,也表现了诗人想象的丰富和奇特。“上有”四句写的是“面”,即蜀道的整体形象;“青泥”四句写的是“点”,即青泥岭的情况,这是点面结合。“六龙回日”“扪参历井”是诗人的想象。这几句都具夸张的味道。神话传说,夸张性的想象,为我们展现了无限广阔的幻想境界,充分体现了开之不易、登之太难的主题。 4.“畏途”一段诗文,诗人借景抒情。万木荒凉,鸟声悲凄,使人闻声失色,渲染出旅愁和蜀道空寂苍凉的环境,烘托出蜀道之难。 三、讨论记录 1.自己的发言提要:_________________ 2.他人的重要观点:_______________ 总结 一、课文总结 1.掌握下列加点字的读音。 噫吁嚱 扪参 鱼凫 抚膺 飞湍 崔嵬 吮血 咨嗟 万壑 巉岩 ..........2.掌握下列加点词语的含义和用法。 (1)蜀道之难,难于上青天。 .(2)下有冲波逆折之回川。 ..(3)青泥何盘盘,百步九折萦岩峦。 ..(4)愁空山 .(5)凋朱颜 .(6)一夫当关,万夫莫开。 .3.背诵全诗。 4.名句。 (1)蜀道之难,难于上青天。 (2)西当太白有鸟道。 (3)上有六龙回日之高标,下有冲波逆折之回川。 (4)扪参历井仰胁息,以手抚膺坐长叹。 (5)连峰去天不盈尺,枯松倒挂倚绝壁。 (6)一夫当关,万夫莫开。 5.学习这首诗,仔细品味诗人奔放的感情和丰富的想象、新奇大胆的夸张和生动活泼的语言,用心感受诗的意境美和声韵美。 二、学习心得 收获: 问题: _______ _________ 本文来源:https://www.wddqw.com/doc/1855166003020740be1e650e52ea551810a6c98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