少年派的奇幻漂流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下载后的文档,内容与下面显示的完全一致。下载之前请确认下面内容是否您想要的,是否完整无缺。
今生度此身 东方西方的意识形态的根本差异,无外乎于一个“心”字。西方意识形态的成就在于心外之物,而东方意识形态的成就则是对于自心的觉知与反省的知识的传承。 可是这颗心,我们越是急于将它传达,却发现它根本无法得到传达。我们心中的意念与感知,被我们转换成语言文字,以求在别人心中唤起相同的感受。或是诗歌,或是小说,或是闲谈,虽然我们明白,然我们明白,“我”的所闻所见,所思所想,永远都是不为外人所知的。没有人知道一个“我”的存在,正如没有人真正的知道此时此刻正在阅读这篇文字的你。身边的人只能凭着直觉与猜测而感知到你的存在,因为他们无法证明在你的眼神背后,是否有一个正在经历着喜怒哀乐的无穷无尽的你。 这就是你的处境,不为人知的自我,绝对的孤独。 天空,大海,一条小船,一只老虎,共同构成这不为人知的自我的隐喻。 在《少年派》中,将一颗心用隐喻的手法来传达,由此来讲一个人一生的心路历程,就是隐藏在电影里的第三个故事。正如电影名称的直译《派的生活》或是《派的人生》。 李安向我们展示了,一个男人如何在人生中的大风大浪中经受了历练,从一个稚嫩的孩子变成一个成熟刚强的男人,直至到达人生巅峰,然后又放下所拥有的一切,出离尘世,终于到达彼岸净土的全部历程。 别忘了,第三个故事中,一切都是隐喻,真正的场景是一颗心,而不在心外。 在开始正文前,我想再提醒一下你,真正的主人公,其实是你。因为这个故事发生在一个不为人知的内心世界。 在印度神话里,象头神是排除障碍之神,是命运之神,代表着智慧,象征着吉祥和成功。电影的开头,张开双臂的象头神的形象,暗示派将要面对一个生死无常的世界,在这个世界里,派必须破除一切障碍,勇往直前,否者就只能在苦海中沉沦。 主人公一共讲述了了三个故事: 1. 一个单纯的奇幻故事; 2. 一个血腥的真实的故事; 3. 一个男人一生的心路历程; 而在第三个故事里,所有的人物,动物,场景,都是作为隐喻而出现。如果不先梳理一下这些略显杂乱的隐喻,电影的台词就会显得不知所云,整部电影的精华也无法得到透彻的领悟。 隐喻一,父亲与母亲 在派的童年,父亲是以威严的人格神的形象出现的,在海上的漂流中,父亲的形象被上帝的形象所替代; 同样,在童年时期的派的眼里,母亲则是以一种万物根源的母体的形象而出现。在漂流中,母亲的形象被毗湿奴神所替代;食人岛,作为娑婆世界的隐喻,介于母亲与毗湿奴之间的外形,则是更为直接的暗示。 母亲是植物学家,父亲是商人,后来将植物园买下,改为动物园,这实际上就是上帝造物的隐喻。父亲与母亲,共同构建了属于少年派自己的世界。 游轮上,父亲受辱,往昔高高在上的形象此时此刻却如同一直虚弱的长颈鹿,高傲而又脆弱,不堪一击,又像一只忍辱负重的骆驼,为了养家糊口而辛勤工作。派的眼里,父亲已失去了神性得的威严,(在邮轮船舱里,骆驼与长颈鹿的形象在父亲背后出现。这两个动物是父亲的形象的暗示)。正如端庄美丽的母亲,在死前,也显示出了雌性动物性的本能。就像一只垂死的母猩猩。这些经历都是异常残忍的。 隐喻二,大海,小船,老虎,派 先说派与帕克的关系,在漂流开始之前,已经有三次暗示: 第一次, 是在虎笼里,父亲教导他说:“当你凝视他的眼睛的时候,看到的只是被反射回来的自己的情绪。”在漂流中,派多次凝视老虎的眼睛。也就是父亲的这句教导,在有机会杀死帕克的时候,派缓缓的放下了斧子。因为他认清了,自己与帕克本为一体。 第二次, 是少年派与阿南蒂在围栏外,从远处遥望着老虎。阿南蒂说了一句意味深长的话,“他听见什么了,他在用心听,懂吗?”这更进一步强调了在漂流中,帕克的身份,就是派的心魔,互为颠倒,同为一体的自我。二者完全相互觉察着对方的存在。 正如尼采在《查拉图斯特拉如是说》,有这样一句格言:“当你看着深渊的时候,深渊也在看着你。”老虎最终成为了主人。执着于自我到达极致,就是癫狂。因为你越是执着与自我,你心中的帕克就越发强大。 第三次, 则是“thirsty”谐音的暗示。派为了一个赌注而进入教堂偷喝圣水,并且带着由此而产生的负罪感认识,皈依了耶稣。神父见到派的第一句话就是“You must be thirsty。”这句话有两种翻译,第一种是“你一定口渴了。”在这里,“口渴(thirsty)”是一个动词。另一种翻译是“你一定是口渴。”在这里,“thirsty”又是一个名词。两种翻译大不相同,因为“理查帕克”的名字,就是倒过来写的“thirsty”。换句话说,这句台词的隐藏的含义是:“你一定是理查帕克。”的确如此,因为此时派正承受着偷盗的负罪感。 派与帕克的真正关系是:派与帕克同为一体。 派是清静自然的自我,而帕克,是颠倒迷乱的自我。 这并不是一个难于理解的问题,不妨想像一下,假如在你愤怒的时候,你会伤害别人,口出狂言,拳脚相向,或是做出更可怕的事情。而当你清醒下来,冷静下来,你又回为所做的事情懊悔不已,但发生的一切已经无法挽回。你也许会百般解释,说发怒的你并不是真正的你,你也不知道自己在做了些生么。但是你又清楚明白,你必须为自己所做的一切负全部的责任,因为做过的一切都是你自己的选择与决定。在心地清净充满善意的时候,你就是你自己,而在你心中充满愠怒,无节制的迸发的时刻,你还是你自己。 而在西方的意识形态里,人,是一张白纸,只有通过大量的学习与记忆,人才会具有一个真正意义的自我。而在东方,心本来就是圆满而清静的,只是被尘垢所沾染。西方人的学习,是要将自己的头脑装满,以求强大,自由,与尊严。东方人的学习,则是为了除去心灵上的尘垢,以求心灵的自在,圆满,与超脱。 《楞严经》中,有一个“佛手倒正”的故事。打个比方,如果一个花瓶,倒过来放,依然是一个花瓶,并不因为它的颠倒放置而不再称其为一个花瓶。可是花瓶本来应该正过来摆放。一个倒着放的花瓶,让你觉得别扭的原因,不在于花瓶本身,而在于“颠倒”这个现实。而“颠倒”本身,只是一个虚无的概念。只要你把它重新摆正,问题就解决了。 “心”也是如此,当你洞见到你那清净自足的心,觉知到你的欲望,贪婪,怨恨,傲慢,本来都是没有根基的虚妄飘渺的幻影,那么,你就得到了真正的自由。 继续上面花瓶的比喻,如果你认清了“花瓶是颠倒的”这个现实,但是采取了错误的对治方法,进而试图采用是非之争的方式来一劳永逸的解决这个问题,只会带来暴力的伤害。就像是某人只看到了花瓶倒过来放置的难看,却对正常放置的花瓶的美丽一无所知。或者说,他根本不知道“颠倒”这个现实,甚至一怒之下将花瓶砸的粉碎,那显然就是误入歧途了。西方人常犯这样的错误。在自心以外的世界,他们取得了毋庸置疑的伟大成就,而面对自己方寸之间的这颗心,他们却显得那么鲁莽,脆弱。 在希腊悲剧中,我们常常看到主人公在面临毁灭时所迸发出来的巨大的力量。而在最上乘的希腊悲剧中,主人公是被自己所毁灭,而不是为敌人所毁灭。他足够强大,以至于没有敌人能够打败他。而面对自己心中的邪恶,他同样将其视为敌人,并且与之开战,他不明白,这样的自我伤害没有任何意义。就这样,是非之争,善恶之争,时时刻刻的折磨着他。他越是坚强,这个战斗便越发的痛苦。当他足够坚强的时候,便走上了自我毁灭之路。 悲剧是希腊人的一道觉知之光,希腊人正是借助于悲剧来平静的观照着自己的内心世界,观照着自己心中幻化出的意念重归虚无。看到一个英雄如何彻底的毁灭,他们不会惊骇或是感叹,而只是藉由一个苦苦挣扎的英雄来觉知着自己心中未曾觉察的部分。就这样,借助于一场震撼的悲剧,他们反而获得了内心的平静与安宁。亚里士多德将其总结为净化说。 小船,大海。 小船,就是派的心,船舱,是派心中难于觉察的,隐秘的部分。 大海,就是派眼里的世界。天空,是派所仰视的上帝,夜空的群星就是诸神。 幼年的派在夜晚认识了印度教的诸神,而在白天皈依了耶稣。所以在漂流中,白天,更多的属于入世的生活,夜晚,则更多的接近于出世的宗教信仰,以及神秘的内心体验。 派眼睛所见的一切生物,景象,都是的意念的具象的表达。这些意念,或者是自心起心动念幻化而生,例如象征着散漫纷杂的思绪的发光水母,跃出水面的鲸鱼象征着派世界观,人生观的剧烈转变。或是外界的人,物在头脑中投射出的意念。例如,豺狗象征着凶恶的厨师(他其实是个挺有趣的人),耷拉着乳房的母猩猩象征着失魂落魄的母亲向派展示出的脆弱,丑陋,本能的一面,暴风骤雨的大海象征着生活中的磨难与绝境,奋力扔出的只有数米之遥的漂流瓶象征着一颗心恒久的孤独处境。 解读完这几个关键的隐喻,我们就可以进入第三个故事的语境之中了。 不过事先,我要重申一下,这个故事的真正场景,就是一颗方寸之间的心。你有一颗心,而在我眼里,在除你以外的任何人眼睛里,它只是虚妄之物。正如我的心,不论我怎样诉诸于语言,你都对我的这颗心一无所知。换句话说,在第三个故事中,真正的主人公是你,真正的场景就是你的不为人知的内心世界。它直指你的内心深处,照亮你曾经未曾觉察的部分。而故事里所蕴含的先人的智慧,足够你受益一生。 一. 走出自己的世界 一个男人,若想要成熟,有所担当,就必须走出自己的世界,变得勇敢,坚强。 可是,一个人若处于自我的迷梦之中,他根本不知道自己在做梦。必须有一种外力能够让他清醒。 在冰冷刺骨的海水中,派眼睁睁的看着邮轮沉没。这条船承载着往昔只属于他自己的世界,闪耀着璀璨的灯光,如梦幻泡影般,下沉,毁灭,不复存在。 从此时此刻,派不得不直面真实的人生,无常的命运,直面弱肉强食的世界。 失魂落魄的派,抱着桅杆,呼唤着父母的名字。海浪颠簸着小船,暴风雨抽打在他身上。他却只能忍受着。 这样的感受可似曾相识? 人总是要被一股外力赶出自己的世界,寒冷,悲伤,死亡,羞耻,就属于这种近乎于残酷的外力。 派是坚强的,在他把象征恐惧的老鼠扔给帕克的时候,他已经选择开始面对这一切。 每个人在一生中终究要面对同样的抉择:危机来临的时候,你是像鸵鸟一样把头埋在沙子里,还是勇敢的迎接挑战,直面真实的人生。 走出自己的世界,就在一念之间,却有很多人,止于这一念,直至生命的尽头,他们依然为先迈左脚还是先迈右脚而感到犹豫。毫无意义的思虑久而久之成了摧残自我的恶性循环,日久天长,凝结成了一层障住自己的厚厚的硬壳。就这样,自己的世界成为了囚禁自己灵魂的死地。 作为一个男人,你足够的坚强吗?迈出这一步,就在一念之间!一念之间就足够了! 俄罗斯诗人叶赛宁,于1925年结束了自己的生命,使用一根皮带,在一家旅馆里。 离开这个世界之前,他留下了一些遗书式的诗歌。其中有一首,至今令我难于忘怀,因为实在太美了: 暴风雪在哭泣,就象吉普赛的提琴。 心爱的姑娘,可怕的微笑, 那蓝色的一瞥会使我感到羞怯吗? 我要的太多,啊,太多也不要。 我们很不相称,距离遥远, 你年轻,我却是过来人。 把幸福给少年吧,只留给我回忆, 去追寻往日的野玫瑰在雪夜里。 我不是宠儿,暴风雪对我象是提琴, 你的微笑冻结了我的心。 在仔细阅读时,字里行间,意境之外,仿佛有一双憔悴,阴郁而不失童真的眼睛在环绕着我。一种感情在我心中先入为主,在文字被我理解之前。 在这里,我想从我理解的角度解读一下这首诗: 暴风雪在哭泣,就象吉普赛的提琴。(诗人正被寒冷与悲伤的感受所环绕。热烈而欢快的吉普赛音乐,作为曾经的生活的幻景,此时此刻只是显得虚无缥缈,充满了反讽的意味。) 心爱的姑娘,可怕的微笑, 那蓝色的一瞥会使我感到羞怯吗? (诗人已经厌倦了他曾经所歌颂的情爱,而看到了其背后人性的真实。作为一个抒情诗人,他已经身心俱疲。) 我要的太多,啊,太多也不要。 (执着还是放下?明知只是一场迷梦,为何还要执着?) 我们很不相称,距离遥远, 你年轻,我却是过来人。 把幸福给少年吧,只留给我回忆, 去追寻往日的野玫瑰在雪夜里。 (清醒了,厌倦了。喷涌的灵感,炙热的感情,都已开始渐渐冷却。诗人想要出离曾经的自我。却只是在自我的世界里出离曾经的自我,如同在一片不为人知,无边无际的雪夜中,寻找一棵可以救赎自我的野玫瑰)。 我不是宠儿,暴风雪对我象是提琴。 (觉醒的诗人,看到了作为偶像背后的自我,看到了幻景背后真实的世界,这是很残忍的。) 你的微笑冻结了我的心。 (真是痛彻心扉。) 只有一颗足够纯洁的心,才会写出如此自性流露诗歌。然而,一颗过于纯洁的心,要持存在这污浊的世界上,就不得不为自己的世界制造一层硬壳,为自己营造一个温暖的安乐窝。可是,当到达一定的年龄,或是经历了一些事情,将不得不直面真实的人生的时候,这一层硬壳就像蛋壳般不堪一击。彻骨的寒冷使得你不得不醒来。悲伤,绝望,愤怒,羞耻,诸如此类的感受接踵而至。有些诗人因为逃避而自杀,还有些诗人因为勇于面对而发狂。 同样自杀的海子,过早的功成名就或许让他至死也未曾走出自己的世界。也许是因为他自己的世界实在是太美了,也许是因为人们近乎于狂热的崇拜使得他早已无法分清现实与梦幻的区别,就这样,他全然迷失在了那“面朝大海,春暖花开”的世界里。 本文来源:https://www.wddqw.com/doc/19a9002e30b765ce0508763231126edb6e1a765e.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