评《少年派的奇幻漂流》 这是由李安耗时五年完成,堪称完美的一部3D艺术片。以成年后的派回忆自己年少时经历的一次海难为线索,为我们讲述了一个印第安男孩与一只名叫理查德帕克的孟加拉虎遭遇海难后,一起在海上漂泊了227天的故事。该片通过震撼人心的3D效果、离奇曲折的故事内容和扣人心弦的情节发展,为我们带来一场惊心动魄的视觉盛宴。同时,也引起我们对人性和兽性、恐惧与生存、信仰和爱的深思。 “动物和人有本质区别,忘记那一点人就会没命。你从动物的眼睛里,只能看到自己的倒影。” 这是派的父亲,一座民营动物园的园长对年幼的派说过的一句话。天真善良的派将园里的老虎——理查德帕克视为朋友,亲手喂食,尝试与他沟通。被赶来的父亲及时制止。那时的派认为动物和人都是平等的生命,在如何凶猛的野兽也拥有感情,可以和人类成为朋友。而当父亲让他亲眼见到这头老虎生吃一只羊,并对他说了那句话之后。派原本根深蒂固的想法动摇了。尽管他依然相信从动物的眼睛里不仅仅是能看到自己的倒影。这就引起我们对动物和人之间关系的定位,有了更深一层次的理解。派和父亲的想法都看似正确,动物和人都是平等的生命,但兽性最直接的标答是本能,而人性除此之外,更深刻直接的影响来自于情感和理智。理查德会在饥饿时张开它的血盆大口无数次的扑向派。派在看到老虎落水后,曾经举起短斧想杀死它。却在看到它的眼神后犹豫,最后扔下短斧,帮助它回到船上。当他们抵达陆地后,“那个让我生存下来的理查德帕克,那个让我痛苦,使我害怕的凶狠的伙伴,径直向前走没有回头,永远的消失在我的生命里。”——“我哭不只是因为我得救了,而是理查德帕克,这么轻易就离开了我。”影片并没有试图让一只老虎拥有人类的情感,从而使这个故事变成温暖的童话,落于俗套。而是用这种真实而决绝的方式,让我们看清人性与兽性的本质区别。 “恐惧给人生存的力量。” 对于普通人类来说,不得不与一头大型食肉动物独处很长一段时间,是一件再糟糕不过的事情。在漂流于海上的日子里,派为了免于成为理查德帕克的食用目标,只能想方设法满足它的饮食需求。因此,派学会了捕鱼、收集淡水等必要的求生技巧。他的身体和心智也在和理查德帕克的一次次对峙中渐渐成熟强大起来。更重要的是,在长达227天的漂泊途中,孤单和绝望无疑是最致命的挑战。而因为理查德帕克的存在,让派不得不时刻保持警醒,一时的疏忽或松懈都有可能让自己送命。派就是这样,在理查德帕克的陪伴下,怀着对它的敬畏和恐惧,在第227天,筋疲力尽的倒在了柔软的沙滩上。——“如果没有理查德帕克,我想我早就死了。”这也是精彩而神奇的海上漂流所要表达的,越是恐惧,越想要活下去。恐惧能激发身体的潜能,当求生的渴望主宰思想,就没有逃脱不了的困境。 “这两个故事,你更喜欢哪一个?”“有老虎的那一个。”“所以你跟随上帝。” 印度神秘的宗教氛围孕育出玫丽灿烂的宗教文化。派的童年几乎是沉溺于此。他不断追寻着不同的宗教、不同的信仰。——“信仰就像房子,可以有很多房间。”凭着他对信仰的狂热,对神的崇敬和痴迷,使他拥有了强大到盲目的勇气和一份纯真的善念,这些力量后来都成了他在海上生存下来的因素。他在暴风雨中赞美神,在离开食人岛时感激神,日本货运公司的人找到他希望知道沉船的原因,他为那两个日本人讲述了他与理查德帕克的漂流经历。而当那两个人要求给出一个真实、合理的解释时,他讲述了另一个故事,一个真实到几近残忍的故事。在最后,派问作家:“这两个故事,你更喜欢哪一个?”这实际是对作家信仰的发问:美好的虚幻和残忍的真实,你更愿意相信哪一个?于是作家给出了答案:“有老虎的那一个。”——当我们原本不断追寻的真实以一种血腥的姿态出现在眼前,我们或许更愿意做一个自欺者。 这部影片运用充满张力的艺术表现手法,将隐喻注入整个故事中,表达出寓意深远的三个主题。最后对信仰的叩问升华了影片主题,给观众带来强烈的情感冲击。 如果我们在人生中体验过的每一次转变都让我们在生活中走得更远。那么,我们就真正的体验到了生活想让我们体验的东西。 本文来源:https://www.wddqw.com/doc/2699ff6a0b1c59eef8c7b4b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