细节是新闻作品最大的魅力

时间:2023-09-28 03:22:07 阅读: 最新文章 文档下载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下载后的文档,内容与下面显示的完全一致。下载之前请确认下面内容是否您想要的,是否完整无缺。
细节是新闻作品最大的魅力

作者:刘向平

来源:《新闻论坛》2021年第03

细节,是新闻人物或新闻事件在发展过程中所产生的特有的、生动的、真实的、细小的、局部的情景表现;是消息、通讯、特稿等新闻作品表现主题的重要手段;也是衡量一件新闻作品魅力大小的主要标准。

世界著名建筑大师密斯··德罗在讲述他成功的秘诀时,总结出了一句广为流传的名言:魔鬼藏在细节。这里的魔鬼即魅力之意。也就是说无论一座建筑多么恢弘大气,只要细微之处留有瑕疵,都算不上完美和经典。同样,新闻中典型而优美的细节描写往往使新闻作品增添无穷的魅力。

一、细节能增强可读性,让作品起来

细节不仅使抽象的物体表现的更加形象化,还可将枯燥的事情写得更加生动、鲜活,使新闻报道更具现场感和立体感。笔者注意到,好多记者采写的新闻报道习惯用概括性的语言表达,让人读后感觉非常空洞,留不下一点儿印象,更谈不上魅力了。其实,在采写新闻报道时,只要善于从新闻现场或被采访人物中捕捉并选取细节,再经过恰当地运用,就可以使作品增加极大的可读性。笔者曾经在猪圈里采访过两位身残志坚的脱贫典型,然后写成《高贵,高贵!》(《内蒙古日报》201947日一版刊发)的通讯报道,文章开头是这样写的:玉拿起一根拐棍,支在腘窝处,左腿离地,右腿站立,弯着腰把装在编织袋里的玉米面、麸子、豆粕一勺一勺地挖到手推车里,掺上自来水,用锹反复搅拌后,又一锹一锹地把猪食铲到三轮车上,然后很吃力地爬上车斗。紧接着,第二自然段是:高贵左手握住车把,右手用两根拐杖做支撑,屁股一挪一扭,一扭一挪,终于坐到驾驶椅上,插上钥匙,启动三轮车,然后绕着11个猪圈分别给27头猪喂食。显然,这样细致入微的细节描写,让文章一下子起来,很吸引读者的眼球。再比如,《文明,在这里绽放!》(《内蒙古日报》2020324日一版刊发),文章这样写道:裴爱花拿起暖壶,将一整壶热水倒在盆里,然后把一條蓝花毛巾泡在里面,十几秒后,她又把毛巾拿出来拧干,敷在丈夫赵成林的额上,这样的动作重复了5遍。作者通过对细节的捕捉,生动地再现了一位农村妇女几十年如一日伺候瘫痪在床的丈夫的情景,让人眼前一亮,有继续读下去的欲望。 二、细节能增加真实感,让作品起来

真实是新闻的生命,也是新闻作品赖以生存的基础,而真实的细节恰恰可以增强新闻的可信度。在一些新闻作品中,无论是典型人物报道还是新闻事件或成就性报道,大多是空洞的讲述,千篇一律,让人感觉很假,很没有特点。本来,世界上就没有完全相同的两个人,可是,在我们常见的新闻作品中,张三的事迹,换成李四的名字也一样可以存在,看不出一点儿区


别,这就是缺乏细节所造成的。比如:《一张绿色发展蓝图绘到底》(《内蒙古日报》2019413日一版刊发),全文写的是土右旗大力开展生态环境治理整顿的报道。一家私营洗煤厂响应号召主动关停,而在此打工的山东籍工人刘海滨收拾家当的细节正好被记者捕捉到了,文章开头是这样写的:刘海滨用塑料绳把一卷黑乌乌的铺盖捆了又捆,装进崭新的编织袋,又把挂在墙上的一条同样乌黑的毛巾取下来,唾上口水,然后从床头边拿起一台老旧收音机反复擦洗,这些都是他要带走的物品。这些活生生的细节,真实地再现了刘海滨的生存状态及依依不舍的情感纠结。文字既生动,又有情感,主人公无人替代,也不可替代,只有刘海滨才是这个新闻场景里独有的人。其实,这就是个体差异,也可延伸为个性,而个性的细节才是最美、最真实的。由此不难看出,当地的生态环境治理整顿不是口号,而是实实在在的行动,作品自然就起来了。

三、细节能提升感染力,让作品起来

美联社著名记者休·马利根曾说:把大量的细节加以巧妙的运用,就可以写出可读的新闻,生动的细节可以使纸面上的文章留在人的心灵上,渗透到人们的情感中。的确,衡量新闻作品成功与否的一个重要标准就是情感,情感是新闻作品的血液,它直接关系到新闻作品的寿命,一篇不能以情动人的作品,是绝不会打动读者心弦的。而动情的细节描写正是增强作品感染力最有价值的细胞。比如:《拉话话,搭把手,一股股暖流涌心头》(《内蒙古日报》2020621日一版刊发),这是一篇关于固阳县新时代文明实践的典型报道,文章通过一个个鲜活的细节描写,生动地再现了新闻人物的情感。全文以情动人、以情感人、以情服人。情感如同流动的血液,贯穿全文。文章的细节描写有:看见邻居贺银兰推门进来,80岁的郝玉莲老人左手托着炕沿,右手拽着窗棂,屁股一挪一扭、一扭一挪,准备下地迎接。哎!大娘,您坐着,千万别下来,我是专门来陪你拉话话的。贺银兰抢先一步,双手把大娘搀回炕上。开头这几段的细节描写,不仅句句渗透着情感,也字字打动着读者的心灵,读者畅游其中,感觉神经就会受到刺激,发生抽动,而感觉神经一旦动起来,就要兴奋,兴奋就要记忆,记忆就要回味,回味就能铭心,传播效果也就达到了。再比如《迟来的道歉》(《内蒙古日报》201932日一版刊发),这是一篇写一位村民向驻村第一书记道歉的故事。文章开头这样写道:听说家里来了记者,正在炕上输液的王新正老人立刻拔掉针头,坐起来就握住记者的手说:今天你给做个见证,我想给李书记道歉。为什么要道歉?因为这位村民自从李书记驻村那天起,就不信李书记能真的帮他们脱了贫,所以从开始的故意刁难,到默默怀疑,再到信了,直至最后彻底信服了。此文故事精彩、跌宕起伏、感人至深,全文在情感中行进,让作品真正地了起来。

四、细节能反映大主题,让作品起来

细节是新闻作品表现主题的重要手段之一,本身蕴涵着极其丰厚、深刻的主题思想。穆青说,有时,一个细节比千言万语生动得多、深刻得多、有力得多。纵观一些见诸报端的主题重大或重要的新闻稿件,全文不是总结性语言,就是在喊口号、作表态,让人感觉很虚,很八


股,不真实,不仅使新闻价值大打折扣,宣传效果也锐减,究其根本原因,就是缺乏细节支撑。因此,对一件新闻作品来说,细节的运用不仅能产生真实、感人的效果,更主要的是能起到塑造典型、提升主题、增强艺术性的作用。善于捕捉和运用好细节,既是对记者采访能力的考验,也是衡量记者写作水平和稿件质量的标准。如《老年村大蓝图》(《内蒙古日报》2019225日一版刊发),这是一篇介绍驻村第一书记张俊带领村民脱贫攻坚的稿件,文章结尾是这样写的:听着张书记的愿景,住了一辈子窑洞的吕保如老人眼睛一动不动,仿佛一个时代,望着另一个时代。当时的场景是,张书记站在一片破旧不堪的窑洞旁,向记者介绍如何把这些窑洞打造成旅游资源的故事。记者一边听着一边观察到,站在张书记对面的一位老人听得目不转睛,虽然他的右手夹着已经点着的烟,但他顾不上抽,直至一根烟全部燃尽后,带火的烟头把他的手烫着了,他才把烟蒂扔到地上,但眼睛仍在注视着张书记。不难看出,这位老人的专注程度有多深。所以结尾这段话不仅有效地呼应了主题,还精彩地深化了主题,让人耳目一新,思绪万千。再比如《向荒山要绿 为人民造福》(《内蒙古日报》202063日一版刊发),文章开头写道:贾福生左手握住树干,右手伸向树梢,拇指朝下,中指靠顶,仔细丈量后,他欣喜地对记者说:你看,这棵松树今年又长了一拃。记者为什么要写这些细节呢?无非是想说明贾福生的艰难与不易。他是自筹几亿资金在大青山南坡搞绿化的。假如,文章用官话、套话、总结性的话,高大上地介绍这个人物的典型事迹,读者难免会觉得记者又在吹牛。所以,这种现场感极强的细节描写,恰恰是典型报道最主要、最真实、最关键的佐料。可以说,用小细节反映大主题,作品的分量自然就起来了。 综上,成功的细节描写往往是窥一斑而知全豹。不会捕捉细节,是新闻作品苍白的根源,也是记者功力不够的表现。新闻作品就像商品,如果没有精彩的、感人至深的细节吸引读者,作品自然得不到关注,那就更不可能关注记者的名字和媒体了。因此,记者要想让读者记住你,媒体要想让读者关注到,只有扣人心弦的作品,记者才能成为名记者,媒体才有影响力。

作者简介:刘向平,内蒙古日报社记者 编辑:王洪越


本文来源:https://www.wddqw.com/doc/1a54547a0a12a21614791711cc7931b765ce7b2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