产业集群是指同一产业的企业以及该产业的企业在地理位置上的高度集中。它包括一批对竞争起重要作用的相互联系的产业和其它实体,也包括提供专业化培训、教育、信息研究、技术的政府机构和其它机构。产业集群既有水平型的,也有垂直型的。水平型的产业集群指同一产业内的企业以及关联度高的其它产业的企业在空间上的集中分布;垂直型的产业集群指相互独立的不同的产业部门之间由于存在上下游关系而形成的集合。为什么会形成产业集群,为什么会在某一特定的空间形成,它是如何形成的? 我认为国内外对产业集群成因的理论研究大致可以划分为四个不同的角度。 1、从竞争力角度研究。 从这个角度进行研究的代表人物是迈克尔·波特。波特在其竞争优势理论中指出,国家竞争优势的获得,关键在于产业的竞争,而产业的发展往往是在国内几个区域内形成有竞 争力的产业集群。他认为,产业集群产生的原因大致可以归纳为以下四类:(1)特殊的历史环境;(2)不寻常的、复杂或紧迫的地方需求;(3)业已存在的供应商、相关产业甚至是产业群为新产业群的产生提供积累和铺垫;(4)一两个具有创新性的公司推动发展了其它公司的发展。 2、从经济学角度研究。 从这个角度进行研究的代表人物有马歇尔、韦伯、克鲁格曼。马歇尔从新古典经济学的角度,通过研究工业组织,表明了企业为追求外部规模经济而集聚。当产业集中在特定的地区时,会出现熟练劳工的市场和先进的附属产业,或产生专门化的服务业,以及改进铁路交通和其它基础设施;企业集聚还会引起知识量的增加和技术信息的传播(技术外溢)。工业区位理论的创立者韦伯则从企业的区位选择角度阐明了企业集聚的好处是成本的降低。韦伯把产业集群的产生归结为四个方面的因素: 第一个因素是技术设备的发展。随着技术设备专业化的整体功能加强,技术设备相互依存会使企业集中化。 第二个因素是劳动力组织的发展。韦伯把一个充分发展的、新颖的、综合的劳动力组织看作是一定意义上的设备,由于其专业化,因而促进了产业集群化。 第三个因素是市场化因素。韦伯认为这是最重要的因素。产业集群可以最大限度地提高批量购买和出售的规模,得到成本更为低廉的信用,甚至“消灭中间人”。 第四个因素是经常性开支成本。产业集群会引发煤、电、水等基础设施的建设,从而减少经常性开支成本。当代主流的新古典经济学家克鲁格曼从理论上证明了工业活动倾向于空间集聚的一般性趋势,并阐明由于外在环境的限制,如贸易保护、地理分割等原因,产业区集聚的空间格局可以是多样的,特殊的历史事件将会在产业区形成的过程中产生巨大的影响力。 3、从管理学角度研究。 从这个角度进行研究的代表人物有波奥尔和萨贝尔以及威廉姆森。波奥尔和萨贝尔(1984)认为:世界经济20世纪70年代开始进入的长期衰退期是以大批量生产方式为基础的产业发展模式走到尽头的表现,产业组织形式进入了柔性专业化生产方式取代福特制生产方式的第二次产业转换时期,主要依靠以信任为基础的合作的非等级制组织取代了等级制组织。柔性专业化为基础的产业集群显然更能适应市场的不确定性。威廉姆森(1975)则从市场与企业之间的中间组织角度进行分析,认为:当不确定性、交易频率和资产专用性三者处在中间水平时,自动调节和强制调解会同时发生,形成一种中间组织形态,这种组织比市场更有效、比企业更灵活地协调生产。每个企业都根据自身能力从事分工活动中的某个阶段,因而在生产上存在相互依赖的企业需要进行合作与协调;企业在生产活动中依赖很多的资源,企业从企业外部获取资源需要同其它企业进行合作与协调,以降低竞争和市场的不确定性。 4、从社会学角度研究。 较多学者从这个角度对产业集群的形成进行研究。国外学者理查德森(1987)认为:“非经济因素”尤其是企业家的偏好、当地的社会经济环境,对集群形成起很大作用。国内学者王缉慈认为:在集群的最初发展阶段,显着的企业家活动,它们对承担风险并建立新企业的愿望,它们进入现有技术和市场新领域的能力,对集群的产生是决定性的。 在欠发达地区,企业家问题、企业进入集群外部市场的能力、企业对区域外部技术的吸引力,以及教育和培训等是集群形成和发展的关键。谢思全、刘刚(2000)认为,我国一些产业集群的形成与“国退民进”有直接的关系,这是从制度创新的角度来解释的,对我国一些集群的形成而言,很有说服力,但事实上并非所有国退民进的产业部门或地区都出现这种集群。也有的学者提出,产业集群形成具有相当的随意性,历史和偶然的因素在引起区域产业集群形成时往往起决定作用。一旦某个区域率先进入某个新兴产业,收益递增将使该产业在那里生根开花。这是因为,率先者会取得某种“先行者效益”,出现先行者的实践样板,产生诱导作用,通过相互博奕,促使最初的优势不断地自我积累和强化,从而形成持久性的优势。 本文来源:https://www.wddqw.com/doc/1a629bfcc8d376eeaeaa315d.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