产业集群与产业集聚的区别与联系

时间:2023-01-06 00:28:11 阅读: 最新文章 文档下载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下载后的文档,内容与下面显示的完全一致。下载之前请确认下面内容是否您想要的,是否完整无缺。
产业集聚强调同一产业内各企业的集聚,产业集群的重点则在于不同产业的相互配合,分工协作。他们的具体定义如下:

产业集群是指在特定区域中,具有竞争与合作关系,且在地理上集中,有交互关联性的企业、专业化供应商、服务供应商、金融机构、相关产业的厂商及其他相关机构等组成的群体。不同产业集群的纵深程度和复杂性相异。代表着介于市场和等级制之间的一种新的空间经济组织形式。

许多产业集群还包括由于延伸而涉及到的销售渠道、顾客、辅助产品制造商、专业化基础设施供应商等,政府及其他提供专业化培训、信息、研究开发、标准制定等的机构,以及同业公会和其他相关的民间团体。

产业集聚是指同一产业在某个特定地理区域内高度集中,产业资本要素在空间范围内不断汇聚的一个过程。产业集聚问题的研究产生于l9世纪末,马歇尔在1890年就开始关注产业集聚这一经济现象,并提出了两个重要的概念即“内部经济”和“外部经济”。马歇尔之后,产业集聚理论有了较大的发展,出现了许多流派。比较有影响的有:韦伯的区位集聚论、熊彼特的创新产业集聚论、E·M·胡佛的产业集聚最佳规模论、波特的企业竞争优势与钻石模型等。

产业集聚与产业集群

产业集聚:是在一个适当大的区域范围内,生产某种产品的若干个同类企业,为这些企业配套的上下游企业,以及相关的服务业,高密度地聚集在一起。从国际范围看,产业集聚是工业化进程中的普遍现象。在工业发达国家,竞争力强的产业通常采取集聚的方式,某类产品与某个城市的名字联系在一起。如美国底特律的汽车,西雅图的飞机,硅谷的电子产品等等。

产业集群:是指大量的相关企业按照一定的经济联系集中在特定的地域范围,形成一个类似生物有机体的产业群落。它主要有两种类型:即传统产业集群(意大利的新产业区)和高新技术产业集群(美国的硅谷和印度班加罗尔软件产业集群)

产业集群并非产业集聚的同义语。专家指出,产业集聚属于动态的运行过程,产业集群则是静态结果。产业集群是特定的产业集聚现象,特定产业的集聚是产业集群形成和发展的基础,但并非任何产业集聚都能发展成为一个产业集群。产业集聚是因为某产业的有关企业集聚于某地,而形成的一种聚集效应,它是产业集群的初级阶段;当这些企业之间发生某些有目的的合作时,则产生联合行动效应;当政府有意识地参与其间时,会出现制度效应。这三种效应都是产业集群的效应。 (来源:中国产业集群网)

产业集群的特征

吴晓军的专著《产业集群与工业园区建设——欠发达地区加快工业化进程路径研究》(江西人民出版社,20054月出版):

222 产业集群的特征

对于产业集群的定义,尽管由于视角不同,各种表述也不尽相同,但基本内涵却大致相似。一个真正意义的产业集群至少包括以下四大特征: (一)空间集聚性特征

产业集群是一种大量企业、产业在某一特定地理区域内的聚集的经济过程或现象。空间集聚性是指资源、要素和部分经济活动等在地理空间上的集中趋向与过程。这 种集聚现象源于三个方面:一是基于经济活动的区位指向。区位指向相


同的经济活动往往都趋向于集中在区域内相关资源和要素集中分布的地方。二是基于经济活动 的内在联系。出于加强相互联系的需要,一些内在联系紧密、相互联系的经济活动往往趋向于集中在同一个适宜的地方发展,且往往是一个或一些核心企业带动许多 配套企业在空间集中。三是基于经济活动对集聚经济的追求。由于集聚能够产生集聚经济,所以各种经济活动为追求集聚经济也需要在空间上趋于集中。这种集聚过 程一旦开始,就极易形成循环因果式的促进集聚的力量,从而加速集聚过程,形成在一空间上产业高度集中。按何建等人在欧洲各工业区所做的实际调查表明,产业 集群的空间范围从1平方公里到500平方公里不等,而且大约每平方公里50家企业。集群内聚集大量企业,单位土地面积产值较高,一般说来,1平方公里土地 面积上产生的产值至少在1个亿元以上,而高新技术产业的集群该指标达3亿元以上 。可见,空间上产业的集聚是产业集群的外在表现形式,也是首要的基本的特征。 (二)柔性专业化特征

产业集群内聚集的企业是属于同一特定产业或具有直接上下游产业关联或具有其他密切联系的相关产业的企业。正是产业集群专业化特征,才使集群内企业之间、企 业与支撑机构之间产生紧密的合作关系。大量的工业园的实践证明,单纯的产业在地理上的扎堆并不必然导致合作与竞争关系。大量的彼此间有很强的专业分工与合 作关系的企业的空间聚集,加之长期所形成的相互信任的产业文化,减少了群内企业间的不确定性,降低了群内企业的交易费用,使区域实现了外在规模经济和外在 范围经济。

同时集群可以看成是柔性生产的地域系统。柔性生产的“柔性”是用来描述对市场需求量、产品构成和产品设计等方面快速变化的适应能力,它是相对于福特制( 大批量标准化生产模式)的“刚性”而言的 首先,是指集群内企业生产和管理方式的柔性化。即对新的技术和观念的具有快速吸纳能力;对产品生产周期的长短快速反应;高度灵活性,以适应不同顾客定做 的要求;智力和体力工作活动的一体化;零仓储和超额的生产能力。其次,是指企业之间的柔性化关系,即产业链上下游的供应商和客商企业之间的协作关系。集群 内企业的生产方式和组织方式具有很强的灵活性、适应性,企业在市场中与客商可以随时、及时联系,了解顾客的满意程度和要求,获取更明确、更直接的需求信 息,消费者个性化的要求也为企业的产品生产提供了新的思路。再次,是指柔性劳动过程。柔性化的企业中,学习型工人和兼职劳动力大量出现。一方面,因生产 的柔性化,生产线和工艺过程的不断改变,使工人的素质不断提高。另一方面,集群内员工更有机会与外部进行知识、信息等的交流。企业内外的信息流动渠道增 多,外部创新的知识、技术等更快更容易的流入、渗透,增加了集群内企业的创新速率与概率。

(三)社会网络化特征

产业集群是一种产业网络体系,这种网络结构包括区内企业与企业之间、企业与地方政府部门之间、企业与各种类型的中介服务组织或企业(如研究开发、企业 询、法律援助、资产评估以及金融、保险、广告、策划、审计、会计、测试、维修保养等各种服务性组织或企业)之间以及企业员工与员工之间的各种正式和非正式 的协作关系网络。正式的网络关系表现为各行为主体之间通过各种合同等形成的关系;非正式的网络关系表现为非合同的、在长期交往过程中所形成的相对稳定关 系。对产业集群竞争力提高尤为有意义的是非正式网络关系,这种网络是在人们经历了频繁而广泛非正式的交流和合作中不经意形成的,成为集群


本文来源:https://www.wddqw.com/doc/f898a531b90d6c85ec3ac68f.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