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西运城的一些风俗习惯-

时间:2022-04-03 12:00:15 阅读: 最新文章 文档下载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下载后的文档,内容与下面显示的完全一致。下载之前请确认下面内容是否您想要的,是否完整无缺。


家乡的风俗习惯

——饮食谈运城风俗

开门七件事,柴米油烟酱醋茶,全是有关吃喝的,雅些称饮食。悠悠万事,惟此为大,不可须臾离也。不独凡人,圣人也是如此,有言为证:

食、色,性也。不独国人,老外也如此,费尔巴哈说: 心中有情,脑中有思,必先腹中有物。

位于黄河怀抱里的山西,由于自然的、社会的多种历史因素,形成了一定的文化定位,形成了地域性的文化凝固,作为文化重要组成部分的山西饮食化也有着自己的一定特色。一根落锅,一根飘,一根白练已出刀。无论走到什么地方,只要看到这种场景,人们一定会说,这是山西的飞刀削面。看山西人削面是一种美的享受,吃山西人削的面更是一种美的享受。山西人嗜好吃面饮食习惯,夸张地说,每饭几致无面不足、无馍不饱,相沿成习,由来已久。这是在自然条件、历史源流、相袭力量等背景下形成的。山西粮食作物应有尽有,品种多达数十种。这些品种繁多的粮食,为面食提供了丰富的食料。通过农家妇女的慧心巧手,可以制作出数以千计的面食来。各种造型的面食,既可口,又诱人。

在我的家乡运城,大部分家庭的午餐几乎都以面条、面片等面食为主,或剔或揪,或擀或压,或拨或擦;面条有长有短,有宽有窄,有粗有细;揪片有厚有薄,有大有小,有软有硬,在加上各种各样的浇头、佐料,闻一闻浓香四溢,吃一吃风味别具,真是一种美的享受。

在运城,平陆的油泼面可是无人不知无人不晓。具体做法是在凉水里放入少量盐和食用碱,将面和成较硬的面团,放置一个小时以上,中间要揉面数次,保证面团均匀光滑。将面擀好,切成指头粗的面条,然后水开后下锅,再加入洗净的小青菜煮熟后,把面盛入碗内,加入盐、味精、鸡精,再放上葱花、香椿嫩芽,在葱花上撒上辣椒面,把烧好的热油浇到辣椒面上,根据个人口味加入生抽和醋拌匀就好啦。油一定要多些,否则就不是油泼面的感觉了。想起来就流口水,吃完干面条后喝点面汤就绝了。俗话说:

1 / 3






喝原锅汤,化原锅食,记得小时候每次吃完面条,妈妈都会给我们盛一碗下面条的汤,美名其曰原汤化原食。还给我们讲这其中的典故呢。

除了山西经典的面食外,运城还有它特有的地方特色小吃。比如稷山的大麻花,不同于天津的大麻花的甜腻,稷山的麻花口感酥脆、味道清香,更加香咸,尤其是花股麻花最是好吃。每到农历的二月二,老百姓都习惯于在这一天理发,农村则是剃头,借以去掉昔日的秽气,迎接来年的兴旺。二月二,龙抬头。传说中,农历二月初二是万物复苏的日子。在运城,一般农村,二月二时,家家户户都要吃麻花,也有一些地方吃煎饼。

芮城麻片也是一绝。芮城麻片创自明末清初,已有300多年的历史,素以酥脆甜香而著称于省内外。芮城麻片为山西省八大名食之一。芮城麻片已有三百多年的历史,是用芝麻、小米汤、熟面粉、大豆油、柠檬酸、广东榴花白糖等十余种原料和质软甘甜的芮城井水精制而成。片薄如纸,晶莹透光,其味蜜甜,入口酥脆,食后有余香。经盛夏而不粘连,存放久而不变味。长久食用,有舒肝健脾、消除疲劳、振奋精神、补充营养、促进新陈代谢等很多好处,老幼咸宜。记得小时候,每到过年,走亲访友,基本上家家桌上都有麻片。除了麻片,闻喜煮饼也是佳节馈赠的佳品。煮饼其实是一种油炸的点心。家乡人曾就叫,炸油条都叫作煮油条。闻喜煮饼形似圆月,由于外皮粘满白芝麻,所以外观是月白色。掰开两半,外皮可拉出36厘米的一窝金丝,吃到嘴里,酥沙松软,不皮不粘,甜而不腻,食后回味,有一种松柏的余香。闻喜煮饼至今仍是老少皆宜的一种大众食品。说到闻喜,不得不提,那可真是个值得所有运城人骄傲的好地方。作为面食的故乡,山西素有一面百样吃之誉,普通的面团经过山西人的巧手,就能神奇的变化出万般花样。闻喜花馍更是其中的一朵奇葩,造型、色彩尽显民俗风情,去年春节期间举行的首届闻喜花馍文化节,还创造了世界最大的面塑造像群像、世界上最大的花馍等四项世界纪录。

在运城的临猗县,每当夏末小麦丰收后,当地的新女婿都会用新麦磨成的面蒸成一个大月形的角子馍,带着丰收后的喜悦心情去看丈母娘,包含有祝福岳父岳母家里幸福安康,丰收的寓意。这就是临猗县的传统习俗,俗称走麦罢,是当地特有的风俗习惯。

2 / 3






运城的饮食凝结着家乡人浓郁的乡土感情,孕育着浪漫的艺术想象,通过介绍饮食,相信你一定对我们家乡的民俗与传统了解不少。如果有机会,随时欢迎你来家乡坐坐,我猜你会爱上这里。

3 / 3




本文来源:https://www.wddqw.com/doc/1a9e9519cebff121dd36a32d7375a417866fc12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