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会性别理论的发展

时间:2023-01-17 21:29:14 阅读: 最新文章 文档下载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下载后的文档,内容与下面显示的完全一致。下载之前请确认下面内容是否您想要的,是否完整无缺。
社会性别理论的发展

1、在西方的发展



社会性别理论是女权主义集体智慧的结晶,并不是单个人努力的结果社会性别的概念是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和变化而变化发展的20世纪60年代以后,西方女权运动得到了前所未有的发展,与此同时,当代的社会性别理论产生了。国当代女权主义出现在20世纪60年代末,她们认为,女性所扮演的性别角色,不是生来就有的,也不是由女性的生理特征所决定的;而是在儿童成长过程中培养起来的,是由社会文化规范的。她们同时强调男女两性差异是由后天因素造成的,男女两性之间的性别角色是随着社会的发展的变化而变化的。

1975年,美困人类学者盖尔·卢宾发表的《女人交易—性的“政治经济学”初探》对社会性别制度形成的影响很大。”卢宾认为,任何社会都存在相应的统治工具和机制来约束和制约人类的生产和生活,并因此产生了各种人生观,价值观和世界观。随着社会的不断变化发展,人类生理的性别变成了社会的性别,这就意味着,女性处于被压迫的边缘地位的出现不是因为男女的生理差异,而是因为人类的生产劳动。卢宾的这篇文章对女权主义研究产生了重大的影响,其中很多学者分别从各个不同的角度来研究社会性别制度,以及其在各个不同的文化背景下、不同的制度下的演变过程和不同形态。

1988年,美国妇女史研究专家琼·W·沂科特发表《社会性别:一个历史分析中的自效范畴》,用后结构主义理论对社会性别作了新的阐述。”她认为社会性别是社会关系的一种,与其他所有的社会关系一样,它的出现也涉及到社会文化的各个方面。她主张社会性别是社会关系的有机组成部分,且这种社会关系是以性别差异为基础的,同时她还认为区分权力关系的基本方式也是社会性别,还认为社会权力关系的有关制度体制也是由男女两性在历史变化中生成的。

20世纪末,社会性别理论研究得到了进一步的发展。社会性别理论在妇女运动和学术界两个领域产生了深远的影响。社会性别理论的发展主要表现在第三世界和有色人种的女权主义理论得到了迅猛发展和后现代的女权主义理论的飞速发展上。这个时期学者们没有像以前一样单纯的关注社会性别,而是将其放在一个特定的历史背景下,放在一个具体的文化制度中与民族、种族、阶级等相关概念进行比较分析,从而来客观具体的考虑和分析妇女的社会地位。

2、在中国的传播

社会性别理论在中国属于一个比较新的概念。它传播到中国的时间比较晚,中国对于社会性别理论的了解始于1993年。当时海外中华妇女学会第一次同中国妇女研究者合作,和天津师范大学的妇女研究中心共同举办了 “第一届中国妇女与发展研讨会。”会议大约持续了两个星期的时间。本次大会上,人们在介绍


gender这个新概念的时候,首次直接用 “社会性别”来讲解和代替,引起了与会者的高度重视,这次研讨会使人们认识到可以用一种新的思维方式去研究和分析社会中的许多问题,其中一些学者于是开始积极主动学习和研究的社会性别理论,从而为以后的研究所用。

随着时间的推移,人们已不满足于对社会性别理论作一般了解了。为了加大对社会性别概念的的传播,1995年在北京召开了第四次世界妇女大会。在社会性别理论的指导下,会议产生了《行动纲领》和《北京宣言》两个重要的文件。会议强调要促进男女平等,推动世界的和平与发展。这次大会不仅使得许多有关社会性别理论的文献资料得到了传播,而且使得中国妇女研究者对于社会性别理论的进行认真的探索,同时也使她们深刻的体会到社会性别理论视角作为一种全新的视角,作为观察和思考问题的新思路,会让人们看问题更全面和更深刻,很多以前不易发现的问题现在也能够轻易看见和察觉。随后,中国妇女活动出现了历史上从未有过的活跃状态,许多地方的妇女活动都很频繁,有些地方还开始进行专门的培训活动。总的来说,1993年到1997年,是社会性别理论在中国传播的阶段, 1997年以后才是社会性别理论真正发展的时期。

19986月在北京又召开第四次世界妇女大会后续行动经验交流会。这次会议过后,越来越多的中国学者开始熟悉和了解社会性别理论。中国女研究者们不仅仅只关注女性自身的问题,同时更专注于妇女作为一个群体在整个社会中的地位与发展。她们改变了传统的思维模式和研究视角,开始运用社会性别概念来研究女性问题,分析社会性别关系与阶级、国家、民族等的相互关系,从而推动妇女理论的深入研究发展,其最终目标是实现性别平等。




本文来源:https://www.wddqw.com/doc/1b0471fef705cc17552709d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