往 事 各位领导、同事: 大家下午好! 我是***公司的***。我今天跟大家推荐的书目是史铁生的文集《往事》。特别说明一点,是由野莽、欧阳常贵主编,云南人民出版社出版的版本,这个版本的发行量可能不是很大,市面上已经不好买到全新的了,但我还是坚持推荐这个版本,只因为它的选文原则。以这本书为例,它选录了史铁生的处女作(《兄弟》)、成名作(《我的遥远的清平湾》)、代表作(《我与地坛》)和2000年以来的新作品,这就将史铁生的文学成长之路展现在了我们面前,让我们能对这位优秀作家有一个较为全面的了解,我向大家推荐的也就不仅仅是一本书,而是史铁生这个人。 我们要聊史铁生,也应该先说说他的生平经历。史铁生于1951年1月出生在北京,1967年初中毕业, 1969年去到陕西延安地区插队。三年之后,也就是他二十岁那年,他的双腿开始出现问题,从此坐上了轮椅,开始了与疾病终生抗争的日子。这一年是他人生的一个重大转折点,此后他开始频繁地思考生于死的问题,并走上了写作的道路,成为了一个“职业生病,业余写作”的人。直到2010年去世,他才从病痛中彻底解脱出来。史铁生近六十年的人生,其中大半的年月都在和病魔作斗争,于他是苦难和折磨,却也锻造出了一位文学大家。 我将按文体来介绍这本书收录的文章。 我个人认为史铁生在散文上的造诣要高于小说,而散文中写作技法最为成熟、感情最为深沉、思想最为深刻,打磨得精细也最有分量的一篇,当是《我与地坛》,这篇文章是史铁生才情与哲思的集中体现,作为一篇散文,《我与地坛》的篇幅太长了,通常的散文名篇不过数千字,而要驾驭一篇一万二千多字的散文,还要不失散文的自然和灵气,是很难的。《我与地坛》分为七个小节,每个小节各自独立,写得率性洒脱,恣意汪洋,其中包含了他在地坛中得到的生命启迪和人生的感悟,对母亲的后悔和无尽的思念以及与地坛不可分割的情感。再说这篇文章的语言,老舍在评论自己的《骆驼祥子》时说,这是一本可以朗读的书,说的是句式的长短错叠,措辞的音韵考究让文章读起来朗朗上口,富于音乐美感。《我与地坛》也是这样一篇可以读出声的文章。史铁生不是一个学者型的作家,他的文章里面没有很晦涩拗口的部分,但他也不是一个完全口语化的创作,而且阅读的时候也没有时间上的隔离感,他的语言是低调的、质朴的、内敛的、 1 / 3 情理交融的,同时又非常典雅、醇厚。以书面语为主,偶尔会使用到一点口语化的句子,这种语言入口之后既有味道和嚼头,但又不至于嚼不烂,正如汪曾祺所说的“俗不伤雅,既不掉书袋,也有文化气息”。我们说这篇文章是散文的经典,是因为它美而且深刻。这就不得不说作者的立意了,我认为史铁生的创作中有一个统一的、贯穿始终的主题,就是对生与死的思考。这决定了他的文章不是舞文弄墨的游戏,而是对人类生命的终极关怀。身体的残疾将他束缚在了轮椅之上,而他的思想因此更加自由。就像他自己说的,残疾是他的罪孽,亦是他的福祉。文章中议论的部分总是凝练而闪烁着智慧的光芒。写与母亲的感情,史铁生也是用深情却丝毫不带煽动性的文字写就的,每个人都能从中看到自己亲人的影子,让人无不动容。总的来说,《我与地坛》是一篇文学性和思想性兼具的作品,值得被反复阅读,常读常新。 史铁生的小说也曾多次获奖。在他的小说中常常出现以他自己为原型的人物——身体被病痛束缚的人。我们知道史铁生很长时间地处在一种缺失状态之中——身体方面的缺失、二十五岁时母亲去世造成亲情上的缺失,这种状态让他生发出许多人不可能生发的情感体验,这样他才能见人之所未见,发人之所未发,对生命的思考提升到一个特殊的高度,用不同的视角来阐释这个世界。他笔下的人物,总是面对着荒凉无奈的生命,但是他并没有一味地教导人们要正视命运的不公,传播所谓的正能量,他更多的写的是对生命的思考,回到生命的起点,去思考人生与世界的疑难与困惑,因为这种思考,生命不再显得荒凉。 《我的遥远的清平湾》算是他的早期作品,也是他的成名作,以插队时期的生活为创作背景,口吻尤其的轻快,像阳光在清澈的小溪里跳跃,把插队生活写得意趣盎然,而其中的心酸艰苦都隐在了文字背后。 《往事》写得朴素而冷峻,情节构架精巧,从童年的除夕 ,知青时的夜晚 ,再到多少年后婚姻的终点 ,这期间 ,人世沧桑、命运的大起大落都被史铁生从容的叙述所淡化乃至省略。小说结尾以一个疑问把这个故事引向了形而上的思考,“要是一个人做梦 ,到死都没醒 ,你说 ,这梦还能算梦吗”。史铁生总在不经意之中让我们触摸到人生的本原问题。 除了散文和小说,史铁生还有哲思抒情散文随笔——《病隙碎笔》,这是一系列思辨性很强的小短文组合而成的长篇。这算是史铁生的人生笔记,通过对生命的追问,寻求生命的意义。相比散文和小说,思想性更强。 我们在聊史铁生的时候,往往会给他贴上一个“身残志坚”的标签,我觉得这样的 2 / 3 本文来源:https://www.wddqw.com/doc/1bc535d1a5e9856a571260f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