仓颉

时间:2022-09-11 21:19:26 阅读: 最新文章 文档下载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下载后的文档,内容与下面显示的完全一致。下载之前请确认下面内容是否您想要的,是否完整无缺。
仓颉,称苍颉,姓侯刚,号史皇氏,黄帝时史官,曾把流传于先民中的文字加以

搜集、整理和使用,在汉字创造的过程中起了重要作用,中华民族的繁衍和昌盛作出了不朽的功绩。但普遍认为汉字由仓颉一人创造只是传说,不过他可能是汉字的整理者,被后人尊为造字圣人南乐县城西北35华里吴村有仓颉陵、仓颉庙和造书台史学家认为仓颉生于斯,葬于斯。 仓颉陵

从白水县城出发,沿渭(南)清(涧)公路下洛河,然后再改走白(水)洛(川)公路。吉普车在高原的沟岔间跑了一个小时左右,才来到了仓颉庙所在的史官村。这座已有1800余年历史的仓颉庙已被国务院正式列为国家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仓颉造字台

吴村西侧,与仓颉庙西东相望,是一个高五米的大土丘。陵墓以下有仰韶至龙山期的古文化遗存。陵前翁仲,石狮俱存,并建有石坊,上书仓颉二字。仓颉庙,始建年代不详。据庙内现存碑刻记载,历汉唐以来,未尝稍替如今看到的仓颉庙是明清时的建筑,占地约两千七百平方米,坐北朝南,有石望柱一对,雕刻精美雅致;山门、二门皆为硬山式建筑,拜殿、正殿和寝阁大方美观。还有明代名人篆额题联和仓颉夫妇的石雕。庙内碑刻林立,松柏苍翠,杨柳依依,楼台亭阁鳞次栉比,整个建筑雄伟壮观

意义

告别结绳记事的年代




仓颉--汉字始祖

中国古书上有结绳记事契木为文等记载,这是早期记事常用的方法,可惜这些物质无法长久保存下来,所以当时的记事情况已无法知晓了。安阳小屯发现了十五万片甲骨卜辞,在龟甲与牛胛骨上刻的文字相当完好地保存了下来,总字数达到3500个上下。从骨文字结构来说,除了象形以外,形声、会意、假借等比较进步的造字方法已普遍被应用。可见在三千余年前的商代文字已达到了相当完备程度,那么在它以前一定有个更长的发展过程。

考古发现证明,中国先民早在七、八千年前就在龟甲上刻划符号了。在五、六千年前的仰韶文化、大汶口文化中发现了在陶器上刻划的符号有数十种之多,其中有些与甲骨上所见的字类似,因而有人认为它们就是早期文字。至于在龙山文化早期的陶罐上发现的朱书以肯定是文字,充分表明中国的汉字至少已有四千余年的历史。文字的出现既是人们在长期的社会生活中不断积累、不断总结的结果,所以仓颉很可能是总结整理文字,为汉字的形成作出了贡献的一个代表人物。

这位史前传说人物,在我国古代战国以前的典藉中都从未提及。最早提及仓颉者,是战国时期的荀卿其后是《吕氏春秋》《韩非子》荀子故好书者众矣,而仓颉独传者,一也的基础上,又有所引申,其主要观点是仓颉作书。汉代后,在《淮南子》和《论衡中,已从仓颉造字发展为仓颉四目,开始神化。尤其是汉代的纬书,又进而渲染,仓颉生而能书,又受河图录书,于是穷天地之变,仰视奎星圜曲之势,俯察鱼文鸟羽,山川指掌,而创文字(《春秋元命苞》)。以后愈演愈神奇,发展为仓颉是黄帝的史官等传说。黄帝是原始社会后期部落联盟的首领之一,当时没有国家机器,可见史官之说,显然是后人用后代国家机器的职官名称套用于史前传说人物的结果。



仓颉造字 功并日月

仓颉造字的传说在战国时期已经广泛流传。《淮南子·本经》中记载:昔者仓颉作书天雨粟,鬼夜哭。《说文解字序》中记载:仓颉之初作书,盖依类象形,故谓之文;其后形声相益,即谓之字。

张彦远《历代名画记·叙画之源流》中解释说:颉有四目,仰观天象。因俪乌龟之迹,遂定书字之形。造化不能藏其秘,故天雨粟;灵怪不能遁其形,故鬼夜哭。是时也,书画同体而未分,象制肇创而犹略。无以传其意故有书,无以见其形故有画,天地圣人之意也。


本文来源:https://www.wddqw.com/doc/1c322c93d15abe23482f4dfb.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