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字经解释:曰仁义 礼智信 此五常 不容紊 yuērényì 曰仁义 lǐzhìxìn 礼智信 cǐwǔcháng 此五常 bùróngwěn 不容紊 【注释】 仁:指爱心等善良品德。 义:做应当做的事。 礼:指人事礼节。 智:同知,指有才识而明道理。 信:指诚实,信用。 常:天道之常。 五常:指仁、义、礼、智、信五种基本德性。 紊:纷乱。 【解释】 如果所有的人都能以仁、义、礼、智、信这五种不变的法则做为处事做人的标准,社会就会永保祥和,所以每个人都应遵守,不可怠慢疏忽。 【启示】 五千年的中国文明史,有多少仁义之士用他们的生命和热血,谱写了无数可歌可泣的英雄事迹。这些人实在是我们学习的榜样。 【赏析】 “仁义礼智信”是社会的五种道德原则,是儒家的核心思想。柳宗元在《时令论》里说:“圣人之为教,立中道以示于后,曰仁、曰义、曰礼、曰智、曰信,谓之五常,言可以常行之也。”人在社会上的人际关系活动要用仁、义、礼、智、信来进行处理。仁、义、礼、智、信不仅是做人的准则,更是人与人之间关系的桥梁。“仁”是指爱人之心。《庄子•天地》:“爱人利物之谓仁。”唐代韩愈《原道》中说:“博爱之谓仁。”仁与爱是相连的,有仁心者必有爱人之心。“义”是指道义、正义。是由孟子提出的,它要求人们公正合宜,主持公理。“礼”是指礼仪、礼节,做人应该谦恭礼让,识大体、知礼节。“智”是指才智、智慧。是指人明辨是非、英明果决的能力。“信”指诚信、守信,做人诚实守信,一诺千金。这五常是古人做人和做事的准则,同时也是现代人应该具备的品质和素养。虽然现代社会大不同于古代,但“五常”作为传统文化与道德的精髓,依然符合时代发展的要求。因为高速的发展更需要高尚的道德观做坚实的后盾。 本文来源:https://www.wddqw.com/doc/1cce9125bcd5b9f3f90f76c66137ee06eff94ea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