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杜是指唐代大诗人谁和谁 李商隐杜牧合称“小李杜”,两人均是晚唐杰出诗人,他们的诗歌主张实践,不仅是对传统精神的继承,更是对未来诗歌的发展提供了依据,对宋诗产生了一定的影响,在唐诗转向宋诗的过程中起到借鉴作用。 李商隐的诗词结构新奇,风格也非常特殊,在写一些爱情诗的时候,那种缠绵的感受为人传诵,但由于他作诗风格隐晦,后人有时难以理解。 李商隐的诗歌集大家所成,他有李白的浪漫之情,有杜甫的沉郁之思,还有李贺的奇思妙想,他的诗句有时清丽,有时又略显浓艳,因为他的诗歌大多情感饱满丰富,抒发自己意志的时候,大胆敢言,能说别人不敢说的话。 无题诗更是李商隐首创,据说白居易非常欣赏李商隐,历代想要模仿李写诗风格的人都失败了,如今我们仍旧可以发现一些其他诗人写的诗歌中有李商隐的影子。 杜牧的诗歌就比较好概括,他的诗歌内容丰富,从写景到抒情,写诗的风格也是清新自然,杜牧在七言绝句的表象上尤为突出,除了诗歌,杜牧在赋。和古文的创作上都有较高的成就,他认为写文章要以意为主,杜牧能很好的吸收前人的优秀经历,并用在自己身上。 他的古体诗受杜甫影响,题材广阔,他的近体诗却表现的清新脱俗,晚唐诗歌有这样一个趋势就是藻绘绮密,杜牧受到时代影响,免不了也有注重辞采的一面。 李白与杜甫,合称李大杜,一个诗仙、一个诗圣,都是对后世影响极其深远的唐朝大诗人,李白比杜甫年长十一岁,一个是浪漫主义的典型人物,一个则是现实主义的代表,上下难分,文人相吸,他们之间一见如故的真挚友情也是名垂文学史的千古佳话。 李白与杜甫是在杜甫父亲的家中相识的,两个一遇便如知音般相见恨晚,当时的李白已经是声名远扬的大诗人了,而杜甫不过是侵犯权贵被放至山林的默默无闻之辈,但是同为孤僻性格的两人却十分投缘,如同兄弟般珍惜彼此,一起喝酒作诗,十分畅快,在临行分别时还寄诗相赠。杜甫的诗中表现出了对于李白的极其崇敬,对其诗文的评价也甚是贴切。李杜之间的关系,几乎可以称为继伯牙子期之后的最佳友情了。 但是二人此次一别,就再也没有重逢过了。也许是中国太大,又或许是二人结识已晚,显得李杜二人之间的交往过于短暂。在此之后,深情的杜甫一直没有放下对于李白的想念,常于各处写下深刻牵挂的诗句。而李白呢,他寄情于山河,步履不停,广交友人,而杜甫也成了他漫漫游历长河中的一瓢。二人互相别无所求,两大才子能有机会相逢相识,便已是世间难得之事了。 李杜二人都仕途不顺,郁郁不得志,但李白寄情思与山水,四处游历,而杜甫却心系百姓疾苦,揭露暗政。杜甫的天赋略微不如李,但他勤学严谨,依旧留下了许多不朽佳作。 杜甫,字子美,是中国唐朝著名的现实主义诗人,被后人誉为“诗圣”,与李白合称“大李杜”。 杜甫出生北方大士族,家境优越,因此生活比较富足,自幼很顽皮,但也非常好学,七岁的时候就能作诗。公元731年,杜甫十九岁,出游郇瑕,次年又漫游吴越。数年后回到故乡参加“乡贡”,后又到了洛阳,参加了进士考试,但最终都没有考上。 杜甫在洛阳的时候与李白相遇,二人相见恨晚,一起度过了一段寻仙访道、谈诗论文的日子,分别后回到了长安。杜甫一生心系祖国,忧国忧民,但随着唐玄宗统治越来越腐败,而他的仕途也一直不顺,使得生活逐渐陷入贫困之中,他的小儿子是被饿死的。安史之乱爆发后,杜甫更是过上了颠沛流离的生活。 与李白一样,杜甫的一生坎坷曲折,幼时虽生活富庶,但中晚年穷困潦倒,他心怀天下,有“致君尧舜上,再使风俗淳”的政治理想,但仕途不顺。正是因为这些经历,所以才令杜甫写下了许多传颂千古的名篇。与李白的浪漫主义不同,杜甫是现实主义诗人,他的诗风沉郁顿挫,诗词风格多样,记录了唐朝由盛转衰的巨变,反应了社会矛盾与百姓疾苦,对中国的诗歌有着非常深远的发展。 公元778年,杜甫思乡心切,想要乘舟回乡,但一路颠簸异常,最终在由潭州往岳阳的小舟上去世,终年五十九岁。 感谢您的阅读,祝您生活愉快。 本文来源:https://www.wddqw.com/doc/1d056dae58cfa1c7aa00b52acfc789eb162d9e4d.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