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明上河图介绍 清明上河图的介绍: 《清明上河图》是一幅拥有历史价值的风俗长卷。作者经过对清明节日北宁国都汴梁(今开封) 和以虹桥为中心的汴河两 岸各阶层人物活动情形的描述,集中反应了这一历史期间社会生活的一些侧面。翰林张择端(公元十二世纪) ,山东诸城人,是北宋末期职业画家,曾在画院任职,善于画人物、楼阁、舟车等。图中所绘城廓市桥屋庐之远近高低,草树马牛驴驼之大小出没,以及居者行者,舟车之往还先后,皆曲尽其意态而莫可数记,全幅场面浩荡,内容极为丰富。画家用高度归纳和集中 的手法,宽泛而仔细地描绘了各样复杂的社会形象微风俗风采。 《清明上河图》这一不朽杰作,不论从绘 画艺术价值或从历史价值而言,皆可谓国之珍宝。 《清明上河图》长 525 厘米,宽 25.5 厘米,其上当有人物 684 个,牲口 96 头,房舍 122 座,轿子 8 顶,舟船 25 只,树木 124 棵。 《清明上河图》画卷,北宋风俗画作品。传世名作、一级国宝。 《清明上河图》是中国绘画史上最有名的作品 之一,不只艺术水平高明,并且环绕着它还流传下来很多风趣的故事。 作者张择端,字正道,东武 (今山东诸城 )人。宋徽宗时为宫廷画家。少年时到京城汴梁 ( 今河南开封 )游学,后习绘 画,尤喜画舟车、市桥、郭径,独树一帜。 《清明上河图》是张择端的代表作,以前为北宋宣和内府 所珍藏。绢本、淡设色,高 24 .8 厘米,长 528 . 7 厘米,原作现藏北京故宫博物院。 《清明上河图》以雅致的工笔录录了北宋末叶、徽宗时代国都汴京(今开封)郊区和城内汴河两岸的建筑和 民生。该图描述了清明节气,北宋京城汴梁以及汴河两岸的繁荣情形和自然风光。作品以长卷形式,采 用散点透视的构图法,将繁琐的光景归入一致而富于变化的画面中,画中人物 500 多,穿着不一样,神态各异,此间穿插各样活动,着重戏剧性,构图疏密有致,着重节奏感和韵律的变化,笔墨章法都很奇妙。全 图分为 三个段落。 首段,汴京田野的春色: 在疏林薄雾中,掩映着几家草屋、草桥、流水、老树、扁舟。两个脚夫赶着五匹驮炭的毛驴,向城市走来。 一片柳林,枝头 刚才泛出嫩绿,令人感觉虽是春寒料峭,却已大地回春。路上一顶轿子,内坐一位妇人。轿顶装修着杨柳杂花,轿后跟从着骑马 的、挑担的,从京郊踏青扫墓回来。环境和人物的描绘,点出了清明节气的特准时间微风俗,为全画睁开 了序幕。 中段,繁忙的汴河码头: 汴河是北宋国家漕运枢纽,商业交通要道,从画面上能够看到人烟浓密,粮船云集,人们有在茶社歇息的, 有在看相算命的, 有在饭铺进餐的。还有 " 王家纸马店 ",是扫墓卖祭品的,河里船只来往,首尾相接,或纤夫牵拉,或船夫摇橹,有的满载货物, 逆流而上,有的靠岸停靠,正紧张地卸货。横跨汴河上的是一座规模弘大的木质拱桥,它构造精良,形式优美。犹如飞虹,故名 虹桥。有一只大船正待过桥。船夫们实用竹竿撑的;实用长竿钩住桥梁的;实用麻绳挽住船的;还有几人 1 / 2 清明上河图介绍 忙着放下桅杆,以便船 只经过。邻船的人也在指指点点地象在高声吆喝着什么。船里船外都在为此船过桥而繁忙着。桥上的人,也伸头探脑地在为过船 的紧张情形捏了一把汗。这里是名噪一时的虹桥码头区,门庭若市,人来人往,货真价实地是一个水陆交通的会集点。 后段,喧闹的市里街道: 以高大的城楼为中心,两边的房屋鳞次栉比,有茶坊、酒坊、脚店、肉铺、庙宇、公廨等等。商铺中有绫罗绸缎、珠宝香料、 香火纸马等的特意经营,别的另有医药门诊,大车维修、看相算命、修面整容,各行各业,无奇不有,大的商铺门首还扎 “彩楼 欢门 ”,悬挂市招旌旗,招揽买卖,街市行人,人山人海,车水马龙,有经商的商贾,有看街景的士绅,有骑马的官吏,有叫 卖的小贩,有乘座轿子的大家属属,有身负背篓的行脚和尚,有问路的异乡旅客,有听闻书的街巷小儿,有酒楼中痛饮的权门子 弟,有城边行乞的残疾老人,男女老少,士农工商,三教九流,无所不备。交通运载工具:有轿子、骆驼、牛马车、黄包车,有 太平车、平头车,林林总总,样样俱全。绘色绘形地展此刻人们的眼前。 总计在五米多长的画卷里,共绘了五百五十多个各色人物,牛、马、骡、驴等牲口五、六十匹,车、桥二十多辆,大小船只 二十多艘。房子、桥梁、城楼等也各有特点,表现了宋朝建筑的特点。张择端的《清明上河图》是一幅描绘北宋汴京城一角的现 实主义的风俗画,拥有很高的历史价值和艺术水平。 绘画史上名为《清明上河图》的画幅好多,但真本毕竟只有一幅。经过众多学者、专家对这一专题的研究,大家建议基本一 致,都以为现藏北京故宫博物院的这幅是北宋张择端的原作。其余的同名画作,均为以后的摹本或伪托张择端的臆造本。 2 / 2 本文来源:https://www.wddqw.com/doc/1d4d6d8e8c9951e79b89680203d8ce2f0166656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