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堂吉诃德》有感 《堂吉诃德》,这部出版于近400年前的作品,在漫长的文学历史长河中却依然能一直散发着耀眼的光芒。它在世界文学史上享有极高声誉,从出版至今,它被翻拍成了各种语言的影视作品,无数人们从中学习、成长。别林斯基说:“在欧洲所有一切著名文学作品中,把严肃和滑稽,悲剧性和喜剧性,生活中的琐屑和庸俗与伟大和美丽如此水乳交融……这样的范例仅见于塞万提斯的《唐·吉诃德》。” 《堂吉诃德》一书讲述了一名居住在西班牙拉曼却的绅士,深受当时流行的骑士小说的荼毒后发生的一系列令人匪夷所思故事。这位绅士喜爱骑士小说到了走火入魔的地步,竟想要真的去做一名“游侠骑士”,去除暴安良,伸张正义。他给自己改了名叫做“堂吉诃德台拉曼却”,仿照这骑士小说中的情节游说了农夫桑丘做他的侍从,骑着“驽骍难得”,怀揣着对虚构的心上人杜尔西内娅小姐的无限爱慕之情,瞒着亲人朋友悄悄离家,从此就开始了他天马行空般的冒险。 堂吉诃德把风车当作巨人同他们撕打,他把客店当作堡垒,他把妓女当做高贵妇人,他把一个破铜盆当作坚固无比的“曼布利诺”头盔,他把羊群当作交战的大军,他要同狮子进行搏斗……他是个被人们嘲笑的疯子,全凭自己的对骑士小说的想象干出了无数令人啼笑皆非的疯事。刚开始看书时,我还会时不时地被这些无法想象的奇事逗乐,可随着阅读的不断深入,我越来越难以笑出声来,却在不知不觉中多了一种悲凉,无奈。拜伦说;“《唐·吉诃德》是一个令人伤感的故事,它越是令人发笑,则越使人感到难过。这位英雄是主持正义的,制伏坏人是他的惟一宗旨。正是那些美德使他发了疯。”是的,这部小说不仅能让人们笑出声来,更有一种让人们笑着哭的魔力。 堂吉诃德真的是个疯子吗?书中多次写到只要在不提及骑士小说时,他的头脑比任何人都要清醒,他知识渊博,博闻强识,论述起道理来长篇大论张口就来。书中的那位高明人士堂狄艾果台米郎达说他是“说高明却很疯傻,说疯傻却很高明”因为堂吉诃德说起话来通情达理,谈吐文雅,讲来头头是道,而他的行为却是莽撞胡闹,荒谬绝伦。从他对待骑士道的行为来看他确实是一个不折不扣的疯子,而从其他方面来看他又是一个头脑睿智的高人。他只为骑士小说而疯,只为他心中的骑士道而疯。那这种疯又何尝不是一种极端的坚持呢?又何尝不是堂吉诃德对他心中高尚伟大的骑士梦的执着追求呢?他一心想做一名千古流芳的伟大骑士,为贫苦人伸张正义,这就是他一直追求着的梦想,并且也一直为了这个梦想而奋斗。为了梦想而奋斗不正是我们最应该做的事吗?只不过在堂吉诃德身上他的梦想有些虚无缥缈,遥不可及又有点不切实际罢了。在别人眼里看来都是不可能的事,只有堂吉诃德仍然愿意为了这个不可能的梦想而奋斗。他知其不可为而为之,他并不是一名疯子,他反而比所有那些嘲笑他疯癫的乌合之众都要清醒,在不可能的理想面前,在高耸如云的困难大山面前,只有堂吉诃德身穿盔甲,拿着手中的长枪,永不退缩。 我们每个人都曾经年少轻狂,都曾拥有那些英雄的梦想。可在现实面前,那纯洁的理想却是那么脆弱不堪。不知不觉中我们都在离着我们最初的理想越来越远。不是我们不愿努力拼搏,而是不敢去努力奋斗。现实生活的压力太大太大,逐梦路上的困难太多太多。我们还未出发就已经退缩,逐渐的妥协于现实,慢慢的变成了那个自己曾经最讨厌的人。前几天和考上艺校的同学聊起了理想,她说她要当一名记录片导演,拍出震撼人心的电影。突然想起我高中时最大的梦想也是当一名导演,想导出令好莱坞刮目相看的中国电影。可是在家长,老师的“耐心教导”下我终于还是放弃了这个”非主流“的想法。又曾几何时,我信誓旦旦的说以后绝不读研,大学毕业就开始闯荡,而如今我的理想却是考研继续深造。想来真是无言以对。我没有做到坚持最初的理想,而堂吉诃德却一路坚守。 堂吉诃德不光光是位勇敢的逐梦者,更是一位伟大的实干家。小说中提到了多位喜爱骑士小说的人物,我相信这些人既然喜爱骑士小说,就一定会将自己代入到小说中的奇遇中去,也一定有着他们自己的小小骑士梦。可除了堂吉诃德,再没有第二个人像他一样二话不说,来一场说走就走的骑士冒险。神父、理发师、参孙等想尽办法骗堂吉诃德回家的人也一定想伸张正义,为民除害。可是他们却没有真正的做到。这个世界上有两种人,一种人想得多,做得少;另一种人却管埋头苦干。前一种是思考者,后者是实干家。诚然,多思考能让我们的行动更高效、更有目的性。没有了思考者,人们要多走几条弯路,多摔几个跟头。可是想想如果没有了实干家,所有的人只顾思考却从不行动,那这个世界毫无疑问会变得一团糟。在面对困难挑战时,我们总是思考的太多,顾虑的太多,却迟迟不肯行动。顾虑多了,身上的包袱也就多了,我们越来越谨小慎微,越来越胆小怕事,最后死在平庸里。可是在命运降临的瞬间,那些市民的一切美德——小心,顺从,勤勉,谨慎全都无济于事,命运始终只需要英雄,并把他造就成不朽的人物。命运鄙视地把畏首畏尾的人拒之门外,只愿意用热烈的双臂把勇敢者高高举起,送上伟大者的天堂。 桑丘,这位堂吉诃德的侍从,与堂吉诃德在人物塑造上形成了鲜明的对比。堂吉诃德又高又瘦,面黄肌瘦好似营养不良;而他的侍从却是矮胖身材。英勇的骑士时刻牵挂着他心中的美人杜尔西内娅,想为她建功立业夺取功名;桑丘却更加关心何时能填饱肚子和主人曾经许诺过的海岛总督。一个更加精神,一个更加物质。所以也就很好理解他俩体型上的差别了,人世间的精神总是固执而消瘦的,只有物质才丰满而世俗。桑丘最后真的当了海岛总督,还赚了一笔钱荣归故里。堂吉诃德却在抑郁中告别人世。一个是物质的喜剧美,一个是精神的悲剧美。 塞万提斯在小说后半部分字里行间流露出了一种悲剧氛围,故事里无数的人们嘲笑堂吉诃德的荒唐行为,却没人真正看到堂吉诃德想为贫苦人民打抱不平的简单心愿。在物质生活逐步提升的当下,孕妇在公交车上没人让座,老人摔倒了没人敢扶,道德问题已经成为了严重的社会危机。我们需要更多的人来伸张正义,树立模范。而堂吉诃德为了正义而活,却被无数人嘲笑,这是多么大的悲凉与讽刺啊。 堂吉诃德与桑丘这主仆俩,主人对待游侠骑士确实有些疯癫,侍从却只有傻气而不疯。桑丘是被主人许诺的海岛总督所吸引才随行冒险的。可是到了故事的最后,堂吉诃德奄奄一息时头脑早已恢复了清醒,不再痴迷于游侠骑士。他对桑丘说“朋友,我以为世界上古往今来都有游侠骑士,自己错了,还自误误人,把这个见解传授给你,害你成了像我一样的疯子;我现在请你原谅。”桑丘却答到“您真懒,快起床,照咱们商量好的那样,扮成牧羊人到田野里去吧。堂娜杜尔西内娅已经摆脱魔缠,没那么样的漂亮,也许咱们绕过一丛灌木,就会和她劈面相逢。”主人已经摆脱了疯癫到了最后的清醒,侍从却从开始时不疯却变成了结尾痴于骑士冒险。主仆俩的变化让我想起了电影《杀人回忆》。影片中乡村警察和来自大城市的城市警察一同办理一个连环杀人案,乡村警察迷信严刑逼供,相信直觉;城市警察刚好相反,只认证据。在残酷的现实面前,两人都逐渐改变。影片最后,他们抓到了凶手却苦于没有证据。城市警察由于极度的愤怒和自责,想相信直觉直接把疑犯杀掉,而正是乡村警察的要求证据的激烈阻拦,才没让城市警察犯下大错。两名警察的性格,判案方法都在不知不觉中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和桑丘一样,他们都在现实面前丢失了最初的自我,许许多多的无形的力量让曾经的他们面目全非。 电影《熔炉》里有这样一句话:“我们一路奋战,不是为了改变这个世界,而是不让这个世界将我们改变。”如何做到坚持自我?唯有像堂吉诃德那样手持长枪,勇往直前。 本文来源:https://www.wddqw.com/doc/1d654019591b6bd97f192279168884868762b8f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