君问归期未有期,巴山夜雨涨秋池。 何当共剪西窗烛,却话巴山夜雨时。 李商隐(813-约858)字义山,号玉谿生,怀州河内(今河南沁阳)人。授秘书省校书郎,补弘农县尉。因卷入牛李党争,长期遭人排挤,潦倒失意。其诗构思细密,想象绮丽,语辞精美,韵调和谐,七律、绝成就极高。好用典,意旨晦涩,有“诗谜”之称。对晚唐、宋初诗坛颇有影响。有《李义山集》。 这首诗在诗人众多的诗作中,大概要算是最好理解的一首了。即使这样,也还是有不同的说法,有的版本就题为《夜雨寄内》,说是诗人专写给妻子王氏的诗信;有的则说就是“寄北”,是写给北方的朋友的。诗意大致是—— “你问我什么时候能回来,我不知道,也许是遥遥无期吧;我这“巴山蜀水凄凉地”正下着连夜的秋雨,我思归的情绪也像这暴涨的池水一样啊!什么时候才能回家,和你在西窗之下秉烛夜谈呢?到那时,我再告诉你今夜秋雨绵绵,沟满池平的情形吧……” 诗人首句点题,“君问归期未有期”,让人感到这是一首以诗代信的诗。诗前省去一大段内容,可以猜测此前诗人已收到妻子的来信,信中盼望丈夫早日回归故里。诗人自然也希望能早日回家团聚。但因各种原因,愿望一时还不能实现。“未有期”,包含着对殷殷关切的抱歉和对前途未卜的无奈。离别之苦、思念之切,流露无遗矣。 次句“巴山夜雨涨秋池”是诗人告诉妻子自己身居的环境和心情。秋山夜雨,总是唤起离人的愁思,“涨”字一语双关,既写眼前雨景,又寓思乡愁绪之溢。仿佛使人想象:在某个秋雨缠绵的夜晚,池塘涨满了水,诗人独自在屋内倚床凝思。想着此时此刻妻子在家中的生活和心境;回忆他们从前在一起的共同生活;咀嚼着自己的孤独…… 三、四句“何当共剪西窗烛,却话巴山夜雨时”,这是对未来团聚时的幸福想象。心中满腹的寂寞思念,只有寄托在将来。那时诗人返回故乡,同妻子在西屋的窗下窃窃私语,情深意长,彻夜不眠,以致蜡烛结出了蕊花。他们剪去蕊花,仍有叙不完的离情,言不尽重逢后的喜悦。“何当”现盼望回乡团聚之急切;“却话”说明此种情形之下的感触太深切、太难忘了,以致于要在他日温馨团聚之时和你分享咀嚼、慢慢回味。 全诗既描写了今日身处巴山倾听秋雨时的寂寥之苦,又想象了来日聚首之时的幸福欢乐。“归期”“未有期”,一问一答,写出了身处两地心系一处的深情;两处“巴山夜雨”,前实后虚,回环对比,达到了时空融合、虚实统一的效果;“夜雨涨秋池”是人各一方的“冷”,“共剪西窗烛”是喜悦重聚的“暖”,冷暖对比,突出的是乡愁无限的凄苦。此时的痛苦,与将来的喜悦交织一起,时空变换,尤如一组组蒙太奇画面,给人以缠绵悱恻之感。 通计28字的一首小诗,诗人用了两处反复,一处双关,两处对比,还有一问一答,每一句都像是信手拈来,未加雕琢,但每一句却都秀丽天成,美不胜收。这就是这首诗脍炙人口、流传久远的原因所在!尤其是最后一句“却话巴山夜雨时”,给人以无限的想象空间:诗人身居僻远的孤独失意,夜雨难眠的乡思愁绪,收悉问候的惊喜慰藉,盼望团聚的急切,摒弃前怨的豁然,共叙旧事的感慨,历尽变态的了悟,……仿佛都融在了这潇潇秋雨之中,点点滴滴,直浸入每个人的心底。“寄至味于淡泊”之谓,此之是也! 所以我认为:此诗若写给朋友则显平淡,写给妻子才更显凄苦—— 诗人卷入党争,身处巴蜀剑南,潦倒失意之际,所谓的朋友恐怕都已经避之唯恐不及了,谁还会来趟他这滩浑水?只有相依为命的妻子,才会在此时殷勤问候他的归期,也只有妻子,才是诗人倾诉衷肠的唯一对象。更何况这个唯一能倾诉的人,正是诗人失意的“导火索”:诗人的妻子是王茂元的女儿,王茂元是李德裕的人;诗人早年又受令狐楚的赏识和提拔,令狐楚却是牛僧孺的人;李德裕和牛僧孺不和,这样,诗人的婚姻,就意味着背叛牛党而投靠李党。试想,如果不是与王氏结婚,诗人会陷入“忘恩负义”、“重色轻友”、“足踏两只船”的尴尬境地吗?而如今,满腹心事还只有向自己人生悲剧的源头诉说,此中的无奈凄苦就可想而知了…… 余试以诗解之曰: 巴山夜雨涨秋池,归期无期寄君知。 见字如面勤珍重,共待西窗剪烛时。 本文来源:https://www.wddqw.com/doc/1d887d2305a1b0717fd5360cba1aa81145318f1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