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书随笔 读《让教育更明亮》有感

时间:2022-07-22 05:30:11 阅读: 最新文章 文档下载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下载后的文档,内容与下面显示的完全一致。下载之前请确认下面内容是否您想要的,是否完整无缺。
读书随笔 读《让教育更明亮》有感



之所以选择《让教育更明亮》这本书,一是源于温暖的题目;二是源于作者常生龙老师。此时此刻,扉页上的几行字映入眼帘:好的教育能激发孩子的潜能,让他们认识自己,发现自己,始终以健康快乐的心态来面对生活中的每一天、每一件事情,这样的教育,才能让每个在其周边的人感受到教育该有的温度和亮度。好走心的话,暖暖的,柔柔的,甜甜的。特别是打开目录,再一次读到教育的目的一辑中感触最深的一句话:学生是有血有肉的人,教育的目的是为了激发和引导他们的自我发展之路(怀特海《教育的目的》是的!教育的根本目的是。然而理想很丰满,现实很骨感。前几天,一个因与孩子交流不畅的母亲给我发信息求助,我能体会到另一端母亲的焦急与无奈,乃至崩溃,但我又深知心理咨询不是万能的!

这是一个怎样的孩子呢?

母亲说,女儿12岁了,正读七年级,一个简单甚至幼稚至极的人,特别爱打抱不平,能为朋友两肋插刀。估计分班时就对班主任有点成见,入班后又不时与老师对着干,所以上学期老师好像打了她一下。因为母亲也是教师,所以站在教师的立场与孩子沟通,说老师都是为了学生好。我想,家长就是家长,应该与孩子共情,让孩子发泄一下,最后再巧妙化解师生恩怨。虽然,当时也偃旗息鼓,但孩子心里的疙瘩并未解开,所以敏感而脆弱的心总是在受伤。

老师说,孩子的原因主要源于家庭,父爱的缺失,或者父母非融洽的婚姻关系造就了一个敏感多疑的孩子,她总是用另类的眼光审视周围的世界,思维有点偏激,对于学习管理不能做到遵规守纪。

孩子说,她不想待在学校,哭了很多天了,想不开,光想回家。总感觉班主任有些不讲道理,处理学生问题不妥,还经常出言不逊,不能公平公正对待每一个学生,对看课外书的学生不仅当着全班的面念检讨,还把书一页一页撕掉……自己是个情绪写在脸上的人,时间长了便有人说我脾气大,阴晴不定,不好相处,所以没有几个朋友。因为朋友打抱不平, 就成了老师口中的那个搅了一锅粥的老鼠屎了。由于提了一次意见,竟成了老师眼中的坏学生,加上争辩了几句,竟然遭打,我简直受够了。

倾听,反思,心情特沉重,只想说作为教师,亦或父母,给孩子无限可能。想起叶澜也曾说过——教天地之事,育生命自觉。教是内容,育是目的。教育就是要帮助一个孩子在未来的生活中更成功地寻求自己的幸福。身在学校,每一个孩子都能感受到老师的善意,能抬起头来说话,能在与老师的沟通中感受到他比自己想象得更优秀,有能力做最好的自己。

作为教师,我们做好我们能做的事情,不戴有色眼镜审视每一个学生,生亦如此

是的,每个孩子都是独一无二的,出生环境、天性禀斌、兴趣等都不相同,但每个孩子都是在不断发展变化的,都是在不断生长的。不把个性当缺点,眼中有差异,心中无优劣。


如果我们总是用同一把尺子去衡量,去要求孩子,教育无疑是一场灾难!

给学生无限可能吧,让教育更明亮!


本文来源:https://www.wddqw.com/doc/1dc752ac541252d380eb6294dd88d0d233d43ca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