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我眼中的唐诗之美 在中国古代文学史上,唐朝占有举足轻重的地位,而诗歌可以说是唐代文学的代表。从数量上来说,《全唐诗》一共有近5万首诗歌;从质量上来说,王勃、李白、杜甫、王维、韩愈……很多诗歌大师出生在唐朝。胡应麟说:“甚矣!诗之盛于唐也。”可见唐代诗歌的繁盛。 我曾经和中国的朋友讨论中国文学,发现他们虽然都推崇唐诗,但是对于唐诗美在哪里各执一词。俗话说,“一千个读者,有一千个哈姆雷特。”那么我就来谈一下我眼中的唐诗之美。 我认为唐诗之美首先来自于唐诗的结构。唐诗被要求对仗,也就是说前后两句的格式一致。这种对称感给人一种在逻辑上的美感。在律诗中,一般前面六句诗都是要求对仗的。比如: 昔看黄菊与君别,今听玄蝉我却回。 五夜飕飗枕前觉,一年颜状镜中来。 马思边草拳毛动,雕盼青云睡眼开。 天地肃清堪回望,为君扶病上高台。 这是刘禹锡的《始闻秋风》。对比前后两句,可以很清楚地看出,不仅相同位置上词语的长度相同,而且对应的词语的词性和意思也相近。在第一、二句中,“昔”与“今”都表示时间,“看”与“听”都表示感官动作,“黄”与“玄”都表示颜色,而“菊”与“蝉”都是景物,“别”与“回”都是动词。但是,这里的“与君”和“我却”是交叉相对的,也就是说,“君”与“我”都是代词,而“与”与“却”都是连词。为什么呢?这就是唐诗的第二个美的地方了。 唐诗之美体现在音律上。唐诗读起来有一种独特的味道。原因有两点,第一,押韵,也就是偶数句的最后一个字的读音相似;第二,平仄,中国人把汉字的读音分为两类,分别是“平”和“仄”。当第一句的某个字是“平”时,第二句的相同位置的字就被要求是“仄”;相反,当第一句的某个字是“仄”时,第二句的相同位置的字就被要求是“平”。一般来说,奇数句的最后一个字是“仄”,而偶数句是“平”。对于严谨的律诗,每一位的“平”或者“仄”甚至是固定的,一般只能按照几种模版来创作。比如李白的《塞下曲》: 五月天山雪,无花只有寒。 ;. . 笛中闻折柳,春色未曾看。 晓战随金鼓,宵眠抱玉鞍。 愿将腰下剑,直为斩楼兰。 偶数句最后一个字分别是“寒”“看”“鞍”“兰”读音很相似,而且全部是“平”。“五月天山雪,无花只有寒。”如果读出来,就是“仄仄平平仄,平平仄仄平”。朗读上面的诗,会有一种类似于音乐的美感。在前面的《始闻秋风》中,“君”和“却”虽然意思上不能对称,但是读音上是相反的。 如果说结构和音律上的美来自于汉字的奇妙,那么下面两种美就来自于中国的文化。 唐诗的第三种美来自于典故。所谓典故,就是引用其它的诗,或是传说,历史故事的内容。如果你不知道相关的故事或者传说,就会很难理解唐诗的意思;但是如果你是一个知识渊博的人,当你如同破解密码一样看懂诗人的意思的时候,你就会会心一笑,感受到一种独特的美感。比如李白的《行路难》: 金樽清酒斗十千,玉盘珍馐直万钱。 停杯投箸不能食,拔剑四顾心茫然。 欲渡黄河冰塞川,将登太行雪暗天。 闲来垂钓坐溪上,忽复乘舟梦日边。 行路难,行路难,多歧路,今安在。 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 这首诗中的“闲来垂钓坐溪上,忽复乘舟梦日边。”引用了两个典故。如果不知道其中的故事,你可能会认为这是描写诗人去钓鱼和做梦的动作。但是实际上,它引用了姜太公钓鱼遇到周文王,和伊尹做梦梦到太阳,然后遇到商汤的故事。所以诗人的意思是,他也想像姜太公和伊尹一样被皇帝任用。 唐诗的第四种美来自于意境。这是一个很难理解的词语。唐诗是很含蓄的,所以很少有直接表达自己的感情。诗人经常通过描写一些景色、东西或者事情来朦胧地说出自己的感情。比如李商隐的《锦瑟》: 锦瑟无端五十弦,一弦一柱思华年。 庄生晓梦迷蝴蝶,望帝春心托杜鹃。 沧海月明珠有泪,蓝田日暖玉生烟。 ;. . 此情可待成追忆?只是当时已惘然。 这首诗结合了典故和意境。在第三、四、五、六句,每一句都是一个典故。但是,这四个典故的意思分别表达了不同的意思和情绪。这首诗是如此的朦胧,以至于后人也不能确定诗人的意思,但是这并不妨碍这首诗的出名。这是因为其中的意境很好,有一种忧愁的感情。 总的来说,我觉得要想完全理解唐诗的美,就要理解中国的汉字和文化。 参考文献 1.《中国古代文学基础》,韩传达,陈慧娟 2.《唐诗研究》,沈松勤,胡可先,陶然 ;. 本文来源:https://www.wddqw.com/doc/1e2107bfc8aedd3383c4bb4cf7ec4afe05a1b1d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