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学手抄报:课堂顺利的背后 数学手抄报:课堂顺利的背后数学手抄报:课堂顺利的背后 与青年教师讨论数学课堂教学,他们反映经常碰到这样的现象:在课堂上师生合作得非常好,教学任务很顺利地完成了,但学生完成作业的情况却远没有感觉的那么好。问题出在哪里呢?仔细分析构成整节课的各个环节,可以发现,这些课堂顺利的背后,往往是教学的不到位或越位。具体体现在三个方面: 一是教师浅层次解读教材,学生体验了 伪成功 。教师在解读教材时,重点关注的大多为学生在本节课要掌握的知识点,教学中也十分注重开展关于知识点的相关学习活动。比如,在六年级 面积的变化 实践活动的教学中,有教师按照教材的安排,逐一开展了量一量、算一算等活动,引导学生发现了长方形面积的变化与长、宽的变化之间的关系,接着让学生自主探索其他几个图形的面积变化是不是也存在这样的关系。学生又一次动手测量,终于从一系列的数据中发现了放大后面积与放大前面积的比是对应边的平方倍的比,进而推广到把一个平面图形按n:1的比放大后,与放大前图形的面积比是多少。学生发现了这一规律,课堂便大功告成。事实上,这个规律仅是从数据的观察分析中得出的,并不代表学生获得了对这一问题的本质的认识──正因为缺少了让学生解释分析所发现的规律的过程(同时还应该联系以往学习的面积单位的转化,让学生进一步认识到面积是1 如何变化的),在后来的计算图形面积时,就有学生错把面积扩大的倍数当成对应边的比了。 二是教师主导过度,学生成为了 伪主体 。比如,在六年级《用转化的策略解决实际问题》的学习中,教师出示以下三个问题,让学生回顾转化策略在以往学习中的运用:(1)刚刚学习的圆柱和圆锥部分,多次运用了转化的策略,你能说出来有哪些吗?(2)在以前学习的平面图形中,有没有转化策略的应用?(3)在日常的计算中,有没有转化的应用呢(同时出示了相关的计算题让学生分析)? 面面俱到 的三个问题,指引着学生沿着教师铺设的轨道有条不紊地前行,一切尽在教师的 掌控 之中。 三是小组合作代替了独立思考,学生经历了 伪思考 。小组合作是时下课堂教学中常用的组织形式,但几个学生简单地围在一起开展活动并不是小组合作。比如,四年级教学 寻找搭配现象中的规律 ,教师出示例题后,就让学生前后四人小组合作研究一共有几种搭配的方法,学生很快就说出了6种 学习基础好的学生几乎不用思考就能知道,而学习基础差的学生只是混在其中 和稀泥 ,他们都没有经历认真分析的过程。这个结论的 顺利 得出,是以牺牲一部分学生的思维训练为代价的。没有个体独立思考的合作学习,充其量只是表面的繁华。基础好的学生以自己的思考代替了基础差的学生的思考过程。 这样的课堂教学,是基于完成任务式的教学,是关于掌握知识点和基本技能的教学,是一种 短效 的教学,更是一种 短视 的教学。数学思维的发展,数学素养的提升,才是数学教学的根本。因而,教2 本文来源:https://www.wddqw.com/doc/1e3ff11eac51f01dc281e53a580216fc710a537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