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诗词鉴赏《望洞庭》 小学诗词鉴赏《望洞庭》 其全文古诗以下: 湖光秋月两相和,潭面无风镜未磨。 瞭望洞庭山川色,白银盘里一青螺。 【前言】 《望洞庭》是唐代诗人刘禹锡所作的一首七言绝句。《望洞庭》载于《全唐诗》卷三百六十五。此诗经过对洞庭湖高旷清超的描述,充分表现出诗人的奇思异采。表达了诗人对洞庭湖的喜爱和赞美之情。 【说明】 洞庭:湖名,在今湖南省北部。 湖光:湖面的波光。两:指湖光和秋月。和:友善。指水色与月光互相辉映。 潭面:指湖面。镜未磨:祖先的镜子用铜制作、磨成。这里一说是湖面无风,水平如镜 ; 一说是瞭望湖中的光景,隐约不清,忧如镜面没打磨时照物模糊。 山川翠:也作“山川色”。山:指洞庭湖中的君山。 白银盘:形容寂静而又清的洞庭湖面。白银:一作“白云”。青螺: 这里用来形容洞庭湖中的君山。 【翻译】 洞庭湖上月光和水色交相融和,湖面海不扬波忧如未磨拭的铜镜。远远瞭望洞庭湖山川葱绿如墨,好似洁白银盘里托着青青的螺。 【赏析】 1 / 3 小学诗词鉴赏《望洞庭》 《望洞庭》作于长庆四年 ( 公元 824 年) 秋,刘禹锡被贬逐南荒,二十年间去来洞庭,据文件可考的约有六次。其中一次,刘禹锡转任和州经过洞庭湖,观看洞庭湖的景色而写下了此诗。 诗中描述了秋夜月光下洞庭湖的优美景色。微波不兴,寂静秀美,分外怡人。诗人飞驰想像,以清爽的笔调,生动地描述出洞庭湖水沉静、祥和的模糊美,勾画出一幅美丽的洞庭山川图。表现了诗人对大自然的热爱,也表现了诗人壮阔非凡的气度和高卓清奇的情致。 诗从一个“望”字着眼,“水月交融”、“湖平如镜”,是近望所 见 ; “洞庭山川”、“忧如青螺”,是瞭望所得。虽都是写望中情况, 差异却不问可知。近景美好、奇怪 ; 远景迷潆、奇丽。潭面如镜,湖水如盘,君山如螺。银盘与青螺相映,明月与湖光互衬,更觉情况相容、相辅相成。诗人笔下的君山忧如镶嵌在明镜洞庭湖上一颗优秀绝伦的翡翠,令人目不暇接。其用词也极精到。 首句描述澄彻空明的湖水与素月青光交相辉映,俨如琼田玉鉴,是一派空灵、缥缈、沉静、友善的境地。表现出天水一色,玉字无尘的融和画面。“和”字下得工炼,表现出了水天一色、玉宇无尘的融和的画境。而且,忧如还把一种水国之夜的节奏——演漾的月光与湖水吞吐的韵律,传达给读者了。 第二句描述湖上无风,迷迷惑蒙的湖面仿佛未经磨拭的铜镜。“镜未磨”三字十分形象贴切地表现了千里洞庭海不扬波、平易温柔的情况,在月光下别具一种模糊美。因为只有“潭面无风”,波浪不惊,湖光和秋月才能两相协调。否则,湖面狂风怒号,浊浪排空,湖光和秋月便无法辉映成趣,也就无有“两相和”可言了。 第三、四句诗人的视线从广阔的湖光月色的整体画面集中到君山一点。在皓月银辉之下,洞庭山愈显葱绿,洞庭水愈显清明,山川互相不分,望去忧如一只雕镂透剔的银盘里,放了一颗娇小玲珑的青螺,十分引人喜爱。诗人笔下秋月之中的洞庭山川变成了一件优秀绝伦的工艺美术珍品,给人以莫大的艺术享受。“白银盘里一青螺”,真是匪夷所 2 / 3 本文来源:https://www.wddqw.com/doc/1e5629a9393567ec102de2bd960590c69fc3d84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