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庭坚的诗词《清平乐春归何处》赏析

时间:2022-03-28 10:11:38 阅读: 最新文章 文档下载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下载后的文档,内容与下面显示的完全一致。下载之前请确认下面内容是否您想要的,是否完整无缺。
黄庭坚的诗词《清平乐春归何处》赏析

《清平乐春归何处》 宋黄庭坚

春归何处,寂寞无行路。若有人知春去处,唤取归来同住。 春无踪迹谁知,除非问取黄鹂。百啭无人能解,因风飞过蔷薇。 【赏析】

词以一个问句开篇,对春的去处提出疑问。“春归何处”,春天到底去哪里了呢?“无行路”,连同一个“归”字,将春天拟人化,表现出作者对春天眷恋不舍的感情。“若有人知春去处,唤取归来同住”,这两句写得很有情味,作者忍不住问,有谁知道春天的去处?若是知道,把“春天”给叫回来,我要和它住在一块。这当然仅仅作者的一种美好想象,春天是一个很抽象的事物,并不是一个人,作者有意使用曲笔来表现自己的惜春之情,进而使词的情节波荡起伏。 词的下阕写得更加有味,“春无踪迹谁知,除非问取黄鹂”,没有人可以知道春天的去处,除非问一问春天的小精灵——黄鹂。黄鹂一般是在春末夏初出现,对春天的归去非常敏感,所以词人就想当然,说只有黄鹂才能知道春的去处。可是黄鹂又不是人,整天叽叽喳喳,谁能晓得它的意思呢?“百啭无人能解,因风飞过蔷薇”,末尾两句写得很灵动,妙趣横生。只见黄鹂趁着风势,轻快地飞过蔷薇花丛。蔷薇花开,夏天已来临,词人恍然大悟,原来自己所喜爱的春天已经不见了,惜春之情,可见一斑。这首词容易令我们回想起小时候的一首儿歌“春天在哪里呀春天在哪里,春天在小燕子的花衣里……” 薛砺若《宋词通论》:“山谷词尤以《清平乐》为最新,通体无一句不俏丽,而结句‘百啭无人能解,因风飞过蔷薇’,不独妙语如环,而意境尤觉清逸,不着色相。为山谷词中最上上之作,即在两宋一切作家中,亦寻不着此等隽美的作品。”


扩展阅读:黄庭坚的文学造诣

江西诗派是北宋后期形成了一个以杜甫为祖,黄庭坚、陈师道、陈与义为宗(即“一祖三宗”)的诗歌流派。黄庭坚是江西诗派的开派宗师和。该流派崇尚黄庭坚的“点铁成金、夺胎换骨”之说。且诗派成员大多受黄庭坚的影响,作诗风格以吟咏书斋生活为主,重视文字的推敲技巧。

黄庭坚的诗以唐诗的集大成者杜甫为学习对象,构建并提出了“点铁成金”和“夺胎换骨”等诗学理论,成为江西诗派作诗的理论纲领和创作原则,对后世的文学创作产生了长远的影响。作为宋代大诗人之一,黄庭坚对宋诗的影响甚至超过了一代大文豪苏轼。苏轼作诗以气运笔、放笔纵意、纵横驰骋、大开大阖、变化莫测、结构复杂,无迹可求,所以苏诗成就虽高,师之者极少,未能形成流派。黄庭坚的创作思路有迹可寻,甚讲法度,便于学习,所以其追随者许多。黄庭坚的诗,法度严谨,说理细密,代表了宋诗的特点。可以说,黄庭坚诗是宋诗艺术特色的,受黄庭坚影响形成的江西诗派,也影响了南宋一代诗风,并对后世造成长远影响。苏轼做侍从官时,曾举荐黄庭坚代替自己,推荐词中有“瑰伟之文,妙绝当世;孝友之行,追配古人”之句,可见推举之重。 扩展阅读:黄庭坚作诗的讲究

一是注重用字。用字“要字字有来处”。时人评黄庭坚作诗“一字一句,必月锻季炼,未尝轻发”。黄庭坚还提出诗的“句中眼”,所谓“句中眼”即后人所说的“诗眼”,就是注重对关键字词的锤炼,如“春风又绿江南岸”之“绿”字,即是锤炼而来,可谓“置一字如关门之键”。

二是重视句法。黄庭坚《送顾子敦赴河东》诗:“无人知句法,秋月自澄江”。何谓“句法”,从这句诗里可以看出,黄庭坚论诗的句法尚简易,如秋月澄江,明晰可感。在《与王观复第二书》中说:


“但熟观杜子美到夔州后古律诗,便得句法简易而大巧出焉。平淡而山高水深,似欲不可企及,文章成就,更无斧齿凿痕,乃为佳耳。” 三是讲究章法。黄庭坚讲章法命意言论甚多,如:“欲作楚辞,追配古人,直须熟读《楚辞》,观古人用意曲折处讲学之,然后下笔。譬如巧女绣妙一世,若欲作锦,必得锦机乃能作锦。”把章法结构喻为“锦机”。又如“山谷文章必谨布置,每见后学,多告以《原道》命意曲折。”又如:“作诗正如作杂剧,初时布置,临了须打浑,方是出场。”综合起来看,黄庭坚所谓章法是讲求诗的结构的曲折变化,而这些曲折变化是通过学习前人作品揣摩出来的。

黄庭坚虽讲诗法,但他并不固守诗法,而是要求最终超越诗法,达到“不烦绳削而自合”的境界。




本文来源:https://www.wddqw.com/doc/1f0331f9b94ae45c3b3567ec102de2bd9605defa.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