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十四节气之清明

时间:2022-07-10 21:41:14 阅读: 最新文章 文档下载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下载后的文档,内容与下面显示的完全一致。下载之前请确认下面内容是否您想要的,是否完整无缺。
二十四节气之清明-历史论文



二十四节气之清明

余世存

这个节日,既有慎终追远的感怀,有生离死别的黯然销魂,又有欢乐赏春的气氛,有清新明丽的生动景象

《淮南子· 天文训》中说:“春分后十五日,斗指乙,则清明风至。”“清明风”即清爽明净之风。

这一节气,我们中国人称之为清明。“春分后十五日,斗指丁,为清明,时万物皆洁齐而清明,盖时当,因此得名。”

在中国历史上,清明节气具有特殊性。中国人悠远的风俗习惯,如寒食节、上巳节,都恰巧在清明前后。传统的上巳节在农历三月的第一个巳日,后来改为三月三,沿袭下来,成为人们水边宴饮、郊外游春的节日。孔子理想的美好生活:“暮春者,春服既成,冠者五六人,童子六七人,浴乎沂,风乎舞雩,咏而归。就是对上巳节日的写实。也是当时的写实。

汉代学者应劭曾对上巳节做过研究,他认为,这种活动远在殷周时就已经形成,政府还专门设置女巫之职进行主持。因为此时正当季节交换,阴气尚未退尽而阳气“蠢蠢摇动”,人容易患病,所以应到水边洗涤一番。为什么要选在巳日呢?应劭解释说,“巳者,祉也”,既除掉致病因素,又祈求福祉降临。现代学者也认为这一节俗中有卫生保健的合理性。

《诗经》中说:“溱与洧,浏其清矣。士与女,殷其盈兮。女曰观乎?士曰既且。且往观乎?洧之外,洵訏且乐。维士与女,伊其将谑,赠之以勺药。”翻译成现代白话就是,溱水洧水向东方,三月春水多清凉。小伙姑娘来春游,熙熙


攘攘满河傍。姑娘说道看看去,小伙回说已经逛。再去看看又何妨?瞧那洧水河滩外,实在宽大又舒畅。小伙姑娘来春游,尽情嬉笑喜洋洋,互赠勺药情意长。这正是“有女怀春,吉士诱之”。官府甚至鼓励男女欢爱,把这样的日子当作天地做媒的好日子。

中国的寒食节则以冬至后105 天为计,一般在清明节前一两天。又称“禁烟节”“冷节”“百五节”,是远古人在春天改火形成的习俗。先民们钻木取火,火种来之不易,取火的树种因季节变化而不断变换,因此,改火与换取新火是古人生活中的一件大事。

每到初春季节,气候干燥,人们保存的火种容易引起火灾,春雷也易引起山火。古人就在此时把上一年传下来的火种全部熄灭,即是“禁火”,过几天再重新钻燧取出新火,作为新一年生产与生活的起点,谓之“改火”或“请新火”。在这几天无火的日子里,人们只能以冷食度日,即为“寒食”,故而得名“寒食节”。

春秋时代,晋文公有过一段流亡国外的艰难岁月,介子推历经磨难辅佐他,晋文公回国做了国君,给大家封赏,介子推到绵山隐居。晋文公烧山逼他出来,子推母子隐迹焚身。晋文公为悼念他,下令将绵山改为介山,在介子推忌日(后为冬至后一百五日)禁火寒食,这与民俗中固有的寒食习惯合一。可以说,寒食的习俗来源于禁火,来自纪念介子推的说法只是后来增加的意义。

春秋晚期,人们开始封以土堆,种上树木以作标记,祭祖也从宗庙改到墓地。祭坟扫墓的风俗就此流传下来,《汉书》记载,大臣严延年即使离京千里,也要定期还乡祭扫墓地。唐代,不论士人还是平民,都将寒食节扫墓视为返本追宗、慎终追远的节日,由于清明距寒食节很近,人们常常将扫墓延至清明。《中国传


统文化大观》载:“大致到了唐代,寒食节与清明节合而为一。”大历十二年777 年)诏令,衙门依例放假五天:“自今以后,寒食通清明,休假五日。”到贞元六年(790 年),假日加到七天。宋代《清明上河图》描绘的就是当时盛世清明图景。当时民间三节并举相沿成习,官府也规定清明到来时,可以与寒食节一起放假七天。

可见,上巳、寒食、清明各有其意义。上巳清洁身心,寒食禁火冷食祭墓,清明是农耕生活中重要的节气,是提醒人们播种希望。后来的中国人形成了在清明之日进行祭祖、扫墓、踏青的习俗。这个节日,既有慎终追远的感怀,有生离死别的黯然销魂,又有欢乐赏春的气氛,有清新明丽的生动景象。












本文来源:https://www.wddqw.com/doc/1f68568c5527a5e9856a561252d380eb6294238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