甲午风云观后感 篇一:《甲午风云》读后感 读了《甲午战争》之后,它似乎在回顾过去的历史,这不仅是清政府腐败无能的体现,也是中国民族英雄抗争勇气的再现。本文主要描述了日本在中国领海的肆意挑衅引发的1894年中日战争。在这场战争中,既有民族败类,也有民族英雄,这些人在每个时代都是不可避免的,形成了鲜明的对比 对由日本主动挑起的海战,中华民族并没有就此屈辱着,忍受着,而出现了想邓世昌等热血男孩的奋力抗击,他是我们民族的英雄,也是我们中华民族那宁死不屈精神者的模范代表,体现了伟大的爱国精神,他主动请求迎战,毫无腿缩的那种无畏精神也在他身上描绘的栩栩如生,邓世昌并没有因慈禧.李鸿章的求和政策而放弃迎敌直上,代替旗舰亲临指挥,率领"致远号"官兵英勇战斗,虽然这场海战并没有打退敌人的进攻,但给我们中华民族塑造了良好的爱国形象,所以说,中国人民并没有失败,而真正失败的人是那些卖国求荣.临阵退缩的败类,给中华民族丢尽了脸,这种人应当被众人唾弃,遗臭万年,就是因为有这些人的存在,而造成即将成功的海战失败,如果不挪用军饷给慈禧半万寿庆典,不给官兵发物资.这场海战会失败的那么难堪吗?会让我们民族英雄就此牺牲吗? 邓世昌的爱国主义是我们民族精神中最重要的一种。这是中国的传统。弘扬民族传统,重振民族威望。他的事迹是不朽的,将永远被中国人效仿。我们是不屈不挠的强国,是与时俱进的先进国家,是积极向上的国家。我们不会因为失败而堕落,永远会有“长江后浪推前浪,一代强于另一代” 甲午海战这一历史事件歌颂了海军将领邓世昌,这种和敌人血战到底的英雄气概,为我国反侵略史上谱写了光辉的一页,以及那种和敌人视死如归的精神更是流芳百世,通过这部电影,更让我们看清了那些卖国求荣的丑恶嘴脸,让我们铭记,时时刻刻不要忘记我们自己的国家,更不要成为国家的败类,丢尽国人颜面而获得重生者是非君子所为,是苟且偷生等闲之辈,作为21世纪的青年知识分子,更不能因为一点一点进步而止步不前,要为国家做出巨大贡献是我们最终的目标,时刻谨记不要"卖国求荣"从古至今涌现出来的英雄才是值得我们仿效的,是国人就不要忘了忧国,爱国,更不要忘了"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 第二章550字 甲午风云观后感550字今天我看了《甲午风云》这部电影,我为邓世昌那强烈的爱国情意感动电影描述了1894年,日本在中国领海内肆意挑衅。北洋大臣李鸿章和胆小怕死的人极力主张求和。致远号”管带邓世昌主动请缨作战,海战中,邓世昌代替旗舰指挥作战,率领“致远”号官兵英勇战斗,把敌人打得落花流水。后来因为炮弹已经打完了,邓世昌迫不得已做出了一个重大的决定:撞沉敌舰“吉野”号。做出了这个决定后,全舰无一人退缩。但是在追赶“吉野”号时,不幸被鱼雷击中,全舰官兵壮烈牺牲。观看了这部电影,我觉得邓世昌有一种气壮山河的英雄气概。他不像电影中的那位方大人,贪生怕死,遇到敌人就退缩,一点也没有中华民族的气概。而邓世昌他不但坚强不屈,而且视死如归。突出了中华民族不屈不挠的民族精神,谱写了一曲爱国主义颂歌,把一段历史悲剧,塑造成杰出的艺术经典。另外我在电脑上知道了甲午战争失败的原因是清政府的腐败。1894年正是清政府最高统治者慈禧太后的六十大寿,早在一年前清政府就专门成立了庆典处。11月7日寿辰恰好是日军攻陷大连之日,战争危急,慈禧太后却照样在宫中开殿受贺,大宴群臣,还让光绪皇帝和大臣们陪坐听戏三日,不问国事,最高统治者如此腐败是无法指挥战争取得胜利更无法领导国家走上富强之路的!现在,我们的国家强大了,它的强大靠的不是别人,靠的正是这一代又一代努力与为中国开发建设的人。当然还有那在战场上付出了生命与鲜血的英雄人物。 第三章:电影的后思考 《甲午风云》观后感 这部电影讲述了中日海战的历史事件。虽然有许多与客观事实不符的场面,但它悲壮地歌颂了海军上将邓世昌、水手王国成等英雄的英雄气概,深刻地揭示了帝国主义的侵略性和清廷的愚昧腐朽性。 关于中国的惨败,我认为有以下几个原因: 实力差距。事实上,中国完全有能力打败日本。特别是在守卫平壤时,更不用说一两年,甚至几个月,整个局势都可以逆转。当时,中国驻军的子弹和粮食堆积如山,而日本军队的子弹和粮食越来越少。日本军队正在攻击平壤。最终,日军的伤亡人数超过了清军。日本军队开始讨论是否攻击平壤。在与日本军队讨论后,他们将再攻击平壤一天。如果他们不能进攻,他们就会撤退。此时,守城的清军惊慌失措,放弃平壤突围,导致清军全军覆没。平壤因此落入了日本军队的手中。总之,洋务运动虽然改变了清军的装备,但并没有改变清军的弱点。 缺乏预见,准备不足,是战争失败的认识原因。19世纪后期,主要资本主义国家已经完成了向帝国主义阶段的转变,资本输出具有特别重要的意义,这必然引起对殖民地更加激烈地争夺。日本在19世纪60年代“明治维新”以后,资本主义得到较快发展,与封建的武士道精神结合在一起,产生了军国主义怪胎,极具扩张性和掠夺性。侵略并战胜中国,是近代日本的既定国策。 战略原因。在挑起战争之前,日本战时大本营制定了海陆统筹的“总作战方针”。其战略目标是在直隶平原与清军决战,打败清军,压迫清政府投降。我们认为,实现这一目标的关键在于海军行动的成败。为此,提出了两阶段运行方案。相比之下,在清朝,战前没有明确的战略政策和作战计划。由于主战与执政集团主战意见分歧,相互制约,执政集团事先既没有形成专门的作战指挥机构,更没有形成总体战略指导。在战略规划方面,日本处于领先地位。 本文来源:https://www.wddqw.com/doc/1fc9bb06c181e53a580216fc700abb68a982ade5.html